標籤彙整: 黃漢先

2018年4月1日:黃漢先〈合乎主用—續看主藉約翰所寫的啟示錄(11)〉

 

主向眾教會呼召得勝者,感謝主,那象徵教會,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冠冕的婦人,終把那得勝者——男孩子生下來了。雖然那大紅龍——撒旦,站在婦人面前,等著要把這男孩子吞吃掉,但感謝主,這男孩子被提神寶座那裏去了。龍也被摔到地上。只是牠見無法吞吃這男孩子,就轉去逼迫那婦人,去與她其餘的兒女,就是那些仍留在地上的遺民,聖徒們爭戰,去逼迫對付他們。

 

一、獸的印記數字

龍藉著從海中和地中上來的那兩隻獸,對付迷惑地上的人,逼迫不敬拜牠,那些仍留在地上的聖民。這二獸就是敵基督和假先知。那從海中上來的獸,從龍得了權柄,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而那從地中上來的獸迷惑住在地上的人去拜那頭一個的獸。牠又叫眾人,無論大小貧富,自主的為奴的,都在右手上,或是在額上,受一個印記。除了那受印記,有了獸名,獸數字的,都不能賣也不能買,也就是說,若在右手上或額上沒有這獸的印記的,日常生活上就受到影響了。這印記,獸的數字是六百六十六。

這666數字所指的是甚麼?歷來在讀聖經者中有不少的看法、解釋。有根據「因為這是人的數目」(有的譯本翻作「因為這是一個人名的數字」)。而由於當時,希臘文和希伯來文的字母,每一個字母也就是一個數目,所以最早就有推算這獸、敵基督,就是羅馬暴君該撒尼祿。因為他的名字每個字母的數字加起來就是666。他雖過去,但將來在那最後的七年將出現的敵基督,也必是他的再生。亦因此在教會歷史中就生出了不少被推算為666敵基督、假基督的人物如:羅馬天主教的教皇;德國的希特拉等等。也有認為他是出於以色列但支派的。另一個的看法,由於科技發達,電腦發展一日千里,全世界以數字來代表人身份的趨勢,並不少先進國家也已進入無現金時代,發薪、交易均可經由電腦自動轉賬,信用咭,電子錢包亦已為生活時尚。再加上說1980年歐盟的中樞電腦遷到盧森堡,並以獸作為那座大型電腦的標幟。1983年有一本書出版,書中提到華盛頓國立大學的一位教授,發明了激光刺紋槍,可以用激光在三百億分之一秒間將數字注入人體,就開始有人認為敵基督666這數字,必與這新進科技電腦有關。到了90年代,條碼barcode在各行各業與及各樣證件廣泛應用,接著又有報導美國已開始有將微型晶片植入寵物皮層,透過儀器能準確辨認及讀取寵物資料,幫助尋回寵物。2000年英國公布允許植入微型晶片寵物護照健康證書的寵物,無須經過半年的隔離檢疫期,可自由進出英國。如此,就引起了666如何刻進人的額上右手上的更多研究和討論,認為這一些都正是在為敵基督鋪路。對於這些看法,我們自是不敢妄論,各人對照主的話領受。只是希望到了那日,我們都已不在這地上,都因著主的憐憫已被提走了。

撒旦為甚麼要在人的額上右手上印上印記?我們曾說,敵基督,也是假基督,牠不僅要與神敵對,也要儘其所能的模仿神,模仿基督以迷惑人跟隨牠,敬拜牠。就如神是三而一的,牠也弄出龍和兩隻獸三位一體;基督如何從死裏復活,牠也叫頭一個獸受死傷得著醫治,做成像復活一樣;羔羊如何有七角七眼,牠也叫獸有七頭十角……物件蓋上某人的印,就表明該物件是屬誰的。在第七章裏,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十四萬四千人額上蓋上了永生神的印,表明他們是屬於神的。獸叫人要受牠的印,表明這些人是屬牠的,也是受牠所支配的。

聖經中的數字都有其屬靈意義。例如:

「1」代表神是獨一的(約17:3);

「2」代表見證,就如兩塊見證的法版(出32:15);

「3」代表三而一的神,它也是一個復活的數字,因基督第三日從死裏復活。

「4」是屬地的數字,如地的四角,四方的風(啟7:1)等;

「5」代表人的責任,十個童女五智五愚,表明我們都有責任預備好油等候主再來;

「6」是人的數字,因為人是在第六日被造的,它同時也代表不完全。

「7」是完全的數目,神用六天造萬物,到第七天祂造物的工就完全了,就安息了。

「8」在7之後,代表在新造裏的復活。主耶穌是在七日的第一日(也就是第8日)復活。

本書中一再提到7,如7教會,7靈7印等。但獨在此提到獸就用6並加重為666,又說「這是人的數字」,且是「獸的數字」,換言之,牠是獸又是人。而6既是人的數字,666又是6的倍數,這一面會否指敵基督乃是一個大集團,從這集團的政治勢力,產生出政治舞台上的人物?凡跟隨牠的,額或右手上受牠的印記,思想工作都受牠的支配,照著牠的方式始得生活。而另一面若以7代表神和基督,這是否也在說明人的統治是不夠資格,不完全的?但感謝神,在那日仍住在地上的,只有那些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才會跟隨和拜那獸。換言之,凡屬神的子民,他們必不接受獸的印記。因為他們身上早已受了聖靈的印記。

 

二、已受聖靈印記

感謝主,我們蒙恩的人,主的話說:「你們既聽見真理的道,就是那叫你們得救的福音,也信了基督,既然信祂,就受了所應許的聖靈為印記,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祂的榮耀得著稱讚」(弗1:13-14)。這實在是主的恩典。這印記也表明我們是屬祂的。經上說,主認識誰是祂的人,因為我們身上有這印記(提後2:19)。感謝主,我們不屬於這世界,更不是屬於撒旦。然而今天我們當如何跟隨主?如何作個合乎主用的人,學習作個得勝者?我們既有聖靈為印記,這真理的聖靈既在我們裏面,我們就當順著聖靈而行;靠聖靈行事(加5:16,25),學習按著常存在我們心裏的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約壹2:27)。甚麼是得勝者的生活?這一面就是在主所量的環境中,儆醒,不隨從世俗,不行那不合乎主心意的事。而另一面,這也是我們能得勝的能力與秘訣,就是聽從聖靈。所以我們看見,主對教會發呼召,祂呼召得勝者,經上一再的說:「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是聖靈在那裏說話,換言之,今天主是藉著聖靈在向我們說話,問題是我們有否聽見。自然,聖靈的話,並不像雷轟,不像崩山碎石,就像先知以利亞站在何烈山,耶和華從他那裏經過,在以利亞面前他雖然經歷了烈風大作,崩山碎石,也經歷在狂風後的地震,但經上說,耶和華卻不在其中,不在風中,也不在火中。他是在這一切的之後,在微小的聲音裏聽見主的話。今天,我們要能聽見聖靈的聲音,要學習順從聖靈而行,靠聖靈行事,我們在生活上,也應當學習回到主面前,更多有安靜的生活。但願我們所受聖靈的印記,不只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也叫我們能過得勝的生活,好讓我們能成為得勝者,在那男孩子裏,當那大災難臨到之前,就被提到神寶座前,去迎接主回來。願主恩待我們。

2018年3月18日:黃漢先〈合乎主用 — 續看主藉約翰所寫的啟示錄 (10)〉

來到這第十二章,我們特別注意到得勝者。我們已經說過,約翰所見天上現出的大異象,這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的婦人,乃指教會;而那男孩子,是說到得勝者。當這男孩子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天上就有了爭戰,而在這爭戰中,龍和牠的使者就被打敗而摔到地上。所以難怪龍要站在那婦人面前,想等這男孩子生下來而吞吃之。

 

一、婦人其餘的兒女:

無疑,這男孩子是得勝者,但這並不是只有一個人,他乃是一個眾數的單數的團體人,正如同那婦人也不是一個女人,而是教會。主所呼召的得勝者,是從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教會中呼召出來的,所以這男孩子是歷世歷代得勝者的集合體。主呼召得勝者,主是向眾聖徒,向凡有耳者發出,然而卻不是凡有耳的都把主的呼召聽進去,而起來作出回應,跟從主,作個合乎主用的人。正如神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對猶大百姓說,凡作神子民的都可以上耶路撒冷去重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殿,但起來回應,願意回去的百姓卻只有不到五萬人。其他人在那裏?七十年在巴比倫地的生活,已習慣了,外邦君王寬鬆的政策,使得他們再不想付上代價了,所以他們甘心仍留在被擄之地。今天我們是否也是如此?

不錯,神是信實的,有些人想得救既是穩固的,主也說:「我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的手把他們奪去」(約10;28)。哪付不付上代價,回應主這呼召,也不會叫我們滅亡,何苦一定要作個得勝者?還是安安樂樂的等坐花橋上天堂算了吧。真是這樣麼?好像主讓別人付代價跟隨祂,主就不必要求我們成熟長大,叫新婦得預備好,來使祂的旨意成就嗎?不!雖然龍無法吞吃那男孩子,但當牠從天上被摔到地上,牠就轉來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就向婦人發怒,去與她其餘的兒女爭戰,這些兒女是甚麼人?就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這些人讀聖經的人多同意,他們乃是仍留在地上的遺民,就是還未被提的和猶太人。這逼迫乃是非常的逼迫,因為龍、撒旦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就氣忿忿的下到這地上(2)。牠要儘其能力來對付神的選民,神的兒女。到那時候,這些還在地上的神的兒女,就要受到更大的考驗,要被強逼去拜那獸,所以這經上說:「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此」(13:10),凡在地上的,除了那名字從創世以來就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就都要拜那獸(8)。這是何等可怕的大災難。那時候,這些仍留在地上的遺民,為甚麼會起來為耶穌作見證?這一面,到底他們是屬乎主,名字是在羔羊生命冊上的,而另一面,在那環境中,可能因著旁邊的同伴,有些人忽然不見了,發現原來他們被提了,所以他們的心甦醒,醒悟過來了。感謝主,因著逼迫叫這些還留在地的,如同未成熟的莊稼,經烈日的曝曬使得加速成熟,而得被收割(14:15),也被提了。只是那時候被提,和男孩子的被提者不一樣了。我們願意在今天就回應主的呼召,還是盼望等到在那樣的日子,經歷那日子的災難才起來為主作見證?

 

二、龍藉兩獸的逼迫:

魔鬼又叫撒旦,從神的話裏我們曉得牠就是那墮落的天使,牠因著心高氣傲,要升高至與神同等而被逐,被砍倒地上,所以牠一直與神作對,然而牠卻從未將牠的真面目示人,總是隱藏在背後作策劃、煽動,指揮。並且更在許多方面盡力的模仿神,以迷惑人去跟隨牠、敬拜牠。牠雖然因著男孩子的被提,在天上爭戰失敗而被摔到地上,但是牠還是躲在背後。所以到了十三章,我們才看見有兩隻獸的出現,這兩獸正是牠活動的憑藉。這頭一隻獸從海中上來。一面說,海正是撒旦的巢穴,而另一面,也叫人對牠的出現感到神秘。這獸有十角七頭,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名號,牠形狀像豹腳像熊口像獅子的口。龍、撒旦把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賜給牠。這七頭十角的獸,七頭中有一似乎受了死傷,但那死傷卻又醫好了,以致全地的人因希奇而跟從牠。這獸讀聖經的人都同意,乃指敵基督,又因牠以假冒基督的姿態的出現,就如基督從神得了權柄,牠也從龍得了權柄;基督的死而復活,牠雖然不是死只是傷,卻做成像死了一樣,死傷醫好使人看牠如從死裏復活一樣來迷惑人,牠所行的儘是假冒,假冒基督來欺騙迷惑世人,所以牠又稱為假基督。牠的出現,一面要逼迫仍在地上的聖民,另一面也要迷惑強迫人拜牠,同時牠也要嚴控全人類,最終更要掀動世界的大戰,消滅神的選民。今天中東的局勢,以色列的處境,恐離這大戰之日已不多時了。這敵基督者是誰?讀聖經的人都同意,有一天這世界將會有一個全球的政府,有一個獨裁者(政治的領袖)出現,他的行徑表現將會越過顯出經上所記這敵基督的模樣。

不只從海中有獸上來,同時還有另一隻獸從地中上來。這獸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牠也能施展如頭一獸的能力,又行大奇事叫人受迷惑,同時牠還迷惑地上的人說,要給那受死傷還活的獸,就是頭一個獸作個像,牠就使用權柄使那像有生氣能說話,叫人拜那獸,凡不拜那獸的就都被殺害。這獸讀聖經的人均同意認為是指假先知。歷代以來,神興起眾先知替祂說話,以神的話教導人。然而這大龍以這獸假先知用謊言,也用所行的奇事來迷惑人。這世界有一天不只會出現一個政治領袖,同時也會出現一個宗教人物,與敵基督,那政治領袖聯合,或這政治領袖對宗教的控制。我們的神是三而一的神,撒旦也模仿顯出了三而一,龍和二獸,假基督,假先知,三者合一來敵擋神,對付神的子民。

雖然這樣的日子,必要在那末後的日子,在那最後的七年清楚顯明出來。巴不得到那日,我們都不在這地上,是早已被提了,願主憐憫我們。然而在這日未出現,是否今天我們就可以放鬆?自然不是如此。使徒約翰告訴我們,這世上已有許多的假先知出來了,那敵基督的靈也已經在世上(約壹4:1-3)。保羅也告訴我們,那不法的隱意已經發動了,只是現在有一個攔阻牠的,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帖後2:7-8)。所以今天並不是我們可以放鬆的時候,相反地,我們更當時常儆醒,免得入了迷惑。保羅所說攔阻那不法的人顯露的是甚麼?雖然聖經學者有不同的看法,但不少讀聖經的人都認同,這一面指著神的時候,而另一面乃是指著教會與聖靈。聖靈今天藉著教會,使這不法的隱意不能任意妄為,也攔阻這不法的人的顯露。所以今天當主仍把我們留在這地上,我們就當更多明白神的心意,正如詩歌所說,主留我們在地原是為爭戰。我們當儆醒,而另一面,也應當努力引人歸主,使更多尚未蒙恩的人,能早的認識主。同時,也該更多為著基督國度的降臨而禱告,好催促主的回來。

 

□ 黃漢先

 

2018年1月21日:黃漢先〈合乎主用 — 續看主藉約翰所寫的啟示錄(9)〉

 

感謝主,仍給我們日子來享用祂的恩典,更給我們機會來裝備,好作個正如今年教會的主題「合乎主用」的人,以等候並催促主的再來。環顧世局,主的再來真是近在咫尺,如主的話說,是已在門口了。但為何今天主還未回來?這一面是主的恩典,讓世人可在這「悅納的時候,拯救的日子」(林後6:2),有蒙恩的機會。所以教會理當努力的傳福音。但另一面,也是因著教會還未長成,以至我們的主未能回來迎娶新婦。

  • 婦人所生的男孩子:

無疑,從起初教會的建立,由第一世紀至今,福音從耶路撒冷,藉著使徒們,藉著信主的人是傳到各處,使不少人因信得救了,教會在量上是增加了。然而教會在質上卻未見成長。相反地,歷史給我們看見,教會的光景更是每況愈下。如此,主怎能回來?據說從前曾有人問倪柝聲弟兄,教會怎樣才能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達成主的回來?他說,是藉著得勝者。感謝神,祂所定的旨意從不失敗,祂今天所等候,所要得著,使祂的旨意能早日完成的,正是這男孩子—得勝者的出現。我們已經說過,約翰所見天上現出的大異象,這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的婦人,乃指著教會。雖然按著本質,她是榮耀的,屬天的,她穿著天上的榮耀,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戴十二星的冠冕。但可惜教會卻未能讓主的心滿意,這原應在地上作主見證的器皿卻失敗了。即便還在第一世紀,那在小亞西亞的七個教會,除了士每拿和非拉鐵非,其餘的沒有不被主所責備。如此,好像主的旨意,祂要得著的無法成就了。但感謝主,祂不失敗,也不失望,祂在各教會中呼召得勝者。這呼召不只是當日對那小亞西亞的七個教會,也是對歷世歷代的教會,因為聖靈的話是向眾教會說的,是對凡有耳可聽者所發的。只是誰是得勝者,誰能作得勝者?就是那聽見了聖靈的呼召而作出回應的。以弗所的教會被責備,因為她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主呼召他們應當回想從那裏墜落,並悔改行起初所行的。換言之,在以弗所的得勝者,就是聽見主這樣的話,肯起來答應主的要求者。別迦摩的教會,主說他們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導,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並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主呼召他們悔改。換言之,那得勝者就是不服從這樣的教訓,是堅守主的名和主的道者。這七個教會的光景,可說同樣發生在歷世歷代的教會,而主所呼召的得勝者,就是在所在的教會中顯出主所要求的生活,作主的見證。

得勝者從何而生?主在那裏呼召得勝者?不錯,乃是在教會中。我們不要以為教會光景不正常,軟弱了,沒有盼望了,我們離開好了。不!要作得勝者,就必須仍生活在教會中。一個目不識丁的母親,可以生出一個博士的兒女。相反一個富裕的家,可能長出敗家子。關鍵在於有否進取的心。教會要能生出得勝者,也在於我們聽見主的呼召,我們是否願意答應主的要求。

再者,得勝者是能影響天的。因為當那男孩子一被提到神寶座,天上就有爭戰了,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就把撒旦打敗,把牠摔在地上了。並且神救恩能力國度並基督的權柄就來到了。主的話不是說,凡你們在地上捆綁的,在天上也就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嗎?(太18:18)。所以教會的禱告何等重要,我們理當為主所要得著的禱告。好叫得勝者,這男孩子早日出現,使撒旦早日被打敗。撒旦不只是迷惑普天下的,牠更是畫夜在神面前控告我們的。而我們怎樣才能勝過這惡者?感謝主,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不是我們自己能,我們事實都是軟弱失敗,是有被控告之處之可能的,但主的寶血永遠是我們的得勝。和自己所見證的道。我們所見證的是誰?豈不就是主自己嗎?我們宣告主的得勝,撒旦就要失敗了。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性命,指我們的魂生命,換言之,這說出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得勝者,就是不顧惜自己,是願意對付自己的。

二、與羔羊在錫安山者:

在第十四章裏,約翰又看見一景像,羔羊站在錫安山,同祂有十四萬四千人。這些人是誰?第七章裏也記載有十四萬四千人,但那是指著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受印的人數。這裏的他們的額乃寫上基督和父的名。第四節說,他們是初熟的果子。15,16節說:又有一位天使從殿中出來,向那坐在雲上的大聲喊著說:伸出你的鐮刀來收割,因為收割的時候已經到了,地上的莊稼已經熟透了。於是那坐在雲上的,就把鐮刀扔在地上,地上的莊稼就被收割了。這乃是大的收割,但在這大收割之先,有些初熟的首先被收取,帶到神面前。所以這些人顯然是指教會中的得勝者。這十四萬四千有認為是個實在的數目,但讀經者更多認為是個象徵的數字,十四萬四千乃是十二乘十二的倍數。十二乃代表永遠的完全,所以這一個數目,就是指完全中的完全。這些人是從人間買來的,他們與羔羊一同站在天上的錫安山(來12:22)。他們唱新歌,這歌按第五章所記是救贖的歌(9),但在這裏說,除了這些人以外沒有人能學這歌。可見他們能唱這歌是他們從經歷裏學來的。說明他們在地上與主的關係,對主救贖的認識與經歷。他們為甚麼能作初熟的果子,被提取歸與神和羔羊?果子的成熟,在於吸取地裏的豐富,也在於在陽光下晒烤至成熟。這些人必然是與主更親近,常住在主裏面,也讓自己放在主的手,主所量的環境裏,學習十字架的功課,所以生命更快的成長。

在這裏更形容他們原是童身,未曾沾染婦女。這是指他們向著主存著純一清潔的心,他們的生活不被世界,被主之外的人事物所沾染。他們跟隨羔羊,無論祂往那裏去,他們都緊隨不捨,換言之,羔羊就是他們一生的目標,祂的道路也就是他們的道路。再者,他們口中察不出謊言,是沒有瑕疵的。換言之,他們是誠信真實的。這樣的形容本是用在主身上的(3:7,14),但現在放在他們身上。顯然說出了他們的生活是活出了主的生命,主的樣式。這些人正是主的見證,是得勝者。不管是男孩子所指出的得勝者,或這十四萬四千人的得勝者,這些得勝者,都是叫主的心滿足者,他們也是能合乎主用,叫祂的旨意能早日成全的。

今天教會雖然軟弱,不能讓主的心滿意,然而為著主的旨意,主向教會發呼召,祂急切盼望的是那聽見了聖靈所說的話,而願意作出回應的人。不錯,有一天所有在田裏長成的,都要被收割,但是今天主所渴慕的卻是初熟的果子。但願我們都能體貼主的心意,都能起來,將心歸主,作個討主喜悅,願意成為合乎主用的人。但願我們都能在那得勝者的行列中。催促並帶進主早日的回來。                                                                                                                                                                                        黃漢先

2017年12月17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八)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神兒女今天所等候的,不是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的聖殿(故然這是值得留意的);也不是看誰是敵基督的出現。我們所應盼望乃是在這世界的末了,大災難出現之前就已能被提到祂寶座前,作一個去迎接祂降臨的得勝者。然而如何能在災前就被提,能作個得勝者?這正是今天我們從經上所記,在這第十二章裏來一同注意並領受的。

 

、婦人與大紅龍的異象:

約翰在那拔摩海島上,在靈裏被提到神寶座前。他看見得勝的羔羊如何從神手裏得著權柄,執行神永遠的計劃,使之逐步完成。現在他又看見天上出現大異象。有一個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載十二星的冠冕。她懷了孕,在生產的艱難中疼痛呼叫。同時在另一個異象中,又看見有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尾巴拖拉著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摔到地上。這龍站在那婦人面前,要等著她生產,目的是要吞吃她所生下的孩子。這異象、表號所要說明是甚麼?對於這大紅龍,接著所記的讓我們看見,牠正是那古蛇,就是魔鬼、撒旦(9)。但是對於這婦人,卻沒有說明所指的。為此,讀經者,就有不同的領會、看法。天主教說這婦人是馬利亞,那生下來的男孩子是耶穌。雖然童女馬利亞是從聖靈感孕生下耶穌,而耶穌出生後撒旦是藉希律要殺害祂,但祂並沒有就立刻被提到神寶座去,所以顯然這樣的看法不正確。也有認為這婦人是指以色列,她的孩子就是猶太人,而男孩子就是他們等候的彌賽亞。雖然基督是生於以色列,但猶太人已把主拒絕,並將他釘死十字架。哪這婦人所指的是甚麼?這既是天上出現的大異象,則顯然這婦人乃是屬天的,她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載十二星的冠冕,明顯給我們看見,她的榮耀乃是屬天的榮耀。她既非指屬地的馬利亞與以色列,就這婦人捨教會還能象徵誰?是的!只有教會乃是屬天的,她的榮耀也非出於地,乃是屬天的榮耀。若說,這婦人身披日頭,腳踏月亮,頭載十二星的冠冕,和約瑟所作的夢相似,豈不說到以色列麼?不錯,救恩確是從猶太人出來,然後才臨到外邦人,他們是橄欖樹,我們是被接上的野橄欖。但這也不過是說明外邦人與以色列人非常的關係。然而這關係卻非屬地,而是屬天的,是在基督裏,因著基督的救贖而成的。因此保羅才說,在此並不分猶太人或希利尼人…,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各人之內。這正是教會。再者,聖經中只有創世記三章和這裏說到女人與蛇,讀經者都同意,在創世記裏的夏娃,在恩典的時代就是教會,也就是聖靈藉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裏給我們看見的。在恩典時代結束時,就是這一個婦人。

這婦人所生的男孩子,他是將來要用鐵杖轄管萬國的。主對推雅推喇教會的呼召說:「那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他必用鐵杖轄管他們」。換言之,這能得著如此權柄的乃是得勝者。也就是說,這男孩子所指的就是得勝者。在第二、三章裏,主向教會呼召得勝者,如今在此,讓我們看見,這些得勝者是進入了主所應許的實際。或說,所說的正與前一大段中,第二、三章裏主對教會呼召得勝者相合。

 

二、得勝者從教會而產生:

主沒有在別的地方呼召得勝者,只有向教會發出這呼召。男孩子乃從這婦人而生。因此,我們看見得勝者明顯是從教會而生。也許我們會說,教會產生得勝者?有這可能嗎?我們看看自己,像個得勝者嗎?環顧教會光景,能生出得勝者嗎?是的,從一面說,就我們自己或教會整體,都實在不像樣。從第一世紀教會初建,直到今天,教會的光景的確每況愈下。在使徒時代,若說得勝者從教會而出,我們必同意。使徒們和早期的信徒們中,他們確是為著神的道和耶穌的見證至死忠心,是得勝者無疑。揭開第五印,在祭壇底下發出呼聲,那為作主見證被殺之人,誰會不認同他們是得勝者呢?就是那些穿白衣從大患難中出來的(7:14)亦然。但教會經過了二千年,特別來到這末後的日子,還能找著像他們得勝的嗎?看似是叫人失望了。但感謝神,祂從不失敗,對祂的教會也從不失望。不錯,教會的光景,不說到今天,就從第一世紀末,給我們看見,已顯出了軟弱。在第二、三章裏,我們看見主藉約翰寫給那小亞細亞七個教會的信,除了士每拿和非拉鐵非的教會沒有被責備外,其餘的主都嚴厲的指出他們的不是。但主雖然責備,卻沒有把她們丟棄,仍向她們發出呼召,呼召她們悔改,同時也向他們呼召得勝者。這實在是神的恩典。甚麼是得勝者?也許我們以為,除非有著十分的屬靈表現者。就如在以色列王亞哈時候的以利亞,面對著那樣黑暗的時勢還能如此勇敢的為神作見證。是的,就連以利亞也以為全國上下就只剩下他站在神一面了。但神的話對他怎麼說?神說:「我在以色列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向巴力親咀的」(王上19:18)。這實在使人訝異。這些人在神看,他們是在神那一邊的,他們同樣是祂的見證人。他們作了甚麼事嗎?神說,他們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向巴力親咀。神顯然以他們為得勝者。換言之,甚麼是得勝者?正是在神所量的環境裏,能在看來失敗、軟弱,荒涼的景況中,卻不同流合污,絕對地站在主那一面,向撒旦說不,向主說是的,這就是主看的得勝者。主對得勝者的要求,對每一處地方的教會都不一來,祂沒有以對非拉鐵非教會的要求,要求推雅推喇教會。

是的!得勝者的確是難產的,所以這婦人懷孕,在生產的過程裏,顯出疼痛呼叫。無疑女人生產是痛苦的,但這婦人要生出男孩子,這痛呼豈不正是聖靈在教會中,在那體貼主心意,盼望主的旨意早日成就的神的兒女們心裏的呼聲嗎?因為這男孩子生出,就被提到神寶座那裏,接著天上就有爭戰,那大龍、古蛇,這魔鬼撒旦從天上被摔到地了。而同時天上就宣告,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基督的權柄到了。這男孩子,讀經者都同意非僅指一人,乃是一個團體人,是歷世歷得勝者的累積。而主也正在等候這得勝者數目的添滿,好叫這男孩子被提到寶座,帶下祂旨意的完成,迎接主的回來。倪柝聲弟兄說,要把撒旦摔下去,得勝者和撒旦兩者間就好像一個天平,我們這一面能一直加上去,一個個時代,一個個的得勝者累加,撒旦就要從天被摔下。換言之,過去神已尋得好些的得勝者,但祂仍在呼召。為此,今天我們理當體貼主的心,起來回應主的呼召。

我們是否盼望也能成為得勝者?但願我們都能聽見聖靈向教會所說的,都願起來回應這得勝者的呼召。不是只看自己或看教會的軟弱,而是常為自己,為教會更切的禱告。願我們都能成為得勝者,在大災難前就被提到神寶座那裏,去迎接主的再來。

 

□ 黃漢先

 

2017年11月19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七)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從第六位天使吹第六號,到第十一章十五節第七位天使吹第七號之前,屬插入的一段。我們也曾稍交通了一點約翰的經歷,與第七位天使吹第七號之後天上的宣告。但同時從第十一章開始,也進入了啟示錄的第二部份。讀經者一般認為就是約翰吃了小書卷後所繼續說的預言。第一部份從第四章至第十章,可說列出了預言的主要大綱,寶座為其中的重心和動力。十一章以後為第二部份,給予了更明細的補充與說明。此部份聖殿佔了相當的地位,也預言了猶太人在末後日子的遭遇。

 

關乎猶太人的預言

我們曉得,聖經中以色列人的歷史是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他們是神的選民。他們的祖宗亞伯拉罕乃是神從萬民中,在他還住在米所波大米,迦勒底吾珥的時候所召出來的。經上說,榮耀的神向他顯現,呼召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亞伯拉罕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神就賜福予他,並應許把迦南地賜給他的後裔為業,又賜他兒子以撒,且對他說,萬國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及後以撒生雅各,雅各又生了十二個兒子,成了十二支派。至大衛的時候,更建立了一個國度。可惜這些以色列民雖然得著神如此的福分,卻不明白神的心意,時常違背神藉摩西所給他們的律法,去事奉別神敬拜偶像,以致神不得不對付、管教他們,把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中。但感謝神,雖然如此,神卻並沒有因此棄絕他們,反倒在他們遭難的時候拯救他們,因為神是信實的,祂的選召沒有後悔。並且神揀選他們,祂的旨意也是要使彌賽亞、基督從他們而出來。因為神所應許亞伯拉罕和他的子孫,聖靈藉保羅給我們看見,所說的不是許多子孫,乃是說那一個,是指著一個人,就是基督 (加3:16)。

歷史給我們看見,雖然神曾把他們拋在列國中,分散各地達幾千年之久。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於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復國了。他們得以復國當然是神的手,但在世人眼中看這卻是個奇蹟,因為有那一個民族,可以飄泊散居世界各處,沒有一片地,沒有一個政府,竟沒有被消滅,最終還能復國?但他們復國了,世界就容得下他們了嗎?不!我們看見從復國的那天開始,在他們得回的那一片土地上就戰火連連,周邊國家伺候要把他們毀滅,這事更要一直到世界的末了。

聖經給我們看見,在這世界歷史的末時,這世界將有一位統治者起來,這統治者的能力漸強,許多國家處於當時的形勢,就與他訂立盟約,這統治者對這小小的以色列國,自是也感到威脅,於是也就與他訂立盟約,雖然國中一些敬虔的遺民反對,但到底他們只屬少數。這一位統治者就是敵基督。正如神藉著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 (但9),這敵基督,牠在立約的前三年半,是履行了牠的承諾,但三年半一過,正當大家還以為太平,能繼續繁榮自由的時候,牠就背約了。事實這世界的王豈會給人真自由,所應許的豈會真不變?這敵基督不僅背約,牠也如主所說的:「那行毀壞可憎的站在聖地」(太24:15)。牠在那裏要自稱為神。在那七年的開始,牠曾應許猶太人重建聖殿,恢復他們的祭祀,但一七之半,當以色列民還在聖殿禮拜,牠就露出牠的真面目,來踐踏聖城了。這正是十一章開始所說的。這是主給約翰所看見的異象,但在時間言,這要在世界末了,應驗在以色列人身上。但感謝神,在這異象裏,主吩咐約翰拿葦子把在神的殿裏的猶太人量一量,這量乃表明他們是屬神的,神對他們的看顧,正如第七章天使去給那十二支派,十四萬四千人的額上蓋上印一樣。但神說,殿外的院子不必量,因為已給外邦人,不屬神、敵擋神者踐踏了,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就是三年半。

 

主所差的二見證人

主不只看顧祂的遺民,更打發兩個見證人來給他們扶持,堅固他們。這兩個見證人奉差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也就是三年半,四十二個月。為甚麼用一千二百六十天來形容他們傳道的時間?顯然給我們看見,他們為主作見證,傳神的道乃是天天的。今天我們豈不也當如此,在每天的生活中作主的見證麼。這兩個見證人是誰?讀聖經的有不同看法,有以他們穿著毛衣,能叫天閉塞不下雨,叫水變成血,認為他們乃是以利亞和摩西,但也有以聖經說:「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來9:27),認為摩西既已被神埋葬了 (申34:6),他不可能再死一次,所以這二人應為以利亞和以諾,因為他們還沒有經過死,是被接升天 (來11:5,王下2:11),那時被打發回來作見證。也有認為這二人只是神當時打發來的使者而已。但聖經既沒有告訴我們他們是誰,相信神所要我們注意的是他們所作的見證過於他們是誰。他們傳道作的是甚麼見證?從十三章裏給我們看見,那敵基督所要的就是人對牠的敬拜,所以這兩個見證人,就是來告訴人只有神是神,那獸、敵基督的、那龍不是神。

他們何以能為神作見證?自然他們是神所差遣的,但同時也是因為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這裏的形容,也好像撒迦利亞書四章裏,天使對撒迦利亞解釋的:「這是耶和華指示所羅巴伯的,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6)。他們能作見證乃是倚靠神的能力。同時,燈台是為發光的,表明他們的生活就是一個見證,而他們能成為神的見證,也是因為他們是橄欖樹,是能產油的 (士9:9),而油又說到聖靈。換言之,他們乃是被聖靈所充滿的。今天我們若要能作神的見證,這也是我們的提醒。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那從無底坑上來的獸,就與他們交戰,把他們殺死。人以為他們失敗了,無能為力了,所以二人一死,他們就把兩個人的屍首置在耶路撒冷城中,三天半大大慶祝,彼此送禮,誰知他們是已完成了主給的任務,神容許仇敵勝過他們,叫他們被殺,一面他們的主如何在這所多瑪的罪惡世界,在這抗拒主,與神為仇的埃及的世界,被釘十字架,這世界豈會容得下這樣為主作見證的人?另一面,主叫他們被殺,也為使那時住在地上的人更懼怕。所以三天半後,有生氣從神那裏進入他們裏面,他們就復活了,站起來了,看見他們的人就甚害怕。這兩個見證人,他們聽見從天上來的大聲音說,到這裏來,他們就像當初主升天一樣,駕雲上天了,他們回到差他們來的主那裏去了。地就隨即大地震,城倒塌了十分之一,人死了七千,還活的都恐懼。可惜這些人並沒有悔改,他們恐懼,也只承認神是神而已,所以接著聖靈說,第二樣的災禍過去,第三樣災禍快到了。神的審判就要更厲害的臨到這世界。

感謝神,我們蒙恩那日已不在這樣的光景裏。但巴不得我們都能是那到寶座去迎接主回來的男孩子(12:5),是那些得勝者,願主恩待我們。

2017年9月17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六)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這啟示錄確有不少吸引之處,但我們已說過,神把這書給人,要我們注視的乃是基督,因為這書乃是祂的啟示(1:1);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19:10)。換言之,若我們在這預言裏,看不見基督,路就走錯了。而另一面,主既留祂的僕人約翰仍在世上,囑他把所聽見、看見的寫下給教會,就顯然從約翰身上,在我們跟從主的路上,必有讓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約翰的生命表現:

使徒約翰雖然年邁,又被羅馬暴君豆米仙流放到拔摩海島上。但他的生命,在所處的環環,卻實在流露了耶穌基督美麗的性情。他說:「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1:9)。明顯這是經過主手的雕琢才能說的話。「在耶穌的患難…」,他看所受的逼迫是與基督一同受苦,是在耶穌的患難中,他也因看見基督的國度而忍耐。他聽見沒有人配展開書卷,揭開七印,就大哭(5:4)。因他的心已連於神,繫於神的旨意。當長老中的一位問他說,這些穿白衣的是誰,是從那裏來?他雖看見這數不過來的群眾,是從各國各族各方來的,他們在大聲喊說,願救恩歸與坐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但他卻回答說:「我主你知道」。意思我不知道。年輕時,恐怕他就不會如此謙卑的回應了。感謝主,主把約翰留在地上如此長久,在他身上陶造,以致他的生命能達到這樣成熟,適合於作這書信息的傳遞者,作主合用的器皿。今天主同樣在尋找這樣的器皿,我們聽見主的呼召:「來跟從我」,我們是否也願將自已交在主手裏?

在這第十章,約翰又看見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手裏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又聽見有七雷發聲,並受囑吃下小書卷。他同樣顯出了得主喜悅的表現。

 

二、第七號前的插段:

從第十章一節至十一章十四節,正如在揭開第七印前一樣,是一段插入的話。自然這樣的插段後,帶進的是神更嚴厲的審判,但也顯明神對人忍耐的心。可惜人沒有因此而悔改回轉。這插段裏,約翰說: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像火柱,他手裏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他右腳踏海,左踏地,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這位天使讀經者根據所形容的有認為是基督,但也有以為只是天使中的一位而已。而當這天使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在七雷發聲後,約翰正要將七雷所說的內容寫下,天上就有聲音對他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到底七雷所說的是甚麼?除了約翰沒有人知道。但感謝主,約翰卻就是如此的順服,不按自己的意思,乃照著神的話將之隱藏(申29:29)。接著約翰又聽見天上有聲音,對他說: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開的小書卷取過來。約翰就去。那天使對他說:你拿著吃盡了,便叫你肚子發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這小書卷是甚麼?有認為就是先前羔羊從坐寶座的右手中所取的書卷,是其中的一部份,說到之後所要發生的,也就是叫約翰指著多民多國多的王再說的預言。但也有以這小書卷是供約翰吃的,所以與前者能看的不同。果然,約翰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口中就甜如蜜,但肚子卻覺得發苦了。當他吃了這書卷,就再說預言。在舊約裏,先知以西結也有相似的經歷(參結2:8-3:3)。就屬靈的經歷言,人接受了神的話,也是先感甜蜜,但當越看見世界的光景,並對神旨意的明自,就必如約翰的經歷一樣,裏面卻覺得發苦了。

 

三、當天使吹第七號:

在第四位天使吹第四號之後,約翰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他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8:13) 到了九章十二節說:第一樣災禍過去了,還有兩樣災禍要來。十一章十四節說:第二樣的災禍過去,第三樣災禍快到了。換言之,第五號,第六號的災都完了,接著就是第七號所帶來的災將至了。但是在提到這第七號的災禍前,第七節說:「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祕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換言之,在第七號吹的時候,也就是神的奧秘成全的時候了。甚麼是神的奧秘?歌羅西書二章二節說,神的奧秘就是基督。但在這裏說,神的奧秘成全了,顯然指著的是神的旨意,所以有聖經的譯本翻作,神的奧秘的旨意成全了。神奧秘的旨意,就是祂對基督全部的計劃,也就是祂要叫基督在萬有中居首位,作萬有之首。所以到了十一章十五節,我們就看見說:「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當這天使一吹這號,天上如此的宣告,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說:「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阿!我們感謝你,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感謝主,有一天,這世上的國度,這在那惡者手下的世界,都要過去,世上的國都是成為我們的主基督的國,主作王了。這也就是所傳給祂僕人眾先知的佳音。我們的心是否盼望這日早日能出現?若我們有如此的切望,今天就當更切的禱告:願主的國降臨。也當更多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生活事奉中更讓主居首位,凡事順服祂。

當基督作王得著祂的國,接著說,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外邦發怒,但主的忿怒更要臨到。外邦為甚麼發怒?他們有甚麼資格與理由發怒?只因被撒旦弄瞎了心眼,他們在所遭的災禍裏,沒有回轉悔改,反向神發怒,自然惹來是神的忿怒,神更厲害的審判。

這也是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這些的死人,從下文說到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顯然所指的死人,不是世界的人,相信所指乃是在基督裏死了的人。我們蒙恩,因著基督的救贖,叫我們免去那日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但我們卻還要面對基督台前的審判,主照著我們各人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審判。巴不得,在那日,在這台前,我們是都得賞賜的。

接著又說: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是的,今天這世界,許多人在那惡者的手下,所言所行,都叫人受敗壞,將人領到敗亡的路上,落在撒旦的網羅中。到那日基督作王,祂的國度出現,這些敗壞世界之人,他們都要得到他們的審判,落在敗亡之中,承當他們的後果。但願人能受警惕。

但願主的手如何陶造祂的僕人,也在我們身上作雕琢的工作,使我們能成為主合用的器皿。也求主激發我們的心,切望基督的國早日降臨,為祂的國和祂的義,更切的禱告祈求,在生活和事奉上,讓主居首位,好催促主的再來。

 

□ 黃漢先

 

 

2017年8月20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五)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感謝主,藉祂僕人使徒約翰把這啟示錄給我們,使我們得明白神永遠的旨意。約翰所見的異象,內容確實引人入勝,然而我們若在這書中,不明白神的心意,就失去讀這書的意義了。這書明言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19:10),換言之,神的心意乃要我們在預言中看見基督。再者,主說:「我必快來」(21:20)。也就告訴我們,我們當作個儆醒等候祂回來的人。但願這書也激勵我們能像約翰的回應說:「主耶穌阿!我願你來」。

 

一、羔羊揭開第七印:

從第四章起,我們看見約翰被提到神寶座前,在那裏他不只看見神的榮耀,也看見羔羊從神手裏拿了被七印封嚴的書卷,然後把那七印一一的揭開。當這些印被揭開,這世界在主的管理裏,一些事就發生了,這所發生的事,讀經的人雖有不同看法,但其中的解釋,尤首四印,卻明顯如同主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裏所說的。來到羔羊揭開第七印,讓我們看見七號,換言之,第七印的內容就是七號所發生的。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號賜給他們,當他們吹那七號的時候,地上就發生比先前七印更嚴重,更可怕的事。但是當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事情並不是隨即發生。相反,天上寂靜了約有二刻,約半小時。本來在第六印揭開後,在寶座和羔羊面前,有數不過來的人,他們穿著白衣,手拿棕樹枝稱頌神和羔羊,眾天使和眾長老並四活物也俯伏敬拜頌讀神,天上一遍頌讚之聲。但當羔羊揭開第七印,天上忽然寂靜二刻。為甚麼?因為有更嚴肅,更嚴重的事要發生了。另一方面,這寂靜也似乎把神的心意向我們透露,神的心是何其不盼望這災難出現,期望人能悔改回轉。再者,在這寂靜的二刻,也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換言之,神也在等這些的香和眾聖徒的禱告送到祂面前。的確,當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就倒在地上,然後隨就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可見神是何等看重這些的香和眾聖徒的禱告。今天我們是否也看重我們禱告的價值和意義?香和聖徒的禱告,在第五章裏也有類似的話,但說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8)。而現在這裏說,這些的香和眾聖徒的禱告,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有何分別?這許多的香從那裏賜給那天使的?乃是在祭壇。前者說到,揭開第五印的時候,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他們在那裏求神給他們伸流血的冤,然後有白衣賜給他們,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的數目滿足。現在這香,顯然就是這些在祭壇底下之靈魂的禱告。他們的禱告是為神公義的彰顯,為神國度早日的實現,所以他們的禱告如香升到神面前。現在天使把他們的禱告和眾聖徒的禱告,一同的升到神面前。接著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就倒在地上,隨即就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神對這地更大審判的行動就即將發生了。

 

二、七位天使的吹號:

接著給我們看見,這七位天使,他們吹號,地上就發生比揭開七印更嚴重災難。這些災難大大破壞了自然界和人類居住的環境。植物,海洋,水源,三分之一都被燒毀了;日頭,月亮,星辰也都被擊打,以致日月星三分之一都黑暗了。這樣的災難實在是大災難。當然有認為當第五位和第六位天使吹第五和第六號的時候,才是真正的大災難的出現。因為在吹第五號之前,約翰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牠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重複三次的說到禍哉,可見接著的災之更可怕。而在第五位天使吹第五號,有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更準確的翻譯是被摔到地上。這一個星是甚麼?讀聖經者多同意,是指著撒旦,墮落的天使。聖經給我們看見,這天使長牠原侍立在神面前,只因牠心高氣傲,妄自尊大,要與神同等,要僭奪神兒子的地位,而被趕離神的面。而在牠背叛神的時候,有些天使也跟隨牠背叛,所以神在毀滅前一個世界的時候,就把這些天使關到無底坑。現在這星摔下,就如主所說的,祂曾見撒旦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路10:18),這撒旦也就是十二章裏所說的大龍,古蛇又名叫魔鬼,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到地上(9)。當牠被摔下,在神容許裏,牠把無底坑打開了,那些被關的天使就暫釋放,出來傷害地上的人。若不是神限制牠們,只可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恐怕殺傷是更可佈了。到第六號吹響,在伯拉大河原被捆綁的四個使者被釋放了,他們對人的傷害就更大了,可惜,人心剛硬仍不悔改。

 

三、那住在地上的民:

拿著七枝號的七位天使,預備要吹。吹了沒有了?從災難的情況看,顯然仍未。因為這是大災難的光景。神為甚麼仍不行動?這實在是神對人的忍耐憐憫。而另一面,顯然地上的禱告也是神行動的關鍵。為此,我們看見今天教會禱告的重要性,可惜,我們仍未夠重視這禱告,欠缺為神的旨意的通行在地如同在天,神的國早日降臨,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的祈求。這嚴重的大災難,那飛鷹宣告說,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這住在地上的民是誰?一面自是指當日在大災難的日子仍在地上的民。但另一面,這話所指乃是那些以地為他們生活的目的,扎根於地者。這實在給我們一個嚴肅的提醒。今天我們的生活是否以地為目的?感謝神,祂的話給我們看見,我們蒙救贖不單罪得赦免,也被拯救從這世界出來了,我們雖然仍在這世界,卻不屬於這世界(約17:6,11,14,18)。我們在此不過是寄居,是客旅,像我們信心的祖宗亞伯拉罕一樣,是在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那天上更美的家鄉(來11:8-16)。亞伯拉罕的生活是如何的生活?創世記給我們看見,他過的乃是帳棚與祭壇的生活(12:7-8;13:3-4,18),換言之,一面是過寄居的生活,一面是奉獻,為神而活。這樣的生活,也應當是我們今天應有的生活。可惜,多少時候,我們忘記了我們是屬神的子民,是不屬這世界的,而常受世界影響,常被世界所纏繞,為今生的事掛慮不休。但願主幫助拯救我們,叫我們能時時儆醒,常常祈求,不致被今生的思慮,累住我們的心,好在那如同網羅忽然臨到全地上居住的人的日子,能以逃避,得以站在主面前(路21:34-36)。主應許說:你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3:10)。但願我們在主的恩典裏,能靠主儆醒,為神的國和神的義,為祂旨意的早日通行在地而盡禱告的職事,並能實在活出與我們蒙召之恩相稱的生活,等候主來。願主恩待我們。

2017年6月18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四)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使徒約翰從遇見主,蒙主呼召作主的門徒,一生就忠心的跟從主。他不只跟從直到主的被釘十架,來到十字架下,他也正如主曾對他們所說的:「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16:24),背起主所量給他的十字架。所以我們看見,就是到他年老的時候,他仍為著神的道和為給耶穌作見證,甘心被羅馬暴君豆米仙充軍放逐至拔摩海島上。但感謝主,沒有忘記祂的僕人,不只在這孤島上叫他看見主的榮耀,並啟示予他末後必成的事,且囑他把所看見的寫出來,所以今天我們才能有這啟示錄。

 

一、羔羊揭開七印:

我們的主不只為教會的主,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祂也是萬有的主,萬物都是按祂的旨意而被造的。祂更完成救贖,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我們歸於神,祂實在配得所有的稱頌敬拜。再者,因著祂是那曾被殺的羔羊,是已得勝的,所以祂配從神手裏拿去書卷,揭開封嚴書卷的七印。我們的主,祂既拿了書卷,就也揭開七印。祂甚麼時候揭開七印?有弟兄們認為主既啟示予約翰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現在的事顯然是關乎教會,而將來必成的事,就是這書卷被揭開後所要成就的事。因此必當是在教會被提之後,七印才揭開,叫將來必成的事逐一成就。但更多的弟兄認為主既已得榮,且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祂了(28:18),怎會再等二千年後才揭開七印?所以祂拿了書卷,自是就將七印一一揭開。叫神的旨意逐得成就。

 

二、第一至第四印:

約翰看見,當羔羊揭開第一印的時候,四活物中的一個就發聲如雷的說,你來。這「來」是對誰說的?約翰?叫他來看?還是對那騎在馬上的說「你來」?甚或是對基督?讀經者均有不同看法。但顯然這馬的出現,並所帶出來的情況,都是在神的掌管中,四活物乃是奉差去宣告,所以七印揭開後的光景,一面正如一位前輩弟兄說,是神對這地的追討。然而因基督要征服這地,本書中我們也看見撒旦反抗所產生的情況。揭開第一印,約翰就看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勝了又勝。這騎白馬的是誰?有認為是基督,因為祂在十字架上已得了勝,箭不在弓是已發出,且已得了冠冕,並且祂還要再得勝,所以十九章就看見白馬的再出現。但也有不同看法。我們或先看第一印後的三個印。揭開第二印的時候,出來的是一匹紅馬,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沒有太平,人彼此相殺,只看誰的能力大,明顯是說到戰爭。而第三印揭開,約翰看見出來的是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裏拿著天秤,四活物中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天秤原是秤如黃金之貴重物品,今卻用以秤食糧麥子,可見麥子成了何等貴價的東西呢,而一錢銀子,當時是一個人一天的工資(20:2),卻只能買到一公升的小麥,以供個人餬口。從橄欖和葡萄而產的油和酒,也成了貴重之副食糧,必須珍惜。再者,黑色在聖經裏乃是飢饑的形容。耶利米哀歌5:10說:「因飢餓燥熱,我們的皮膚就黑如爐」。可見所說的正是指戰爭後帶來的飢荒。揭開第四印,就有一匹灰色馬出來,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這灰馬集前者所發生的,將人置於死地,使地的四分之一都落在可佈的死亡裏。這些的現象,若對照主在世上,門徒問祂世界的末了,有甚麼預兆時祂的回答:「將來有好些人冒我的名來說:我是基督。並且要迷惑許多人。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24:3-8,21:7-10)。所以第一匹馬白馬,可能就是指假基督、敵基督。他四處迷惑許多人,看似是得勝了的。然而,這些的事,主說都是災難的起頭,所以今天我們在世界裏看見的,還未到那最嚴重的時候。換言之,這些事必會越過越嚴重,如同婦人生產,陣痛越加厲害。所以這書後面所啟示的景況,是越發可怕。而這些事是要使我們慌慌不定,被嚇倒嗎?當然不是,乃叫我們知道主再來已近,理當儆醒謹守。就如彼得的勸勉:「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儆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7-10)


三、第五及第六印:

羔羊揭開第五印,約翰就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他們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這些人正是歷世歷代中,為神的道並為耶穌作見證而被殺的殉道者。他們向主呼求,這並不是為他們個人,他們在主的生命裏像司提反,能赦免那殺害他們的,但為了神的名,並神公義顯明,他們切禱。「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白衣說明他們已蒙神悅納,被稱義了,但這不是指得救的稱義。然而他們還要忍耐一點點的時候,因為殉道者的數目還未滿足。這樣的得勝者仍在繼續,直到主的時候,所定的數目滿足。

揭開第六印,約翰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天挪移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被移離本位。地上不管何人都起來躲藏,要躲避神和羔羊的忿怒,那時候來到,誰能在這忿怒的大日站得住呢。

在七印還未揭開之前,插入了一段。約翰看見以色列十二支派中各有一萬二千人,這十四萬四千人,他們被稱為神的眾僕人,他們的額被印上印。這也許是在大災難中,為主站住忍耐到底的猶太遺民,他們蒙保守也為主所記念。約翰又看見,有數不過來的人,從各國各民各族各方而來,站在神寶座和羔羊面前。他們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稱頌神。這些人是誰?長老中有一位對約翰說:他們是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所以他們在神寶座前,晝夜在他殿中事奉祂,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他們不再饑,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因為寶座中的羔羊必牧養他們,領他們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這或是說到教會被提的光景,但即便非全教會,也必是歷世所有的得勝者。他們雖經患難,卻蒙恩典從患難裏出來,並得在神寶座前事奉,在神牧養之恩中享福樂。但願我們也都在這其中。

願主的話作我們的提醒與激勵,使我們在這末世能作個忠心跟從主的人。

 

  • 黃漢先

2017年5月21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三) —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雖然使徒約翰不是像當日因不明白主的話,流傳在他的弟兄中間說,他不死,但主卻是把他留在地上活到將近百歲。主為何讓約翰活到如此長久?這一面是要藉著他給予教會作修補、恢復的工作,把他跟從主,對所認識的主,並主言所作的,交通予神的兒女,使他們不致受異端所迷惑。另一面,主也藉他把在神永遠旨意裏,那將來必成的事,記錄下來,使我們能曉得神的旨意是如何成就。

 

一、在寶座前看見創造的神的榮耀:

當主日,在那拔摩的海島上,約翰在靈裏被提到天上的至聖所,看見榮耀人子的異象,並受托將所聽見主對七個教會所說的,寫給小亞細亞七個的教會。接著他在靈裏又被提到天上的寶座前,看見神那永遠的旨意,如何執行,如何逐步完成的異象,這異象的內容所包括的,就是記在第四章到十六章裏的。在本書中,我們看見四次「我被聖靈感動」原文是「我在靈裏」(1:10, 4:2, 17:3, 21:10)。正給我們指出,他所看見的異象與內容。

感謝主,約翰雖然為給耶穌作見證,而被放逐,孤單的在那小島上,但主並沒有忘記祂的僕人,沒有不記念他為耶穌所受的患難,忍耐。如今天門向他打開,且聽見好像吹號的聲音,對他說:「你上到這裏來,我要將以後必成的事指示你」,他就立刻在靈裏又被提到天上的寶座前。在那裏他看見坐在寶座上的神的榮耀,好像碧玉和紅寶石,且有虹圍著寶座,好像綠寶石。寶座周圍有二十四位長老,和前後遍滿了眼睛的四活物,他們晝夜不住的說:聖哉!聖哉!聖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全能者,並玻璃海及七盞火燈,就是神的七靈。而每逢四活物將榮耀、尊貴、感謝、歸給那坐在寶座上,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又把他們的冠冕放在寶座前,說: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你是配得榮耀尊貴權柄的,因為你創造了萬物,並且萬物是因你的旨意被創造而有的。他們頌讚神按著祂的旨意創造萬物。神造萬物中更按著祂的形像樣式造了我們,然而我們有否為著如此的被造而感到榮耀常向神感謝讚美,並且曉得我們活著是為祂的旨意而活?還是我們仍愚昧的,以為眼前的都是人的能力,並以自己為中心而活?

 

二、在寶座前看見已經得勝的羔羊:

接著,約翰說,他看見坐寶座的右手中有書卷,裏外都寫滿了字,用七印封嚴了(5:1)。這書卷指的是甚麼?有人說就是這啟示錄後面的內容。也有說是神對祂愛子的全部計劃,亦有弟兄說是宇宙地球的契約。個人認為指神對祂愛子的全部計劃,和指大地的契約,二者意義相同。因為萬物乃是為祂兒子造的(西1:16),神在這宇宙中,在這地所作一切都是為祂兒子,這宇宙、大地都是屬於主的,祂才是真正的擁有者,是契約的持有者,也是神的全部計劃。為甚麼要把書卷打開?因為隱藏在裏面的,必須被展示,以證明神愛子對這大地的擁有權,並按著神的旨意把這大地收回。但這是隱藏在神裏面的奧秘,只是這奧秘,這書若不打開,事情就無法顯明,也無法曉得神的旨意是如何的執行與實現。然而誰有資格打開這書卷,揭開這七印?天使宣說: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5:3)。哎呀!宇宙中沒有能打開的,這豈不叫神的旨意不能通行?這大地豈不因著人的犯罪,就如此要一直在撒旦手中?老約翰一聽見,心裏焦急了,痛心極了,不禁放聲大哭。是的,有誰真關心神旨意的,能不見此情此景而不痛哭?感謝神,長老中有一位對約翰說,不要哭,看哪!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祂已得勝,能展開書卷,揭開七印。感謝讚美主,祂就是這獅子,是大衛的根,是彌賽亞,祂已得了勝,祂有資格,祂配展開書卷,揭開七印。這實在使人振奮。但當約翰再看,他看見誰來拿書卷?是羔羊,這羔羊前來從坐寶座的右手裏拿了書卷(6-7)。為甚麼長老說獅子,現在卻是羔羊?是的!我們的主,祂的獅子,祂也是羔羊。二千年前,祂成了肉身來到這世上,施洗約翰看見祂就喊著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看哪!神的羔羊(約1:29, 36)。感謝主,祂來成為羔羊,來為我們捨命,作我們的贖價(可10:45)。但是有一天,祂還要再來,祂的再來,就要像獅子,因為祂來,要作審判者。今天,我們若不是靠羔羊的血罪蒙赦免,到那日就要痛悔面對主的審判了。這羔羊像是剛剛被殺過的(原文意),為甚麼是剛剛?感謝神,就時間言,主是早已被殺,為我們死了,但在神面前,祂的被殺,流血卻是剛剛,才發生的。換言之,祂的血永遠都是新鮮的,人甚麼時候靠著主到神面前,神看祂兒子所流的血,就叫我們的罪全被赦免了。這羔羊有七角七眼,就是神的七靈,奉差遣往普天下去。七在聖經裏代表完全,神的七靈指聖靈的全智、全能。得勝的羔羊,升天的主,祂既成功救贖,就差遣聖靈來,往普天下去,來證明基督救贖已完成,並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好回轉靠基督與神和好。

 

三、宇宙同頌讚曾被殺得勝的羔羊:

當羔羊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唱新歌說:你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因為你曾被殺,用自己的血從各族各方,各民各國中買了人來,叫他們歸於神;又叫他們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在地上執掌王權。再者,約翰又看見且聽見,有千千萬萬的天使,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並且,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裏、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感謝讚美主,宇宙同聲敬拜頌揚這位成功了救贖的主,神的羔羊。因為所有在虛空之下,歎息勞苦中的受造之物,如今都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了(羅8:20-22)。達秘弟兄因這第五章就寫了,我們所唱的詩歌,第147首。我們蒙救贖,因羔羊的血被買來歸於神,成為國民,成為祭司,我們豈不更當發出頌讚之聲麼。這裏提到盛滿了香的金爐,就是眾聖徒的祈禱。感謝主,我們在地上的禱告,都被帶到天上,主重視接納我們的禱告。而另一面,也叫我們看見,天上所要發生的事,與地上,與我們的禱告乃息息相關的。五旬節的時候,那一百二十個人同心合意禱告十天,聖靈就降下了。這以後必成的事,能否早日的出現,也在乎今天我們是否為著神旨意的完成,主的再來而切禱。但願我們都能像主教導我們的,常禱告,願神的國降臨,願祂的旨意通行在地如同在天,同心合意的切求。又願我們因更多認識基督的救贖,並常念我們所蒙的恩,將主所當得的榮耀,尊貴、權勢、都歸給祂,叫祂的心能得滿足。

2017年3月19日: 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二)— 看主藉約翰寫的啟示錄〉

 

感謝主,主成了肉身到世上來,祂不只完成了神對人類的救贖,祂也呼召人來跟從祂,要人來作祂的見證。而在主所呼召揀選的那十二個門徒中,約翰乃是最早跟從主的,同時他也是被主留到最後才離世的。主為何把約翰留到最後?從他所寫的福音書,約翰一二三書看,顯然主是藉他給予教會,作恢復的工作。同時,也用他寫下這聖經的最後一卷書。

 

一、約翰寫啟示錄的時間:

主著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約翰大概已超過九十歲。如此高壽又處在患難裏,主卻仍如此重用他,這自然是主的恩典,同時也必有他被主用的原因。回顧年輕時的約翰,主給他起名叫半尼其(雷子),又曾對他說,你們的靈如何,你們不知道。這話是因主和他們往耶路撒冷經過撒馬利亞,而主被拒絕接待,約翰兄弟為此受激動,對主說,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降下燒滅他們,如以利亞所作的嗎?所以主對他們如此說。可見當時約翰的靈,年少氣盛,充滿肉體。然而,在跟從主多年之後,他在主手中實在是被主改變了,他的靈柔和謙卑了。不再是盼望主隨他意,而是能完全照主意思,隨主調度。從前,他與弟兄爭為大,現在他能說,我約翰就是你們的弟兄,和你們在耶穌的患難,國度,忍耐裏一同有分。可見他屬靈生命的成熟。所以主能用他寫下這不可加添甚麼,也不用刪去甚麼的啟示錄。

 

二、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

這啟示錄,主雖然把那將來必成的事啟示約翰,但在主的啟示裏,讓約翰首先看見的,卻不是那七印、七號、七碗的異象,而是那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好像人子的基督。是的,我們的主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祂是一切的一切,是一切事物的答案;預言中的靈意,都是為祂作見證的。所以若沒有看見祂,就無法明白與面對所要發生的事。當約翰聽見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並對他說話,他就轉身要看誰發聲與他說話,所看見是一位好像人子,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祂的頭與髮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鍛煉光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祂右手拿著七星,從祂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這裏對主的形容,江守道弟兄前年在香港的特會中,已作了清楚解釋,故請閱讀已出版的小冊。但在這裏明顯讓我們看見,這位復活升到高天的主,祂在至聖所的榮耀。聖經給我們看見,金燈台原是在聖所裏,聖所與至聖所之間有幔子阻隔。但感謝主,當祂在十字架說「成了」的那一刻,殿裏的幔子從上至下裂開了,從此聖所與至聖所不再分隔了。現在我們的主就在這至聖所裏作大祭司,所形容正是祂為大祭司的榮耀。這是極大的榮耀,是無可比擬的榮耀。難怪約翰看見就仆倒在祂腳前,像死了一樣。我們的主,祂本有神的榮耀,但為神的旨意而放下榮耀來成為人子。感謝神,如今主得了榮耀,這榮耀不只是祂原與父同有的榮耀(約十七5),更是帶著人性而進入的榮耀,正如祂說,如今人子得榮耀了(約十三31)。人從來沒有得過榮耀,但感謝主,祂來為人子,現在又以人子的身份得著如此的榮耀。祂升入高天為尊榮的大祭司,叫我們能得以靠祂進到父面前,並且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4-16)。祂也要領我們進入榮耀(來二10)。祂是首先升到高天,又是得了榮耀的第一個人。感謝主,有一天,所有在基督裏的人,也都要被領進榮耀裏,與祂一同得榮耀,這是何等的恩典,是我們何等的激勵,叫我們渴慕主早日的回來呢。

 

三、 主藉約翰給七教會的信:

感謝主,祂行走在七個金燈台中間。主解明這七個金燈台就是七個教會,並囑咐約翰要把所看見的寫給這七個的教會。顯明主對祂用血所買贖的教會的關心,並因著祂對教會的愛,所以有要求,也有責備。為此,七書信中,主均對教會說「我知道」。感謝主,祂知道祂的教會,沒有比主知道我們更清楚了,這實在是我們的安慰,然而也是我們的警惕。對於這七教會,讀經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以這七教會為教會歷史的七個時期的光景,就是指從第一世紀末,至主再來前的教會的光景,這是較為我們所熟識的。當日地上教會眾多,主卻只囑咐約翰寫信給這七個地方的教會,明顯地,主是以這七教會代表眾教會,藉以說明在這位升入高天的主的眼中,地上眾教會的光景,並祂對教會的要求。在給予這七教會的書信中,首封信給予的是以弗所教會。為甚麼先給以弗所?是因地理?是因以弗所曾接受過多位使徒的服事,較其他地方的教會更認識主?主將給以弗所的信排在最先,必有其重要的屬靈意義。這以弗所教會在甚麼地方被主所責備?主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這正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他們的失敗並非因為沒有知識,他們有屬靈的分辨力,曉得那些才是真使徒,也會恨惡尼哥拉一黨的行為。他們也不是閒懶不作工,他們服事十分殷勤勞苦,主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工作),勞碌、忍耐,為我名並不乏倦。從外在看,他們確為相當不錯的教會。但是主說,他們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起初他們存單純的心愛主,現在卻重視外在的工作,因知識的增加而失去單純愛主的心,這正是他們的致命傷。事實,這也是所有教會所以失敗的基因。愛主的心失去了,使得撒旦有機會竄進去,甚至得了座位,這正是別迦摩教會。世界混進來,如推雅推喇教會。即便外面仍有聚會,工作,服事,好像很活潑,有生命力,但在主眼中,其實是死的,這正是撒狄的教會。失去了起初愛主的心,自然自我澎漲,自以為是,自以為好,自以為富足,卻瞎眼不知自己是多麼可憐貧窮,這正是老底嘉的光景。若非有愛主的心,活在主的愛中,士每拿豈能忍受逼迫苦難?若不是因著愛主,非拉鐵非教會豈能弟兄彼此相愛?所以今天的關鍵,全在於我們在跟從主的路上,我們是否已失去了那起初的愛?約翰記下主對彼得的話,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你愛我麼?雖然主的話是對彼得說的,但顯然對約翰同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四福音書獨有他記下這事。他的書信豈不一再強調愛主,愛弟兄嗎?他稱自己為主所愛的門徒,他深知除了活在主的愛主,對主顯出愛的回應,持守在起初的愛裏,別無得勝的方法。悔改,回到起初的愛,這正是主對教會的呼召,也是得勝的秘訣。

 

感謝主,教會雖然有失敗,但是主並沒有丟棄,卻發出呼召,給予悔改的機會。主沒有不承認她們,這給予我們何等的安慰。但願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主賜給我們有能聽的耳朵,好使我們能在愛裏專一的跟從主。願主恩待我們。

 

口 黃漢先

 

2017年1月15日:黃漢先〈耶穌說:來跟從我 (一)〉

感謝主,又賜給我們新的一年,在等候祂回來之先,繼續享用、經歷祂的恩典。也給我們機會,學習主給我們的功課,讓聖靈能作工在我們身上,叫我們得以在基督裏成長,更多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以催促主的再來。負責弟兄們,將剛過去冬令會的題目,定為教會這一年的主題,作我們學習的方向。主放在我心裏的感覺,是從使徒約翰的跟從主,他從主所得的啟示裏,來思想如何作個跟從主的人。

一、約翰的跟從主:

西庇太的兒子約翰,原是施洗約翰的門徒。但有一天,在約旦河邊,聽見他的夫子在看見耶穌經過的時候,喊著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第二天,再看見耶穌,又說:「看哪!神的羔羊」。就和他的同伴安得烈轉身跟從了耶穌。並且在主回應他們的問題:「夫子!在那裏住」說:「你們來看」,那一天,他們就與主同住了。所以約翰的跟從主,乃是在於他對主的渴慕。至施洗的約翰被希律下在監裏後,耶穌開始在迦利利公開服事,就在迦利利的海邊呼召了彼得兄弟二人,也呼召了約翰和他的弟兄雅各。從此他們就撇下一切的跟從主。所以在這裏我們看見,不錯,是主呼召人來跟從祂,這些門徒確實是蒙主呼召的。但另一面,對約翰來說,他早在主呼召之先,因著渴慕主,被主所吸引,就已跟從主了。我們常以為沒有主的呼召,我們怎能跟從主?然而從約翰身上我們看見,問題更是在於我們是否有著渴慕要認識主,跟從祂的心。我們若真被主吸引,有願意跟從祂的心,哪,必也聽見祂的呼召。

二、跟從主的約翰:

主不只呼召人來跟從祂,祂也在所呼召的人身上作改變的工作。因為主呼召人,乃為得著人來作祂的見證。這樣的見證不是只在咀巴裏,乃是在這地上把主的生命活出來。所以當主復活回到祂榮耀裏去後,門徒在地上為主作見證,人從他們身上的表現,就認明他們是跟過基督,是基督人,因為他們在生活裏實在活出基督。所以主對被召的人就必須先作工在他們身上,將祂的性情美德組織在他們身上。所以彼得說,主是用祂自己的榮耀和美德來召他們(彼後1:3)。當約翰被呼召時,主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半尼其」,意思是「雷子」(3:17)。主為甚麼給他起這名字?自然,主認識約翰這個人,祂知道萬人(約2:25),祂曉得約翰的性情。有一天,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為大。經上記說,主看出他們心中的議論,就領了一個小孩子來,然後對門徒說,凡為我名接待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但就在那時候,約翰卻對主說,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但他卻不是與我們一同跟從你的,所以我們就禁止他。你看,約翰的心,他認為只有和他們在一起的,才能奉主的名行事。主對他說,不要禁止他,因為不敵擋你們的,就是幫助你們的。感謝主,主的教導改變約翰的觀念,擴闊了他的心胸。又一次,當主和門徒向耶路撒冷去,必須經過撒瑪利亞的一個村莊,但那裏的人卻不接待他們。約翰十分的惱怒,他實在忍耐不住了,所以對主說:主阿!你要我們吩咐火從天上降下來燒滅他們,像以利亞所作的嗎?他打雷了。但主對他說,你們的心如何你們不知道,人子來不是要滅人的性命,乃是要救人的性命(路9:46-56)。這就是約翰那雷子的性情。但感謝主,在主的手裏,約翰被改變了,以致這雷子成為主的發表,主藉著他,把祂的所是與所作,向人啟示出來。這我們從聖靈藉他所寫的福音書與書信中就能看見。他也學會隱藏自已,所以在福音書和書信裏,他不提自己的名字,只叫人看見他是主所愛的那門徒。一個真正跟從主,把自己交在主手裏的人,生命必有所改變,在他身上主的性情必逐漸增多,己越發被減少。再者,十二門徒中,主把約翰留到最後離開世界。啟示予他主的榮耀,並神對這世界的計劃,將來必成的事寫出來。這就是我們看見的啟示錄。

三、啟示錄的啟示:

論到這啟示錄,自然是說到主再來的事。然而有人因其中如七印、七號、七碗等的奧秘,盡花功夫要弄過明白,或因難解而不敢讀這書。以致失去了,主在這書上所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的福分。這書上預言的總意何在?主的話清楚言明:「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19:10)。因為這書是關乎「耶穌基督的啟示」。祂把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啟示予約翰,更向他啟示祂自己。這正是約翰所得的啟示。換言之,讀這啟示錄,我們若沒有看見基督,更多認識基督,就必不能明白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所以主不是先讓約翰看見七印、七號、七碗等異象,乃是先看見祂,先看見主的榮耀,在榮耀裏的主。的確,沒有看見基督的所是,就不可能得著主所要作的啟示,事實一切主所作的乃根據祂的所是。在神的心意裏,亦只有祂的兒子才是一切,是承受萬有,在萬有居首位的。彼得是先得著主在天上的父的啟示,叫他認識耶穌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主才接著把祂要建造教會在磐石上的心意啟示予他,也叫他看見祂在國度裏的榮耀。現在這為著神的道,並為給耶穌作的見證,而被羅馬的暴君放逐到拔摩海島上,為主受苦的約翰也是這樣。不錯,主要他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寫出來,也叫他看見教會在主心意裏,主所要求的是甚麼,有一天,這世上的國都要成了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11:15)。祂的國度要出現。但他蒙啟示先看見的乃是在榮耀裏的主。這給我們看見,一個跟從主的人,從第一天認識主,跟從主起,一直到那日主的顯現,主的再來,眼睛都只能在主的身上,主在一個跟從祂的人身上,永遠是一切,是始也是終。無疑,主要藉著我們把所看見的,從主所得,所領受的交通給人,但這一切都是在基督裏。所以只有當我們越發認識基督,看見基督,我們才能作基督的見證,將基督服事人,更多的供給人,叫人認識基督,把人帶到基督那裏。

約翰雖然為主受苦,被放逐而落在孤單中,他所服事的眾教會,也沒有一人在那一刻與他表同情。然而榮耀的主卻向他顯現,並把他帶進榮耀裏。這榮耀使得他在孤單痛苦的環境中得著了無比的安慰,被主的榮耀所充滿。感謝主,雖然在跟從主的路上,這世界把主棄絕,也恨那跟從主的人,然而主總沒有忘記那跟從祂的人,在人生中為主而經歷苦痛的時刻,主必親自作我們的安慰,叫我們看見祂的榮耀,把我們帶進祂的榮耀中。所以保羅說:「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但願主也向我們開啟,叫我們能因看見主的榮耀而起來作個跟從祂的人。

2016年11月20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二」( 9 )〉

  這第九節的經文,特別是第一句,是不少弟兄姊妹所熟識,並在肢體中遇見難處時,給予安慰、鼓勵所常選用的。不錯,這話確給我們極大的激勵,主的恩典實在是夠我們用的。然而,我們是否真認識自己的軟弱?聖靈藉保羅的交通,故然是叫我們看見主的恩典,但同時更是要叫我們認識自己的軟弱,因為主的恩典,祂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更顯完全。所以保羅接著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這實在是個認識主,並要得主喜悅的人的學習與經歷。

一、在亞當裏的人:

  人都是不容易承認自己為弱者,因為這是在亞當裏的人之本性。從人違背了神的話,吃了分別善惡樹、知識樹的果子開始,墮落的人沒有一個不是自我膨脹,要表現自己的本事的。亞當夏娃首先作的豈不就是為自己用葉子做衣服嗎?這不僅為遮蓋所看見自己的赤身露體,更是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本事,他們沒有第一時間認識自己的錯,向神認罪尋求赦免。該隱因為神沒有悅納他所獻的,他就生神的氣,把他的兄弟亞伯殺了,好像在那裏對神說,你看你所悅納的人有多本事?我才是能者。接著更在伊甸的東邊建造一座城以顯示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保護。他的後裔更是狂傲,不只製造銅鐵利器,拉麥更揚言,若殺該隱遭七倍報應,哪,殺我拉麥的要得七十七倍。要顯出比神更有能力。這正是在亞當裏之人的光景。

二、在基督裏的人:

  感謝神,從保羅身上,我們實在看見一個在基督裏的人的生命表現。雖然他在這裏說,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2)。好像在說別人,但從接著的第五至七節裏,明顯可見他所說的這一個在基督裏的人,就是他自己,他不過以第三者的角度來說就是了。這實在是個得主喜悅的人。他說,我誇的不是自己的能力、本事,乃是我的軟弱。並且說,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他所表現實在是主生命的表現,正如他在十三章裏所說的:「基督在你們身上,不是軟弱的,在你們裏面,是有大能的。祂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卻因神的大能,仍然活著。我們也是這樣同祂軟弱,但因神向你們所顯的大能,也必與祂同活」(3-4)。清楚給我們看見,基督的能力,並祂的道路。

  保羅的能這樣誇自己的軟弱,這絕非他天性之能。按著他過去,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其實我也可以靠肉體(指靠肉體誇口),若是別人想他可以靠肉體,我更可以靠著了。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33-6)。換言之,他實在是有可誇之處的。這不只是在他仍未蒙恩以先,就是在他蒙召事奉主之後,按著他所得的職事,向著那些對他不以為的人,那些不承認他使徒職分,懷疑他背景者,他說:他們是希伯來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以色列人麼?我也是。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後裔麼?我也是。他們是基督的僕人麼?(我說句狂話),我更是。並且我比他們多受勞苦我沒有一件事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後1122-231211)。

  現在來到這十二章,他更說:如今我要說到主的顯現和啟示(所說的乃是在他所看見許多的異象和啟示中特別的一次)。我認得一個在基督裏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層天上去,或在身內,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他何時經歷被提上三層天去?是在寫這後書(約主後57年)之前十四年的甚麼時候?讀經者有以為所指是那三年他在亞拉伯曠野的時候(加116-18),也有以為是在路司得城外,在他被人用石頭打得人都以為他死了的時候(徒1419-20),亦有以為是他在大數的那些年間(徒9201124-26)。但不管在何時,保羅是實在經歷了被提上三層天去了。並且他更被提到樂園裏,在那裏聽見隱秘的言語,是人不可說的。這樂園在那裏的,有認為同是三層天,但也有認為不是,若屬同一處,保羅的話就太重複了。並且從聖經所記看,死去的人都是到陰間,樂園則似是屬陰間的一部份,是信主的人死後所在那裏等候復活被提到空中與主相遇的地方(參創3734-35,民1631-33,路1619-232340-43)。但無論怎樣,保羅確實是被提到樂園裏。被提上三層天和提到樂園,這都實在是奇妙的經歷。是叫人有可誇的。但在這裏保羅不僅只簡提他這事,更說他並非要自誇,這是不得已才說的。的確,若他要說,要以此自誇,就不必等十四年後了。他禁止不說,因為他清楚主的意思。

三、軟弱中歷主恩:

  保羅所以不說這經歷,他說,恐怕有人把他看高了,過於在他身上所看見所聽見的。並且說,又恐怕他因所得的啟示甚大,就過於自高,所以主把一根刺加在他肉體上。這一根是甚麼?這可能是指他的眼疾(參加413-15611。也可能是指那些假使徒對他無時無刻的攻擊。這刺顯然對他是極難受痛苦之事,所以他三次求主,叫這刺離開他。然而主沒有照他的祈求,卻對他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換言之,主要他面對這刺十字架,接受自己的軟弱,學習謙卑的功課,在軟弱中來經歷主的恩典、能力。保羅說,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就剛強了(10)。感謝主,他實在在這軟弱中經歷了主的恩典、能力。

  今天,我們羨慕保羅所得的異象啟示,我們盼望能更多經歷主的恩典,能力。但我們是否也認識自己的軟弱,在環境中願意接受主所量給的刺十字架?遺憾是多少時候,我們所要顯示的是自己的能力,聰明與本事,不肯承認我們是軟弱的,離了主,我們就不能作甚麼,而甘心服下來,依靠主。

  但願在這過去的日子,我們從這書上所交通的,聖靈作工在我們心裏,叫我們從主的話裏,在生活與事奉上,更多學習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學習認識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們;叫我們能顯揚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不傳自己,只將基督給人,服事人,叫神因我們得榮耀,以得主的喜悅。願主恩待我們。    

2016年10月16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二」(8)〉

  我們所讀第八章五節的經文,雖然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說到馬其頓眾教會在錢財捐輸,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所顯美麗的學習。自然這也是保羅在神面前的生活,相信馬其頓人所以能有這樣的認識與表現,正是從這位主的僕人學得的榜樣與教導。但他們「先把自已獻給主」的這原則,同樣是每一個神的兒女在神面前應有的生活學習。因為只有認識與學會了「先把自已獻給主」,才能作個得主喜悅的人,活出得主喜悅的生活。

一、照神的旨意獻上自己:

  從大馬色的路上蒙光照,認識耶穌是主的開始,保羅就已把自已獻上給主,一生只為主活,活出基督,來得主的喜悅。他的獻上給主,這正是神的旨意,所以他給馬其頓教會的教導也是如此,照著神的旨意,先將自己獻給主,然後才在錢財上捐輸。「照著神的旨意,先將自己獻給主」,換言之,如果我們真認識神的旨意,我們就必將自己先獻上給主。因為奉獻,將我們自己獻上給主,永遠是神對人首先的要求。亞伯拉罕信心生活就是建立在,對神旨意的認識,過築壇,將自己獻上,與帳棚,客旅生活的基礎上。神對蒙救贖的以色列民,在出埃及後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把頭生的獻上,這不僅說明將最好的給神,也代表所有一切都是當歸神的。在聖經裏,我們看見凡認識神旨意的,都是先獻上自己給主,過著奉獻生活者。我們的主成了肉身來到地上為人子,祂的一生同樣是在神的旨意裏,過著獻上自己,照著神旨意行的生活。所以,如果我們真要過一個得主喜悅的生活,我們就也得認識神的旨意,並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

  就因著保羅是這樣一個獻上自己給主的人,所以在面對任何的環境、生活,他都能顯出均衡不偏,美麗的生活,因為他所過的生活,不是為自己,乃是為著基督,活出基督,為著神的旨意,神的兒女,叫教會得建立。所以當我們來到這第十、十一章裏,我們才明白他對哥林多教會所交通的話。

二、以基督的溫柔來勸勉:

  不錯,從這第十章開始,保羅確對哥林多教會給自己辯白。但他若不是一個已把自己獻給主的人,面對著哥林多教會的光景,對他的態度,就實在不易處之,或者要顯出血氣來了。當時,在哥林多的教會裏,他們受了一些原信奉猶太教,後相信了主耶穌者的影響。這些人,從耶路撒冷跑到他們中間,傳另外一個福音,極力主張,信了耶穌還必須要受割禮,守律法,否則就還未算得救。自然,他們所傳的,與保羅所傳的相違,保羅所傳的是恩典的福音,因信稱義,他們所傳的是恩典加上律法;律法遮蓋了恩典,把福音真理混亂了。並且為達到他們的目的,他們更是極力的攻擊保羅,說:保羅根本不是使徒,在耶路撒冷的那十二個主耶穌自己所揀選的才是真使徒。所以保羅的話不能聽,所傳的福音不可靠。並且他的言行不一,又氣貌不揚,言語粗俗…。

  面對著這樣的情況,人很容易就生氣,情緒受激動了。摩西在尋的曠野也曾因百姓又遇無水向他埋怨,爭鬧,而靈受惹動,說了急躁的話,甚至神說他在以色列面前沒有尊祂為聖(參詩106;32-33,民20:1-13)。但保羅的反應如何?他說:「我保羅,就是與你們見面的時候是謙卑的,不在你們那裏的時候向你們是勇敢的,如今親自藉著基督的溫柔和平,勸你們」。他的話意思說,不錯,我寫給你們的話,無疑是嚴厲的,像是厲害的在責備你們,但我並不是憑自己的血氣行事,我所要對付,攻破的是仇敵的詭計,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好奪回你們的心意。對著你們,我是以基督的溫柔和平來勸你們。保羅並沒有給這些人的行為,哥林多人的景況而激動,卻是顯出了基督的生命,溫柔、謙卑。如此的表現,若不是已把自己獻給主,不再是自已,為自己活的,豈能如此?

三、顯出造就教會的權柄:

  保羅說:「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為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至於慚愧」。換言之,保羅實在是從主得著了權柄。所指的是甚麼權柄?相信所說的乃是作使徒的權柄,特別對著哥林多教會言,保羅實在是有這權柄的,所以他說:「假若在別人我不是使徒,在你們我總是使徒,因為你們在主裏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證」(林前9:2,林後12:12)。然而他卻沒有運用這權柄,沒有向他們有任何要求,反倒凡事忍耐,自居卑微(林前9:12,林後11:7)。只是因著他們所受的迷惑,所以他不得有叫他們看見,他是一點也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11:5,12:11),他是從主得著權柄的。他們拒絕,不承認他使徒的身分是不合理的。但主所賜人權柄的目的是為甚麼?保羅說,主所賜給的權柄,乃是為造就教會。所以他雖然有權柄,但卻寧用基督的溫柔、謙卑來勸導他們,服事他們。這實在是個把自己獻上給主之人的生命表現。神的家無疑需要有權柄,但真實的權柄乃是出於生命,乃是在基督裏顯出基督的溫柔、謙卑、和平,這才能使教會得建立。

四、為教會生神憤恨的心:

  再者,一個真實把自己獻給主者,乃是與主聯合,以基督的心為心的。所以面對著哥林多人所受的引誘,去接受另一個靈,另一個福音,心或偏於邪,保羅為他們起了憤恨。保羅說,這憤恨乃是神那樣的憤恨。有的譯本翻作:神的妒愛。保羅說:我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許配給基督。所以教會理當向基督存純一清潔的心,可是哥林多的教會卻受迷惑,心偏離基督,這實在叫保羅的心傷痛難過,他以基督的愛待他們,所以為他們的景況生發神妒愛的心、憤恨的心。

  當神百姓與巴力毗珥連合,受引誘在什亭與摩押行淫亂,神的怒氣就向他們發作,但竟還有一人公然帶著米甸女子到百姓中間,亞倫的孫子非尼哈看見了,就用槍把二人殺死。就此,神向以色列所發的怒氣消了,瘟疫止住了。神說:非尼哈以我的忌邪為心,我將平安的約賜她,作為永遠當祭司職任的約(參民25)。可見神的心所重視的。

  今天教會處於末世,撒旦用著種種的詭計,迷惑引誘,攻擊。我們實當為神家儆醒守望,保守自己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將自己獻給主,時常更新我們的奉獻,好使我們能與主聯合,不致心偏離主,以基督的心為心,以得神的喜悅。

2016年8月21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二」(6)〉

  在這第八、第九章裏,保羅題到捐助、供給聖徒的事。不少人讀到這兩章就感到不明白,保羅為甚麼忽然好像從三層天上跌到地上來呢。為甚麼從前者說到屬靈的生命和職事,那麼高的交通,現在卻轉來談到地上的瑪門、金錢的問題?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我們常以為一個屬靈的人,是不應當注意或說到這一類事的。不錯,保羅為自己確實不題這問題。但為著在耶路撒冷,在猶太的信徒的需要,他就不忌諱而勸導了。

一、屬靈的實際學習:

  人常誤會,談到屬靈就是抽像,不實際的。但事實,真正的屬靈乃是非常實際的。如果我們屬靈的生命,不能在實際的事情上彰顯出來,哪,這樣的屬靈反倒是虛假的。論到錢財,不錯,神的話教導我們,我們不能事奉神,又事奉瑪門(路1613)。但聖經同時也告訴我們,我們當用不義的錢財,來為我們預備永存的帳幕(路169)。換言之,雖然錢財本身是不義的,但是神也要我們用不義的錢財來事奉祂。就如以色列民將埃及的金銀帶了出來,到了西乃的曠野,這些就用作會幕的建造。現在保羅的服事,所教導的,雖然是論到屬地的事物,但這卻仍是關係到教會的建造,關乎神兒女在屬靈生命上實際的學習,基督身體見證的操練。

  使徒行傳十一章裏讓我們看見,在保羅蒙召事奉主的那時候,耶路撒冷正遇饑荒,在安提阿的教會就委托巴命巴和保羅,把弟兄姊妹所捐的錢,送去供給猶太的弟兄們(27-30)。也因此,保羅在外邦各處地方建立教會,就教導勸勉他們記念這些有需有的肢體,因為顧念貧窮人也是他熱心所作的(參加 29-10)。所以,在這後書中,他也教導勸勉在哥林多的教會,並以馬其頓眾教會所行的,作他們的榜樣。

二、馬其頓的眾教會:

  當保羅在特羅亞的夜間,看見了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過到他們那邊去幫助他們的異象(徒169-11)。他和同工們就隨即照著主這樣的帶領,到馬其頓去。他們到了馬其頓的頭一個城腓立比,在那裏傳了福音,建立了教會。之後又往暗妃波里、亞波羅尼,再到帖撒羅尼迦,並庇哩亞及至雅典。然後再往亞該亞的哥林多。保羅在馬其頓建立了不只一處的教會,所以他在這裏題說馬其頓眾教會。雖然我們較熟悉的是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因為有保羅寫給他們的書信的記載,但事實在馬其頓有著不只一處兩處的教會。感謝主,這在馬其頓的眾教會,他們實在顯出了美麗的表現,他們跨越了地方的界限,對在耶路撒冷教會的關心。他們所以能有如此的表現,顯然是因著他們從使徒的教訓中,認識了基督的身體的真理。深知教會基督的身體,不是只有和他們在一起的肢體,這基督的身體乃是大的,是超越的。不只超越了種族、階層、文化知識等的限制,也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在這身體裏不僅是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西311)。也不分是在馬其頓那一處地方的,是在腓立比,是在帖撒羅尼迦或是在庇哩亞等。就是在猶太地、在耶路撒冷,這些蒙恩在基督裏的聖徒,都是在這基督身體裏同為肢體的,因為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所以,現在知道在耶路撒冷有饑荒,這些猶太的弟兄們有需要,他們就義不容辭的伸出援手,各人捐獻,供給他們所需用的。雖然我們不曉得這在馬其頓各處的教會,他們平常是如何的往來,但明顯地,他們彼此的交通是實在的,所以如今即便所需要關心的,供給的是遠在耶路撒冷,是在猶太的弟兄姊妹,他們也就能隨即顯出如此美麗的愛心行動。

  今天我們講教會,基督身體的真理,但我們對這真理的認識,是怎樣的認識?我們是否看見,我們不過是在馬其頓的眾教會中的一處地方的教會?再者,對教會這基督身體,我們有多少的關心?從近處說,在實際生活中,就是與我們常在一起的肢體,我們是否真對他們關心?在他們有實際的需助時,能顯出如同馬其頓眾教會的表現?所以保羅藉馬其頓眾教會的表現,對哥林多教會的勸勉,也同樣是給我們在屬靈上一個測驗,屬靈生命上實際的學習,作基督身體見證的一項操練。

三、顯出樂捐的厚恩:

  這在馬其頓的眾教會,所顯對在耶路撒冷猶太的聖徒的關心,是在甚麼的情況下作出的行動。保羅在這裏給我們看見,他們並不是自己處於平順的環境,經濟也一無所缺,把自己有餘的,供給弟兄們的需要。不!保羅說,他們是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在極窮之間,卻仍甘心樂意捐助的。從使徒行傳與保羅所寫他們的書信裏給我們看見,當福音傳到他們那裏,不只保羅和他的同工們受到逼迫對付,就是他們這些蒙恩的信徒也同樣受患難。他們乃在大難中而領受真道,受到他們本地人的苦害。也正為這樣的原故,保羅在離開他們之後,打發提摩太再往他們那裏,去堅固他們,在所信的道上勸慰他們,免得他們有人被諸般的患難搖動(帖前16, 214, 31-3)。但感謝神,他們雖然落在那樣的患難中,並且生活也極之窮乏,然而他們並沒有因此而憂愁掛慮,或在信心上顯出軟弱,相反地,乃是仍有滿足的快樂,而且還格外顯出樂捐的厚恩,甘心樂意的對在猶太地的信徒們捐助。這是何等美麗的生命表現。在腓立比的教會,保羅曾稱讚並感激他們,因為在保羅從他們那裏離開,就是到了帖撒羅尼迦,他們還是一次兩次的打發人供給他的需用(腓415-16)。當日保眾在帖撒羅尼迦不過只有三個安息日,但他們卻一次再次的打發人把供給送去給他。可見他們並非富裕,否則在保羅離開的時候,一次多給保羅就行了。現在對於在猶太地的肢體的供給,雖然自己極窮卻仍如此甘心樂捐,這實在是極得的、可貴的表現。也看見神在他們身上的恩典。在患難窮乏之中,有多少人能不埋怨,不懷疑神的看顧?且看以色列的百姓,他們出了埃及在往應許地的路上,是如何的表現?豈不常發怨言嗎?無水無食物,路道難行甚有無故而發。他們從沒回頭想,他們從神所得的豈是他們當得配得的?感謝神,現在這些在馬其頓的眾教會,他們蒙恩,更是活出了神的恩典,沒有看環境,沒有顧到自己,乃實在顯出對基督身體的認識,對同作肢體者,雖然不在一起,非同在一個地方,卻顯出基督的愛,格外樂捐的厚恩,如此的生命豈不得主的喜悅?

  但願在主憐憫裏,我們從這馬其頓的眾教會的生命表現裏,能給我們今天在基督身體真理的認識上得以省察,使我們也能活出如此得主喜悅的生活。                                                  

2016年6月19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二」(5 )〉

這後書第三章至七章,保羅所交通的,乃說到他屬靈的職事,讓我們看見

他在事奉上如何討主的喜悅。我們已略從第三、四章裏,看見他所受的職事,

並在這所承擔的事上,如何顯出那不喪膽的服事,得主喜悅的服事。

 

一、凡事不叫別人受妨礙:

來到這第五和第六章,保羅進一步給我們看見,他的服事是如何討主的喜

悅。他說:「我們凡事不叫別人受妨礙,免得這職分被人毀謗」。「妨礙」意思

就是「絆倒」。我們或說,這怎可能?主豈不曾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

(參太 18:7) 嗎?何妨有時候,那被認為是使人絆倒人,只因那認定被絆倒者,

堅持自己的看法,或不明白也不願意明白別人的意思。主也曾說:「凡不因我

跌倒的就有福了」(太 11:6)。可見連主也曾被人誤會。這話是因那責備希律所

行的惡事,而被希律下在監裏的施洗約翰,打發人到主那裏問祂說:「那將要

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要等別人呢?」主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

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

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然後接著說的。約翰因著主對他被下到監裏,沒

有任何的反應而對主失望了,質疑了。所以主以這話勸勉他。可見人因著不認

識主,不曉得主所行的,才會因主跌倒,而非主叫他跌倒。就連那前來收丁稅

的,主豈不也恐怕叫他們絆倒,而吩咐彼得去打魚取錢作彼得和祂的稅銀嗎。

保羅說:「我們凡事不叫別人受妨礙」。有譯本翻作:「我們自己千方百計地努

力躲避任何使人絆倒的事」。給我們看見,保羅這話,乃說明他在神面前事奉

的態度、存心。不叫別人受妨礙。他的服事總是顧及別人。在舊約律法裏,神

的話說:「人若敞著井口或挖井不遮蓋,有牛或驢掉在裏頭。井主要拿錢賠還

本主人」;又說:「你若建造房屋,要在房上的四圍安欄杆,免得有人從房上掉

下來」(出 21:33-34,申 22:8)。這正是叫別人不受妨礙的原則。今天我們在服事

上,同樣需要有這樣的存心與學習。雖然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但靠著主,我

們也當定志不叫別人受妨礙,免得我們的服事受誹議,挑剔。

 

二、得勝一切環境人事物:

接著保羅說:「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

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榮耀羞辱、惡名美名…」。所提約二

十八種情況。在這許多生活環境中所遭遇的事,保羅顯明自己為神的用人,也

把所經歷的擺在神兒女們面前。使我們看見,保羅的事奉,雖然多經患難,卻

能得勝一切環境人事物。這也正是一個事奉神的,要在事奉上作個得主喜悅的

人所當認識與學習的。可惜今天,因著安舒的環境,不少神的兒女失去了如此

學習的心志。為世界所得,或隨世俗生活,又或因一點的逆境,就埋怨,甚至

遠離主。昔日,那年輕的馬可,在旁非利亞離開保羅和巴拿巴回耶路撒冷去,

就很可能因馬可受不了環境艱難的原因。所以在保羅、巴拿巴再出外傳道的時

候,保羅就認為不能再把他帶著同往(徒 13:13,15:36-38)。一個事奉主的人,必

須也學會靠著主得勝環境並一切人事物。

 

三、張開的口與寬宏的心:

再者,保羅對哥林多人說:「我們向你們口是張開的,心是寬宏的」。意思

就是,我們向你們是坦誠率直的,並且滿了包容。這就如他在米利都對那些以

弗所的長老們所說的:「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或在眾人

面前,或在各人家裏,我都教導你們」;「因為神的旨意,我並沒有一樣避諱不

傳給你們的」(徒 20:20,27)。他對神的兒女就是如此的坦誠率直,將神的話,把

他們所需要知道的教導他們。同時,對神的兒女更是滿了包容,他對付他們所

犯的罪,提醒與責備,又快於接納那在主面前痛悔認罪的肢體。這都是我們在

事奉上所當學的功課,因這正是經上所教訓我們的。

 

四、忠於所受職事的秘訣:

或問保羅何以能如此忠心於主所交付的事奉?從這兩章我們所讀的經文

裏,可看見:

一、他說:「我們與神同工的」。換言之,他認定他的身分。他是誰?乃是

蒙召與神同工的神的用人。一個事奉主的人,認定自己的身分乃重要之事。然

而他這所說「與神同工」是指他與神同等嗎?當然不是!他雖然與主同工,與

主同負軛,明顯地不過就像小牛在大牛旁邊一樣,是主負他一切的責任,卻使

他成了那與主同工的用人。今天我們事奉主,能在主的工作上有分,這並不是

我們能,全是主的恩典,是祂抬舉我們叫我們能與祂同工。

二、他說:「因為我們眾人,必要在基督臺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

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換言之,他看見將來他要在主面前得賞賜。感謝主,

我們這些因信在基督裏的神的兒女,因著基督的救贖,都能免去那日在白色大

寶座前的審判,免去那火湖,就是第二次的死(啟 20:11-15)。但有一天,我們卻

還要站在基督臺前。我們曉得,這乃是家庭的審判,是論功行賞,若所行叫這

家得光榮的,就要得稱許賞賜,否則就要受責罰。有誰在這臺前只想受責罰?

豈不都盼望能得稱許,得賞賜嗎?如果我們看見賞賜就在前頭,豈不激勵我們

的心忠心的服事嗎?保羅說:「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

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 (提後

4:7-8)。願這賞賜激勵我們事奉,討主喜悅的心。

三、他說:「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

都死了,並且他替眾人死,是叫那些活著的人,不再為自己活,乃為替他們死

而復活的主活」。事奉,在所交付我們的事上,盡忠職守,故然重要,但我們

若沒有被主的愛所摸著,基督的愛若沒有激勵我們,這就叫我們容易因著環

境,人事物而軟弱受搖動,甚至退後了。只有基督愛的激勵,才叫我們能「不

再為自己活,願意甘心為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

但願主憐憫幫助我們,叫我們能學習作個凡事不叫別人受妨礙;得勝環境

人事物,對所服事的肢體、同工,坦誠並包容。認定自己的身分,愛慕主的賞

賜,在基督大愛的激勵中,同心忠心的事奉祂,作個討主喜悅的僕人。

□ 黃漢先

2016年5月15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二」( 4 )〉

  保羅所說要得主的喜悅,這故然是說到他在主面前的行事為人,但同時也是給神兒女的勸勉。我們蒙恩,生活本就當作個得主喜悅的人,只是我們實在虧欠主,常在行事為人上顯出失敗的光景。唯感謝主,仍給我們機會,並以祂的話再給我們提醒與勉勵。在這哥林多後書裏保羅更把他自己的生活給我們作榜樣。事實,神的話給我們看見,在歷世歷代裏,祂都一直在尋找這樣的人。

一、得主喜悅的生活:

  我們曾從第一、二章裏看見保羅所活出那得主喜悅的生活,就如他說,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雖然環境使他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但就在這景況下,保羅不是想辦法,靠自己的聰明,他所有的就是依靠叫死人復活的神。這樣的功課實非容易的學習,然而卻是我們所必修的科目。感謝神,在聖經裏,神不僅把保羅的經歷給我們作榜樣。我們從列祖,例如:亞伯拉罕,約伯,但以理和他的三位同伴等身上同樣看見他們的經歷和表現。在他們所處的環境,面對的事物中,所以能得神的喜悅,同樣正是因為他們都學會了,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的神。保羅就曾給亞伯拉罕作見證:他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的神,在無可指望的時候,因信仍有指望(羅4:17-18)。保羅所顯得主喜悅的生活,也是在他的生活中,叫神因他得榮耀,並在基督裏,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這都應當是我們在生活上的學習。

二、得主喜悅的事奉:

  從第三章至第七章,保羅說到他在神面前所得的職事,也就是說到他的事奉,給我們看見的,可說正是他在事奉上如何得主的喜悅。

  我們曉得,我們蒙恩就是為著事奉主,這是我們所熟識的真理。神當日呼召摩西,打發他回到埃及去領祂的百姓出來,告訴他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又囑他對法老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打發我來見你說,容我的百姓去,好在曠野事奉我」(出3:12;7:16)。顯明神拯救祂的百姓出那為奴之地,正是為使這些百姓成為一群事奉祂的人。所以到了西乃的曠野,神就對他們說:「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4-6)。可惜,這些百姓卻未能滿足神的心,因著犯罪拜金牛犢,而失去了事奉的資格,剩下那站在神一面的利未人,得神的悅納作祭司,代替百姓事奉神。感謝主,今天我們蒙恩,聖靈藉彼得告訴我們,我們被揀選,得作君尊的祭司(彼前2:9)。這實在是主的恩典。可惜,不少神的兒女卻沒有重視這所得事奉主的恩典,倒作了那事奉瑪門者。

  我們當如何的事奉?自然,我們也曉得,事奉並不是靠我們的血氣,或照人的傳統,這從摩西和保羅蒙召前,就已能看見。如何在事奉裏得主的喜悅?感謝主,保羅在此給我們看見。他說:「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他所承當的是甚麼?他接著說:「祂叫我們能承當這新約的執事」,這正是他從主所接受的職事。甚麼是新約的執事?自然有別與舊約,所以他說,這不是憑著字句,乃是憑著聖靈。神藉著摩西把律法給祂的百姓,但這律法因著人肉體的軟弱,無法達到律法的要求,也叫神的百姓落在捆綁中。但感謝主,神在基督裏賜下新約,也叫保羅承當這新約的執事,不是把律法、字句服事人,乃是把人帶到基督面前,得著基督,得著聖靈。他如何能承擔的職事?不是憑自己,乃是出於神,是神的呼召與交付。所以也因此,他的服事不需要人的薦信,他的薦信正是他所服事的神的教會。今天我們如何的服事?感謝主,我們服事主,也是一樣,不是憑我們自己,我們是因著主的恩典,憐憫,叫我們得進入這事奉中。而我們的服事,也必須看見,我們不是把人帶到字句,律法,人的傳統裏,乃是把人帶到基督面前,叫人認識基督,得著基督,這才是得主喜悅的事奉。

  再者,保羅說:「我們原不是傳自己,乃是傳基督耶穌為主」。在第四章一開始,他說:「我們既蒙憐憫,受了這職分,就不喪膽」。我們在服事上喪膽嗎?或說,當我們剛開始學習在某一崗位上服事時,確曾喪膽,因為不曉得怎樣的服事。感謝主,我們若真看見自己的不能,我們學會得依靠主,這實在是我們蒙恩之點。但是否我們服事多了,就可以不喪膽?今天不少人確以為有了經驗,我們就可以有膽量事奉了,若是這樣憑著自己而事奉,恐怕你自己不喪膽,別人真替你喪膽了。我們若真認識所承擔這新約的職事,豈能在主面前不戰兢?然而,保羅說,就不喪膽,這是因何而不喪膽?因為他的服事,他所傳的不是自己。我們若是傳自己,高舉自己,自然有一天都要喪膽,因為照我們本相,無善足稱。然而我們若只傳基督耶穌,傳基督耶穌為主,就必不致喪膽。因為我們的主,是萬有的主,神已將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給了祂,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口稱耶穌為主。主的名叫撒旦戰兢、喪膽。我們傳揚祂,事奉這位得勝主,豈會叫我們喪膽?自然,這也並非沒有我們當注意的事,所以保羅說:「乃將那些暗昧可恥的事棄絕了,不行詭詐,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將真理表明出來」。換言之,我們的服事,當在光明中,當與這世界分別,並且不謬講神的道理,只傳真理,將真理表明,這才使我們在基督裏不喪膽。傳基督耶穌為主,也是叫人認識祂是主,並服在祂的權下,以祂為主。這正是我們當學習的事奉,也是得主喜悅的事奉。

  事奉,不僅傳基督耶穌為主,把人帶到基督面前。保羅說:「並且自己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誰願意作人的僕人?恐怕沒有人願意,但一個真正服事主的人,卻不只當傳基督為主,也當顯出以主為主,自己作僕人的生命。並且不僅在主面前作僕人,也因耶穌基督願意在神的家中作神兒女的僕人。我們的主為著神的旨意,到地上來,祂就是如此取了奴僕的形像,祂來並非要受人的服事,乃為服事人,並且捨命作多人的贖價。主對跟從祂的門徒說,誰願為首,就要作眾人的僕人(太20:26-28)。「因耶穌作你們的僕人」,這正是保羅的服事,也是他得主喜悅的服事。我們是否也願學習作個這樣服事人的?在神的家中學習彼此的服事?

  但願主恩待我們,叫我們更清晰看見,我們蒙恩所得事奉主的恩典,並靠著主,學習作個按祂旨意事奉主的人。重視從主所得的職份,只傳基督耶穌為主,且因著耶穌甘心作個服事神家的僕人,以得主的喜悅。願主的話叫我們同得勉勵。

2016年3月20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二」(3)〉

保羅在這卷後書裏不只把真理的道教導哥林多的弟兄姊妹,他更是把自己在神面前的行事為人;在基督裏事奉的道路,敞開在他們面前。這並非為顯揚自己,乃為叫他們從他而更認識基督。因為這正是他的定旨(參林前1:2),也為他要得主的喜悅的生活。他的生活只願意別人對他有真的認識,並從他而看見基督。

一、因沒遇見提多心裏不安

12這裏保羅說:「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我開了門。那時因為沒有遇見兄弟提多,我心裏不安,便辭別那裏的人往馬其頓去了。」這是在何時候?有明載,顯然不是在使徒行傳十六章裏所記的,因那時候他從小亞西亞到了特羅亞那夜他看見其頓的異象,隨即就到腓立比了。二十章也記載他到了特羅亞,在那裏住了七天,也在離開前與弟兄姊妹一同聚會擘餅講論。有為是指這時候,但乎也不是,所以認為能是發生在二十章開頭所記的時間內。這都不能確定。然而為著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他開了門但他卻因為沒有遇見提多,而心裏不安,原與提多約定往哥林多後,就到特羅亞會面,但現在不知發生何事,多沒有出現所以保羅就不再停留而辭別那裏的人而往其頓去了。事是否叫我們覺得希奇?而因為行程的改變,確也引起了哥林多人對他的誤會說他行事忽是忽非。羅為何會有如反應,只因沒有遇見提多,就如此的不安而連主他開的門,也不顧而離開,是如此的軟弱?

更希奇的是,接保羅卻又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在各處,當然也包括在特羅亞。一心裏不安,但一面又說在基督裏誇勝,在各處顯揚基督的香氣。這豈不很矛盾嗎?豈像是個屬靈人的表現?是的,我們常認為屬靈的人,應不受環境影響,應以福音為重,像提多現,理應相信主必保守而無須不安。不是?我們乎都保羅屬靈,多少時候,我們的屬靈卻似乎是超屬靈了。然而那真實的屬靈卻是正如同保羅一樣,是能夠叫人看見我們的軟弱,而同時亦教你看見神的能力的。換言之,這樣的人是能讓你一面看見他個人,另一面也給你看見神。們總不會是屬靈到一個地步是變成靈,變成神。不雖然神是使我們在祂的性情上有我們是人我們是神。既是人我們就有的軟弱就連成了肉身來地上作人的我們的主,祂豈不也在客西馬尼園到痛苦對門徒說:「我心裏甚是憂愁幾乎要死(26:38)?因極其傷痛,切禱告,使需要來加他力量(22:43)嗎?!保羅雖然軟弱,但他卻說,我喜歡誇我的軟弱,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因我甚麼時候軟弱,甚麼時候剛強(林後12:9-10)

當然在這讓我看見,保羅對同工的心。他僅認識他同工的景況,也對他們心至極。這是我們在神的家中所當學習的。

二、顯揚因認識基督的香氣

羅說:「「感謝神,常帥領我們在基督裏誇勝,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這樣的香氣不管處於何時何處,都從羅身上散發。這樣的香氣如何顯揚保羅說:「因認識基督」,他所顯揚的就是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換之,我們認識基督多少,我們能散發出督的香氣也就有多少。這識並不是只在知識上,更在我們的經歷。如我們多與主親近,多經歷主,自然我們也就能多顯揚主顯揚因認識基督的香氣。雖然伯大尼房子裏香氣,是因利亞玉瓶打破而散發,這馬利亞她所以能甘心,毫無保留的把至的真哪達香膏打破,膏在主就是因著她對主的認識,這認識叫她顯出對主的愛,這認也叫她對主毫無保留的獻上,因著這認識,香氣就從她而發出。今保羅在各處能顯揚基督的香氣,就是因他對他的主的認識,願意叫主的香氣在各處被顯揚

羅所說香氣顯揚的一段經者讓我們曉得,乃是有其歷史背景。當時羅馬的軍事非常厲害,征服了全世界。而當他們的將軍率兵外出爭,若勝仗而,消滅敵國,擄掠了財物和俘擄,為國家建立了大功。按羅馬的規矩,當這位將軍回來時,就全城歡呼,迎,且有凱旋遊行的盛舉。每條街道都點著香,所以全城都充滿了香氣,遊行時,前行為羅馬官長議員,隨之是點著香的祭司,再戰利品,財物及俘,然後軍隊,最後是那位得勝的將軍,頭戴花冠立在花車上,接受群眾歡呼。保是以這背景來形容在基督裏的誇勝,並因認識基督有顯揚的香氣。

保羅而言,他當然不是那得勝的將軍,因為基督得勝將軍,他只是那隊裏的一員。他的身份是甚麼?說是俘,有士兵。屬靈的角度言相信者都是。原是與神為仇的,然而卻蒙了憐憫被基督所征服了。所這香氣他並不是的香氣因為他甘心作基督俘擄成為這國的子民。另一面,他又是在這得勝行列裏,仗著基督的得勝將士,是被率領於這得勝將軍下,在基督裏勝者,所以香之於他是活的香氣。同時,他也是在這隊香的祭司,他顯揚的香也就是他從神而得的職事,這樣的職事,能在人身上發生出不同的作用,對於那屬神的人,聞到的活的香氣,叫他們更活在神的面前。對那些不信的,反對神的,這香氣就定他們的罪,叫他們死。所以保羅說,這事誰能擔當得起呢?而他的服事,按他而言雖有其軟弱的一面,但他的服事,卻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就叫基督的香氣從他而顯揚散發。

天之於我們也同樣,我們是與神為敵的,只因祂的憐憫,基督的大愛,叫我們被服,歸於基督了。而同時我們也是在這得勝的行列中,聯於基督的得勝將士,因著基督以誇勝,得著榮耀。再,我們從主也得著一個職分,就是為顯揚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按我們的景況,我們確是軟弱的,但我們若靠著基督,主面前作誠實服事主的人,也就要叫基督的香氣從我們而發出,出這服事的能力,叫人看見,這樣的職事能當得起呢,是的,不是我們,乃是神的恩惠,是基督的得勝,叫我們有份於這叫主得榮耀職事。願主恩待我們,使我們更多認自己,在我們的軟弱中的能力,基督的得勝,這是我們得主喜悅的路。

2016年2月21日:黃漢先 〈要得主的喜悅「二」(2)〉

點擊聆聽或下載

由於哥林多的信徒因保羅在這後書之前,所寫的信(2:4)而痛悔了,提多把這好消息帶給了保羅(7:6-7),他因此就在馬其頓寫了這後書勸勉他們。同時,也因著還有少數人仍拒絕悔改,且抗拒他的職分與所傳的福音,保羅為此亦在這信中辯明。然而細讀內文,我們卻更看見保羅是藉這信把他自己敞開,讓我們看見他在神面前,在基督裏事奉的道路,他的行事為人,如何像他所說的: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保羅的生活與事奉,我們曾看過他所說的:「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早上我們再看他所說的另一句話:「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一、榮耀的神神的榮耀:

我們的神乃是榮耀的神(參詩29:3,106:20,徒7:2)。但甚麼叫神的榮耀?經上讓我們看見,神的榮耀就是神的自己。那一天在西乃曠野,摩西求神向他顯出祂的榮耀,神回答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然後就把摩西放在磐石穴中,當祂的榮耀經過後,摩西舉目只看見神的背(出33:18-23)。所以當神降臨在西乃山上,經上說神的榮耀降在山上(出24:16-17)。神的榮耀也說明神的同在(參結10:18,11:22-23,撒上4:21-22)。再者,當會幕與聖殿按著神的心意建造完成了,神的榮耀就充滿其中(參出40:33-35,代下7:1-2),因為神看這為美,神的心滿意了。換言之,神的榮耀也表明神的滿足。榮耀的神不只把祂的榮耀充滿宇宙(詩19:1),祂也為著祂的榮耀而造人(賽43:7),要叫人彰顯祂的榮耀,所以在一切受造之物中,只有人按著神的形像樣式而被造。可惜人因著犯罪而虧缺了神的榮耀(羅3:23),使神的榮耀不能從人得彰顯。但感謝神,因神的旨意絕不改變,所以到了時候,神就差祂的兒子來到世間。我們的主在地上為人子,祂全然叫神得著榮耀(約12:28)。祂不只叫神從祂得榮耀,也把我們救贖並帶進榮耀裏(來2:10),叫我們得榮耀(羅8:30),得祂榮耀的生命,因此,今天我們在地上的生活理當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二、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我們如何像保羅在此所說的,叫神因我們得榮耀?說這話之前,保羅回應哥林多人。因他們以保羅曾說要到他們那裏,再往馬其頓,然後回到他們那裏而到猶太,然而卻沒有如所說的先往他們那裏去就直接到馬其頓,就認為保羅是個忽是忽非的人,甚至攻擊他所傳的道也必是似是而非的,怎可信從呢。因此這問題變得相當的嚴重。這不僅是保羅個人的問題,更是牽涉到保羅所傳的耶穌基督的福音。因此保羅在這信中向他們解釋(15-17)。事實保羅的改變是為愛他們,寬容他們(23)。可惜這些哥林多人不但沒有悔改的心,反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歸到保羅身上。由於牽涉到基督的福音,所以保羅必須更清晰的給他們看見,我們的神是不改變的,他所傳所信的福音,乃永遠是「是的」,沒有似是而非。保羅說:「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總沒有是而又非的,在祂只有一是」。感謝神,在祂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雅 1:17)。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 13:8)。這正是我們所得的救恩,更是保羅所傳的。從保羅蒙召開始,至此他絲毫沒有改變,沒有為得人而把神的要求降低或用甚麼方法去吸引人。可惜,今天有些人在這信仰的道上妥協,為討人的喜歡、為得人,美其名新亮光而謬解神的道,改變福音的內容。也有以花樣、方法作招徠,雖似成功卻把人誤倒。悲者爭相效尤卻不少。我們如何能得主的喜悅?除非我們站穩在福音的真道上,持定我們的所信,並傳此福音。否則無法叫神因我們得榮耀,得主的喜悅。

再者,保羅說:「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所以藉著祂也都是實在的(實在:原文作阿們),叫神因我們得榮耀」。全本聖經,充滿了神的應許。有人說:在聖經裏神的應許有三萬二千個。也許是的,因為神的應許實在是多的,不論是屬靈的需要或是屬世的需要、身體、靈裏、個人、團體,各種的需要,可以說任何我們在地上的需要,神都給我們應許。這些的應許怎樣?感謝主「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意思就是說:無論神有甚麼應許,那些應許都是集中在基督的身上;都是基督。例如,創世記第三章十五節神說:「女人的後裔和蛇的後裔,要彼此為仇,女人的後裔要傷蛇的頭,蛇要咬傷他的腳跟」。這是第一個拯救的應許。在那裏成就?在基督(加4:4-5)。又如,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萬國都要因你的後裔得福」(創22:18)。這後裔是誰?以撒嗎?不!加拉太書給我們指出,所應許的就是基督(3:16)。神一切的應許都在基督裏,藉著祂都是實在(阿們)的。

「阿們」,這不是我們禱告的結束語,也不是在聚會中的反應語。自然,我們向父禱告,應奉主耶穌的名,應「阿們」。「阿們」這字是譯音,它的意思是「真實」或「實在的」。我們的神稱為「阿們的神」,中文聖經裏翻作「真實的神」(賽65:16)。啟示錄三章十四節提到主的名字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這字用在神身上,意思「就是如此」。中文聖經翻作真實、可靠、可信。因為神說了,就必成就。而用在我們,乃「但願如此」或有作「誠心所願」的意思。為甚麼說藉著祂都是「阿們」呢!意思不但神所有的應許都是祂;並且也是藉著祂來完成的。感謝神!神在基督裏賜我們應許,並在基督裏成就祂所應許的,叫我們經歷祂的信實,祂的實在。所以如果我們在生活事奉中,能找著神的應許,以信心活在祂的應許中,更多經歷祂,神就要因我們得榮耀。這正是亞伯拉罕的經歷,經上說:「亞伯拉罕信神,神就以他為義」(羅4:3)。

保羅此信讓哥林多教會看見,如果他們真認識神,真知道他們所接受的福音,救恩的實在,他們就不致生疑。的確,就是對神的僕人也是一樣。不錯,神的僕人是人,會有錯誤,他們自當儆醒,顯出信實的生活,但卻並不代表人可以憑己意而評論之。相反,神的福音,神的道既藉著祂的僕人傳講,服事祂的教會,我們從玆而得恩典,就當存感謝與相信、接納之心。

感謝主,雖然我們是軟弱的,但聖靈在此給我們看見,神在基督裏作我們的堅固,且賜下聖靈在我們心裏,作祂為我們所預備的一切的保證。保羅說:「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祂又用印印了我們,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但願我們靠著聖靈,持定在基督裏我們之所信,並神在基督裏的應許,以使我們能活出在基督裏信的生活,好讓別人在我們的所傳所服事裏得認識基督的福音,叫神因我們得榮耀。

2016年1月17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二」(1)〉

點擊聆聽或下載

負責弟兄們定了今年仍以「;要得主的喜悅」作為這一年教會在屬靈上所學習的方向。為此,我就還要按這主題,繼續與弟兄姊妹交通。在等候主的話時,心裏覺得要回到這句話的出處,所以,主若願意,往前我們就從哥林多後書裏來思想,一同從主的話裏來領受主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哥林多教會與前後書:

經上所記讓我們看見,主不只藉著保羅建立了在哥林多的教會,也藉著他給這教會有相當的服事。在第二次外出傳道,保羅到了哥林多。他熱切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雖然遭猶太人抗拒並毀謗,但感謝神,那管會堂的「基利司布」一家,和許多哥林多人卻在神的憐憫裏都信了主。夜間神在異象中也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在這城裏我有許多的百姓,應許與他同在。所以保羅就在那裏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將神的道教導他們。這些蒙恩信主的哥林多信徒,他們也有極美的生命改變的表現(林前6:9-11),神又賜給他們各樣的恩賜。可是到了保羅第三次出外傳道,不過相距幾年,哥林多教會的光景,就已叫保羅心裏難過了。有人把消息帶到以弗所,為此保羅就寫了我們所見的這卷哥林多前書。

保羅為甚麼寫這後書?事實他一共寫了四封信給哥林多教會(林前5:9,林後2:1-4),只是有兩封可能遺失了。由於這後書之前的流淚的信,哥林多人痛悔了,他們戰兢恐懼,對付罪惡。提多把這好消息帶到正在馬其頓的保羅,使得保羅心中喜樂。他因此寫了這後書勸勉他們。但同時,也因著還有少數的人,仍在罪中拒絕悔改,且反抗保羅職分。故此,在書信中他也辯明自己從神所得的職分。所以有人認為這信乃是保羅為自己的職分與行程改變的辯明。然而細讀內文,我們就看見這並非保羅寫這信的真正原因。事實,保羅是藉這信把他自己敞開,擺在聖徒面前。所以也有人說,這是保羅的自傳。但這自傳保羅卻不是為給我們述說他的家世生平,乃是讓我們看見他在神面前,在基督裏的生命,叫我們看見他在基督裏是如何的為人。哪,保羅在神面前是如何的一個人?

二、一個要得主喜悅的人:

保羅在神面前的生活為人,就正如他自己所說的: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都是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我們若把哥林多前後書個作對比,就必看見一個不討主喜悅的教會,和一個要得主喜悅的人。在哥林多前書,我們看見種種不討主喜悅之事,肉體的表現:結黨分爭;淫亂不潔;彼此相告;對屬靈事模糊不清。但在這哥林多後書,我們卻聞到基督韾香之氣,看見一個不傳自己;廉潔真實;心胸寬宏;不憑血氣…,真理清晰,明白神旨意的人。所以如此,分別正在於,要得主的喜悅,與不愛討主喜悅。

三、不靠我們自己只靠神:

在這第一章裏,我們所讀過的經文給我們看見,保羅說:「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這話正說出他要得主喜悅的生活。「不靠自己,只靠神」。語句說來容易,但有多少人能如此的?按著神的旨意,祂對所造的人,要的就是叫人倚靠祂,靠祂而活。所以當祂把人造在地上,就把人放在伊甸園裏,且把人帶到園當中的生命樹與分別善惡樹面前,對亞當說,園當中所有樹上的果子,你都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明顯地,在所有樹裏神特要人注意並去吃的,乃是生命樹上的果子。這生命樹的果子,三章22節說「吃了就永遠活著」。這豈不正表明神的生命麼?除了神的生命,有何生命是永遠活著的?顯然神的目的,不只給人生命,祂更要人接受祂的生命,以祂的生命而活。可惜,亞當不明白神的心意,結果不但沒有得著生命樹的果子,反倒違背了神的命令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從此,人不只與神遠離,落在死亡的權勢裏,並且人就在自己裏,靠自己而活。不錯,因著人犯罪,地也受了咒詛,人必須勞苦才能得著地裏的出產以餬口,必須盡本分工作努力,但這並不代表人就可以不需要神,不必倚靠神。就如一個農夫,他當撒種,澆灌,然而所栽種的能生長起來,並不全因著農夫的努力。保羅說:栽種了,澆灌了,但惟有神叫它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甚麼,澆灌的也算不得甚麼,只在乎叫它生長的神(林前3:6-7)。詩篇127:1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故然人有責任栽種澆灌,建造看守,但成就一切,使之生長的,仍必須倚靠神。是神降下甘霖,看顧大地,生命才能長成。這正是我們當注意的,是我們在生活與事奉上所當學的功課。要得主的喜悅,就必須學習作個不靠自己,只靠神的人。可是,我們就是常在這功課上失敗,只靠自己,靠自己的聰明。一直到神把我們帶到絕地,才懂得回轉而倚靠祂。

保羅說: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的。這話一面故然說出神的大能,但另一面也讓我們看見,要經歷神的能力,經歷祂叫死人復活的大能,除非先進到死地,沒有死就不會有復活。保羅說:我們從前在亞細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叫我們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神。這所指可能就是他在以弗所的日子的經歷,但在此清楚給我們看見,如果不是到了斷地自己是必死的,人就不可能不靠自己而倚靠神。所以神才常把人帶到絕望,死地,叫人在盡頭裏經歷祂。這也是亞伯拉罕的經歷,他將近百歲,夫妻到了全無生育能力,神才叫他生下以撒,使他認識神,信神是那叫死人復活的(羅4:17)。神百姓只有到了連活命的指望也沒有了,呼求神,就才經歷神大能的拯救,得從埃及為奴之地出來。再者,保羅所以如此堅定的信靠神,他說:祂曾救我們脫離那極大的死亡。他過去就是這樣的經歷神,所以現在他也相信神在他所處的患難中仍要救他,並且在往後的日子裏,他仍要仰望神的拯救,因此他說,我們指望祂將來還要救我們。

今天,我們若要得主的喜悅,我們就必須學習這樣的功課,不靠自己的聰明,不靠自己,只靠神的恩惠,靠叫死人復活的神。並且每一天,每一時刻的學習,這才使我們能經歷祂的能力,祂的信實。是的,我們都是軟弱的,保羅說: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願借用這話,作為我們的提醒,彼此代禱,以使我們能在這往前,在等候主回來的日子裏,時常學習作個「不靠自己,只靠神」的人,以得主的喜悅。

2015年11月22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八)〉

一、主所啟示祂之喜悅:

我們都已知道「要得主的喜悅」這話乃出自聖靈藉保羅在哥林多後書五章裏所說的:「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9)。過去這一年裏,我們聽過了多次主的話,是否已立下這志向?我們不只當有這志向,保羅在以弗所書五章裏告訴我們,我們也必須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10)。甚麼是主所喜悅的?在這題目上,主給我的引導是與弟兄姊妹從馬太福音十六至十八章主的話裏來領悟。感謝主,主的話讓我們看見,祂的心所喜悅乃是人認識祂的所是與祂的所作,並祂終極所要建立所要得著的。人怎能認識祂所喜悅的?乃在於神與主自己的啟示,所以當彼得從神得了啟示認識主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主接著也將祂要建造教會啟示他。又把他和雅各、約翰帶到高山上,將祂的國顯示在他們眼前。主不只將祂自己,祂的心意啟示人,祂同時也把人帶進祂的啟示裏,將這進入祂所啟示之實際的路擺在我們面前。

二、主所行乃父喜悅的路:

甚麼是進入主所啟示之實際,進入得祂喜悅的路?這路乃是十字架的路,就是十字架。當彼得從神得了啟示,接著主對他指出祂要建造祂的教會,經上說:「從此,耶穌才指示門徒,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接著又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24)。

在往耶路撒冷的路上,主三次對門徒說到祂要被釘十字架(十六21,十七22-23,廿十17-19);也一再對門徒說,若要跟從主,就當捨已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按時間說主的話給門徒看見,祂在地上的日子不多了。但另一面,他要門徒們認識,要跟從主,要得主的喜悅,十字架的路是必須的,就正如祂要得父的喜悅一樣。無疑,以主為人子的一生而言,祂在地上的生活行事,是已叫父喜悅了,但就著父所交付祂的,祂還必須走上這十字架的道路,還必須喝這苦杯,上十字架。所以我們看見,在主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後,祂向父禱告說:「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經上說:「當時就有聲音從天上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約十二28)。主在地上的確叫父的名得著了榮耀,得父的喜悅,所以在那變化山上,主若要回到祂與父的榮耀裏去,就可立即回去了,因為祂的一生實在已滿足了父的心。但是為完成父的旨意,叫父再得榮耀,祂就必須往耶路撒冷,走上這十字架的路。雖然這條路是痛苦的,但我們的主卻甘心接受這苦杯,只照父的意思而捨下自己的意思(路廿二42)。

再者,主的確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然而祂怎樣顯出祂為神的兒子,為基督的事實?羅馬書給我們看見,祂是「因從死裏復活,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一4)。換言之,祂是經歷了十字架而顯出了祂為神的兒子。腓立比書二章裏給我們看見,祂被父神升為至高,被立為主為基督,也是這樣。正因著祂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三、進入得主喜悅的路:

主為甚麼要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一面這正是主的道路,所以凡要跟從的人也就必須與主同走一路。而另一面,主深知道如果我們不肯捨棄自己,我們的己沒有被對付,我們就無法明白神的旨意,神的旨意也不能成就在我們身上。且看彼得雖蒙恩典得著主在天上的父和主自己的啟示,得以認識主,並主所要建造的,然而他真的是認識了嗎?顯然沒有,所以當主指示他,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彼得隨即就拉著主勸祂不能上去。這當然是出於好意,然而這是出於他的己的好意,因此撒旦得著了機會。所以主斥責那背後的惡者說:「撒旦退我後面去,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撒旦正

是要人體貼自己,體貼人的意思,拒絕神的旨意。所以人的己若不被對付,不把己捨棄,人就不可能順服神的旨意。

主說:「你的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們都曉得,彼得這名字意思是小石塊,這一塊小石頭怎樣能被建造在基督這磐石上?怎樣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二4-5)?當所羅門照著他父親大衛從神而得的藍圖建造聖殿,經上給我們看見,這用石建成的殿(當然這殿也用木,還有金子),都按著指定的尺寸由山中的石頭鑿成,然後運到要建殿的所在,把這許多的石頭造成神的殿(參王上五17,六-七,九)。這些石頭並不是隨它原來各種各式的樣子,乃必須細鑿達至藍圖要求的尺寸始能被配合作成那殿。今天就著我們的天然,我們的己各有各式,除非我們的己被對付,被鑿成主所要求的樣式,否則在基督這磐石、根基上,我們就只能是一塊石頭,無法聯合於別的石頭上,使教會得建造。我們的己就成了教會建造、神旨意的攔阻。今天地上教會的光景,為甚麼彼此不能相合?正因著我們各人都有那牢不可破的己,然而即便我們的己,有多麼的才幹本領,甚至能賺得全世界,但在神面前,這魂、己的生命卻喪失了,半點也沒有真實的益處,沒有永恒的價值。除非我們甘心讓十字架對付掉我們己的生命,否則我們的生命就不能得著拯救,因為主說凡要救自己的生命必喪掉生命,凡為著主而喪掉生命的卻要得著生命。

再者,主的國如何得顯出?彼得的主張必須被對付;只因他的己喜歡替主出主意,所以才需要被主吩咐到海邊去釣魚,對付那沒有以主為主,和那不能忍耐的功課。主的話說,天國是努力(強暴)的人才能進去的(太十一12),只有對自己強暴的人才能進去,像主的話所說的,若一隻手或是一隻腳叫你跌倒,就砍下來,厲害的對付。只有當我們的己被對付了,我們才能對弟兄顯出愛心,才懂得彼此饒恕,彼此接納,才能自己謙卑,回轉像小孩子,不致彼此爭論誰為大。這正是主要門徒們所學的功課,也是今天我們要得主的喜悅所當學的功課。願主賜我們「要得主的喜悅」的心志,且因明白主所喜悅的,就將自己奉獻在主手中,並且甘心接受主在環境上的每個安排,學習捨己、背十字架的功課跟從主。讓我們每一個都作個滿足主心意,真得主的喜悅的人。願主恩待我們。

2015年10月18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七)〉

這段經文所記載的,仍是發生在加利利的迦百農。門徒前來問耶穌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他們為何問主這問題?

一、門徒一路上所爭議:

馬可福音讓我們看見,從往這加利利的路上,門徒在路上就一直在爭議誰為大。這樣的爭議,想必因主說:「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然後又帶了彼得、雅各、約翰離開他們上了高山上。所以當他們從山上下來,在山下的門徒就都想知道在山上是否發生何事,諒彼得他們因主的吩咐(17:9)必欲言又止,使得其他的門徒更感疑惑,心中議論,會否主已安排他們三人在主得國的時候的位置?若是,我們如何?有何位分?所以他們各人心裏議論,也彼此爭議。這樣的爭論,甚至到主快要上十字架前,還沒有停止,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約翰,甚至把他們的母親也請出來幫忙(太20:20 – 28)。主當然知道他們所議論的,所以進了迦百農的房子,就問他們說,你們在路上爭議的是甚麼?因主這一問,他們只好回答,對主說:「天國裏誰是最大的?」不要以為只有這些門徒如此。按我們的天性,誰不會如此的爭議?人都盼望能出人頭地,能在別上之上,即便在神的家中亦然。然而主的回答如何?

二、天國裏誰為最大呢:

感謝主,祂雖然知道門徒的心,也聽了他們的問題,但並沒有責備他們。因為主實在認識他們的景況。而事實有一天到復興的時候,當主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他們也要與主一同坐在十二個寶座,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太19:28),這是主所應許,主所賜予他們的。只是如今,他們卻必須認識天國並不是像他們心思所想的。人若以天然,以屬地的觀念來想明白屬天的事,就必如這些門徒一樣。主聽了他們的問題,就領了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馬可記載說,又抱起他來(9:36)。這是誰的小孩子?有人以為是彼得的孩子,因為是在他的家,但經上並沒有言明,所以我們不知道,自然是誰家的孩子並不重要,主的目的是以這小孩子給予門徒們作個實物的教材,給他們教導。主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主要他們看見,能否進到天國,這比在天國裏誰為大更重要。甚麼人能進到天國?主說,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能進天國。甚麼是小孩子?像這樣能走到主面前,又可以被抱在主身上的,可想自然是個天真的孩童,是仍不懂得為自己爭取甚麼的小朋友。人越大就越盼望能駕御別人,在別人頭上,就越想為大的。但這樣的小孩子就只會對大人對父母依賴。這正是主要門徒認識的,越想要作大,就必須先放下自己。在同樣的爭論裏,主對他們說:「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僕人」(20:26-27)。因此,主接著說:「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現在我們就看見,誰是最大的?可以說,每一個都是最大的,反過來說,沒有一個是最大的。因為在天國裏的都是小孩子。在另一個場合裏,主說:「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興起來大過施洗約翰,然而在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11:11)。這正是人在天國裏的景況,換言之,在天國裏每個人都是一樣。人不必爭論誰為大。反之,我們必須對付掉這出於我們天然的思想,我們必須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然而誰能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回轉變成」查原文字意,這乃是被動式的動詞,換言之,不是我們自己能回轉變成,乃是主的工作。我們的主祂是天國的君王,是國度的中心,祂才是最大的,然而祂卻降卑自己來成為人,成為奴僕,祂心裏柔和謙卑。這也正是祂所要我們看見,並要在我們身上所作的。

三、不要絆倒一個小子:

主進一步說:「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小孩子與小子,字雖不同,但意義一樣。主說凡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祂。這給我們看見,每一個小孩子,信主的小子,都是屬於主的。他們所需要的是扶持,被接納。只是可惜人常看不起像這樣的人,但如果我們真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我們就能接納主所說的小孩子。就不致叫他絆跌。門徒們就是沒有看見自己在天國中都是一樣的小孩子,小子,所以就一直爭論誰為大,這樣的爭論,結果是叫自己絆跌,也叫別人被絆倒了。且看當雅各、約翰把他們的母親也拉來助陣的時候,他們的同伴反應如何?經上說:「那十個門徒聽見,就惱怒他們弟兄二人」( 20;24)。換言之,他們被這弟兄二人絆倒了,也以他們二人為絆腳石。主告訴我們,當提防作個絆倒別人的人,並當對付掉這樣的事,不容它一再發生。雖然在這世界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這並非說人沒有責任。在神的家中,主說: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沉在深海裏。又說:倘若你一隻手,或是一隻腳,…一隻眼,叫你跌倒,就砍下來…剜出來丟掉…。不只如此,主接著說: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我告訴你們,他們的使者在天上常見我天父的面。感謝主,我們這些屬主的人,在父是何等的寶貴。因此,我們所當顯出的生活,乃是彼此接納,扶持,總不叫別人因我們而絆跌。再者,我們都是主所拯救,所尋回的。主說:人子來為要拯救失喪的人。即便我們不過像那牧人那一百隻羊中所失去的一隻,但主卻仍尋找拯救我們,因為主說,父不願意這小子裏失喪一個。這是神何等的大愛。這也正是主的國。

主不只喜悅人認識祂,認識祂的教會,也認識祂的國度。彼得蒙父的啟示得認識主為永生神的兒子,主就進一步藉著那收稅的事,使他更具體進入對祂的認識中。祂啟示祂所要建造的教會,也進一步叫他們認識教會的實際,如何在地上的教會生活,經歷主予教會的權柄,並在肢體中顯出愛的生活,挽回弟兄與寬恕。同樣地,當祂把祂榮耀的國度向門徒顯出來,祂也要他們認識祂國度的實際。教會在地上就是天國實際的顯出。我們不只當認識主是主,聽從祂。同時也該看見,在祂的國裏我們各人的地位,謙卑自己如小孩子;彼此接納。也當注意不叫自己絆跌,或別人因我們而絆倒。體會天父的心,以得主的喜悅。願主恩待我們,幫助我們。

2015年9月20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六)〉

這段經文所記,是主耶穌和門徒們還在加利利境內,於迦百農的時候,對門徒們所說的話。對照十六章所記,明顯主是要把門徒們帶進祂對彼得所說的:「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她。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的實際。

一、教會啟示與實行:

在十六章和這章裏雖然主都說到教會,但顯然二者重點、意義不同。前者主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18),這是主把祂的心意向屬祂的人打開。是啟示,是屬宇宙性的。讓我們看見教會乃是出於主,是主所建造,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的。感謝主,我們各人蒙恩,也如同「彼得」這(一塊出於大磐石的)小石塊,一同被建造在這磐石上(參彼前2:4-5)。這教會也是與天相連的(19),並且是陰間權勢所不能勝過的。自然主的話也讓我們看見,撒旦、陰府的權勢,是天天要對付這主所建造的教會,只是感謝主,牠不能勝過她,因為教會是穩建於主的這磐石上。來到十八章這裏,主說到教會,雖然同樣說到,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但所指是屬地方性的。因為事情是可以告訴教會的,教會是能聽的。並且主說:「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

雖然因著主的得勝,陰府的權勢是不能勝過教會,但這在地上的教會,卻無時無刻需要防備撒旦的詭計,同時在教會長大的過程中,也有必須面對與學習的功課,使能得主的喜悅。

二、教會生活的實際:

在這裏主的話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當然這也包括姊妹在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包括在神的家,得罪與被得罪是顯然易見。就如主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7)。在相處之中,彼此越是靠近,就越容易發生磨擦,絆倒別人或被絆倒;得罪別人或被得罪。自然這並不表示,我們因為這樣就不與弟兄姊妹相交,往來。這不是正確的想法或態度,我們從主所得的生命乃是交通的生命,所以我們是理當彼此相交的(約壹1:3)。然而在肢體的相處裏,確難免也會產生得罪的事。為甚麼會有這樣的事發生?這一面是因著我們雖然蒙恩,但我們的舊天性仍在我們裏面。不錯,藉著受浸,我們的舊人是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了(羅6:3-6),我們的生活是理當脫去舊人,穿上新人,活出在基督裏新人的樣式(弗4:20-24)。但就著我們主觀的經歷言,我們卻仍時常活在舊人的生活中,受著老亞當天性所支配,所以得罪或被得罪的事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而另一面,撒旦也是無時無刻的要對付神的教會,在基督身體中製做難處問題,以破壞神的兒女間的相處,破壞主的見證。而在這樣的事上,我們當如何處之?

主說:「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不是把這弟兄的錯到處散播,而是你個人親自去告訴他。「指出他的錯來」,是實在他有這樣的情形;而你去指出他的錯,是為著愛你的弟兄,怕你、怕神的家失去這弟兄。換言之,這弟兄的錯不是僅你和他個人的問題,更是因此會影響到他在神面前的關係,叫他在神面前受虧損的。為著這原故,你去指出他的錯來。如果這弟兄的得罪你,不過僅叫你個人受虧損,哪,我們應當的就是赦免,饒恕。這就是主對彼得的問題的回答。那一天彼得對主說:「主阿!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幾次呢?到七次可以麼?」對彼得來說,饒恕一個得罪他的弟兄七次已很不得了了。的確,就我們的本性,這樣的饒恕,實非易事。然而主回答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七七四十九,以數字言,四百九十次。這真是一個不得了的饒恕。但是主的話並不在數字的多少,在聖經裏七乃是完全的數字,是完全的意思,主的話意思乃是完全的赦免、饒恕。完全的赦免、饒恕,豈能之?是的,就著我們的本性言,實在是不可能。然而主給我們看見,如果我們認識自己,認識我們對主的虧欠,經歷祂的赦免,哪,在主的大恩中,我們也就應當這樣待我們的弟兄。所以接著主就說了23-34節的故事。這個人欠他主人一千萬銀子,無力償還,窮一生賣田賣地賣一切也還不起,他到主人面前哀求將來還清,他實在還不認識自己的無能。但他的主人竟動了慈心,免了他的債,這是何等的恩典。然而沒有想到這個得著主人那麼大恩典的,從主人家才出來,在路上遇見一個欠他十兩銀子的朋友,他要這朋友還錢,這朋友向他哀求寬容些時候,他竟掐著朋友的喉嚨,且把他送到官府下在監裏。難怪他的眾同伴看不過,而去他主人面前告他,他主人當然把他交給掌刑的。我們若看見自己是如何的虧欠主,我們的光景是如何的可憐,看見主待我們的恩典,哪!我們又豈能不赦免我們的弟兄?

但是,若那得罪我們的弟兄,他的錯是叫他在神面前受虧損的,則我們為著愛弟兄的原故,我們當去指出他的錯來。若是他不聽勸,就去另找一兩個弟兄再去,自然這一兩個是在屬靈上有學習,有份量的。若這人仍不聽勸,再告訴教會,也就是教會中作負責的弟兄。假若他還是不肯聽勸,主說,就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甚麼意思?把他革除出去?不!乃是以他為未得救的人一樣而待之,我們如何待未得救的朋友?豈不以愛待之盼望他能早日悔改得救嗎?所以接著主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我又告訴你們,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甚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因為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主的話所針對的就是對這得罪的事,對這樣的弟兄。教會;兩三個人站在教會的地位上,同心合意的禱告,求主捆綁仇敵的工作,叫這弟兄得釋放。這是教會生活裏所當學習,當行之事。

主不只啟示祂的教會,祂更要我們活出教會的實際,教會在主裏面是得勝的,陰間的權勢絕不能勝過她,但我們在教會生活中,能實際的經歷主的話,經歷教會的能力,卻是在於我們如何在肢體間活出教會的實際,來得主的喜悅。

2015年7月19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五)〉

聖靈藉保羅所說的話,讓我們看見,要得主的喜悅,心志乃重要的關鍵(林後5:9)。同時我們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弗5:10)。何為主所喜悅的?從福音書裏我們看見,主所喜悅的乃是人對祂和祂心意的認識。但人如何能以認識主並祂的心意,非因人的智慧,乃在於父和主自己的啟示(太16:12-17:8)。然而即便得著了啟示,是否就對主和祂的心意,有真實的認識?明顯還需要經歷試驗,為此,從那高山上下來,主一面再向門徒重述祂將交在人手裏,被殺、復活,只是門徒因不明白而大大憂愁。另一面也藉環境顯明他們的光景,特別是那得著了啟示的彼得,叫他好進入所得啟示的實際。

一、迦百農遇收丁稅者:

在不久就往耶路撒冷去的路上,主和門徒到了加利利境內,靠近海邊,在西有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的一座城迦百農(太4:13,路4:31)。可能在彼得的家,因他的家就在迦百農(太8:5,14)。有收丁稅的人來見彼得說,你們的先生不納丁稅麼?為何在這裏會出現這事?這一面自有主的管理,但就地域言,這迦百農當時乃處於希律安提帕管治區的邊境,從該處沿岸向東過約但河,就是希律腓力的分封地,所以設有稅關收取出入境稅。門徒中的馬太(又名利未),就是在這裏的稅關上蒙召跟隨主的 (太9:9,可2:1,13-14)。這迦百農也主常到之處,經上說,祂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裡 (太4:13);祂也在安息日進入迦百農的會堂教訓人(可1:21)。在那裏主亦行過不少的神蹟,其中如:治好百夫長的僕人;西門的岳母(太8:5-15);在會堂裏醫治枯乾了一隻手的人(太12:9-21);叫管會堂的睚魯的女兒復活;患血漏的女人得治(可5:25-43);開兩個瞎子的眼;趕出啞吧身上的鬼,使他能說話(太9:27-34);並叫許多患病者得治;被鬼附的得釋放(太8:14-17)等。主也稱這地方為自己的城(太9:1)。所以那收丁稅的知道主又到那裏,就趁此到彼得的家來,向彼得提出這問題。為甚麼提出這問題?難道主會不納丁稅,或未曾納過嗎?所以有人認為這是那些收丁稅的人對主的刁難,也有人認為他們把主看作屬愛色尼派的猶太人,是對丁稅有不同看法的。亦可能還有別的原因。所以彼得被這樣一問,因這些人的話被激動了,因此不加思索的就回應說:「納」。他沒有想到自己口袋裏沒有錢,(相信彼得身上若有錢,必已掏出來為他的夫子和自己繳付了)。也沒有料到主沒有錢。他實在幾乎叫主為難了。我們豈不也常如此嗎?沒有想到自己一窮二白,卻還憑己意替主作主張,以為幫主的忙卻給主添麻煩,還要替我們解決難處。那一天若不是主,彼得可真要從前面進後門逃了。

二、西門你的意思如何:

進到房子裏,彼得還沒有開口,主就先對他說:「西門,你的意思如何?」前者,在彼得蒙神的啟示後,主稱他作西門巴約拿,接著又對他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現在主又稱他作西門。「彼得」此名意思是石頭,而「西門」意思就是聽或聽者,「巴約拿」乃約拿的兒子。主說,西門巴約拿,藉這稱呼,主叫彼得聽著,他雖然不過是約拿的兒子,一個平凡人,卻蒙神啟示祂兒子之福。繼而稱他彼得,乃給他看見,現在他為小石頭,主卻要把他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現在主又稱呼他為西門,顯然,要他聽著,思想他是否真的聽見。他曾得著父神的啟示,認識他的夫子為基督,為永生神的兒子,也在那高山上聽見父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但是否真的聽進心裏去?明顯的,到了山下就已忘記了,所以隨己意就回應那收丁稅之人的問題。主對他說:「你的意思如何?世上的君王向誰徵收關稅、丁稅,是向自己的兒子呢,是向外人呢?」收丁稅的那「丁稅」原文( Didrachmas )指聖殿稅。這是沿於摩西的律法,神吩咐所有的百姓,二十歲以上的都得交半舍客勒銀子,作為生命的贖價,作為會幕的使用(出30:11-16)。至約阿施作猶大王,此銀就作為聖殿修葺之用(王下12:4-6)。每個敬虔的猶太人都會遵守這規定而繳付此丁稅。而主所說的「丁稅」乃(ken’sos)指人頭稅,主用此世上君王所徵收的關稅,人頭稅為例,為叫彼得看見主在這聖殿稅上,祂為父的兒子本就不需繳付。所以彼得回答說,是向外人,主就說,既是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事實,主在潔淨聖殿時,已清楚讓人看見,這殿乃祂父的(約2:13-17)。彼得若還記得,若真認識他的夫子為永生神的兒子,就豈會對收丁稅的作那樣的回答?他若真聽進神的話,就豈會為主自作主張而不是先聽主,問主?今天,我們若真認識主,我們在生活與事奉上,就必作一個聽者,聽主話的人,而不是憑己意替主說話,一個真認識主的,只有就是先聽主,先尋求主的意思才行事。這才是主所喜悅的。

三、往海邊釣魚的對付:

主雖然說「既是如此,兒子就可以免稅了」,但祂還是體貼人的軟弱,因此,就對彼得說,但恐怕絆倒他們(小字),你且往海邊去釣魚,把先釣上來的魚拿起來,開了他的口,必得一塊錢,可以拿去給他們,作你我的稅銀。主的吩咐一面為彼得解決了難題,但另一面,也給彼得學了一個一生難忘的功課,藉此叫他的己受對付。彼得是個打魚老手,蒙召時就是在打魚、網魚的。.但那一天,主著他去釣魚(全新約中只此一次提到釣魚)。我們不知道那一天,彼得在海邊多少時候,相信這次的釣魚必是比他平常的打魚辛苦多了。主既要他學功課,對付他的己,就可想他必不會一到海邊,一拋下釣魚竿,魚就立刻被釣上來,相信那一天那魚必游得特別慢。這真叫一個性情衝動,急性子的人夠學了。然而,主正是要這樣的人學功課,叫這樣性格的人的己受對付。前者,主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生命原文是魂。人的魂就是人的己,一個要跟隨主的,若己沒有被對付,仍愛惜他的己,就必不能叫他的己得著拯救,不能照主的旨意行,討主的喜悅。成就神的旨意,建造祂的教會,主如何必需經過十字架,就真認識主並主心意的人,也就同樣地必須照走在主的道路上。

得著啟示認識主,這故然是重要之事,但是否進入這認識主的實際,環境明顯就是我們的考驗,但感謝主,藉著主所量的,卻要叫人在其中學習功課,只有當我們的己經過對付,我們才能進入認識主,認識我們自己的屬靈實際,願主恩待我們,叫我們從彼得這經歷與學習中,學習主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以得主的喜悅。

2015年6月28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四)〉

從保羅在林後五9和弗五10所說的話,讓我們看見,我們若要得主的喜悅,不僅需要有得主喜悅的立志,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哪!甚麼是主所喜悅的?馬太福音十六章給我們看見,主所喜悅正是人對祂的認識,並認識祂的心意。甚麼是主的心意?主的心就是要得著,要建造祂的教會。不僅如此,當祂啟示門徒祂這心意後,接著祂更對他們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可見主的心,不僅盼望人能認識祂的教會,也要人能認識祂的國、神的國度。

一、主喜悅人認識祂的國:

神的國於主是重要的事,祂在地上曾多次提到神的國,並說祂奉差原是為傳神國的福音(可1:12;路4:43),祂也教導門徒為神的國禱告(路11:2),與門徒們談論到神國的事。現在祂更對他們說,有一天祂要降臨在祂的國裏。感謝主,祂將那隱藏在祂的心裏的意念,向那屬祂的人打開。在主的心裏,當然盼望能早日回到祂與父的榮耀裏,所以我們看見,當祂在要上十字架以前,祂向父禱告說:「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約17:5)。但是在這還未回到祂與父的榮耀之前,在還未得著祂的國以先,祂卻將祂的國,並國度裏的榮耀,向祂的門徒啟示,可見主是何等盼望人對祂的國有認識。甚麼是主的國?我們看見,當主說了「‥‥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這話之後,過了六天,路加說約有八天(他是指從主耶穌在該撒利亞腓立比與門徒說話以後,過了六天,到了第八天),祂就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了高山。或問為何只帶這三個門徒?有人以為因為他們是主特別寵愛的。當然他們是主所愛的,但主卻並非偏愛他們。只帶他們三人,這有主的主權,是因為主對他們的認識。因為他們需要有如此的認識與經歷,才能在往後的日子站立得住。如雅各面對希律對教會的逼害,他仍能勇敢為主殉道(徒12:1),又如約翰能度在拔摩海島上的日子,或彼得能勇敢的為主作見證,相信這都與這山上的經歷有關,是主榮耀的景象給予他們能為主站住之力。彼得在他的書信中就明顯提到這山上的故事,明言他是如何親眼看見過主的威榮,聽見那從天上來的聲音(彼後1:16-18)。

當主把他們帶到高山上,主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換言之,主在他們面前顯出了祂的榮耀來。我們都曉得主在地上為人子的日子,祂的容貌,經上的形容乃是:像根出於乾地,無佳形美容;面貌比別人憔悴,形容比世人枯槁(賽52:14 53:2)。這是因為主勞苦的服事所致,並且主也實在把祂的榮耀隱藏起來。但是在這山上,主向門徒一改祂在地上的面容,對他們顯出祂的榮形,神兒子的榮耀。在山下主對門徒說:「站在這裏的,有人在沒嘗死味以前,必看見人子降臨在祂的國裏」,現在主就向這三個門徒顯出祂的榮耀。明顯在此讓我們看見,何謂神的國?神的國就是主榮耀彰顯的所在,或說人能看見主榮耀彰顯的地方就是神的國。這實在是屬血氣的人所不能明白的事,若非主的啟示,誰能曉得神的國就是主榮耀的彰顯,而非一個屬物質的國度?這正是主所要人認識的。感謝神,那一天彼得、約翰、雅各他們親見看見主這威榮,看見主是如此降臨在祂的國裏。主登山變像,正是國度的預像。主所喜悅的就是這國度,所以祂向屬自己的人打開了祂的心意。這也是今天我們所必須認識的。

再者,甚麼是神的國?當主顯出祂的榮耀,經上說,忽然摩西、以利亞也在榮光中顯現,他們同耶穌說話。但希奇的,在這樣的榮光中,三個門徒竟打盹睡著了,當他們清醒過來的時候,就看見摩西、以利亞正要和主耶穌分離,彼得見此情景,立刻說:「主阿!我們在這裏真好。你若願意,我就在這裏搭三座棚,一座為你,一座為摩西,一座為以利亞」。相信他必以為是個好建議,豈不知,他連自己說甚麼也不知道。他正說話,忽然有一朵雲彩遮蓋他們,且有聲音從雲彩裏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當他們從俯伏之地抬起頭來,就只見耶穌一人在那裏。這正是門徒所見神國的景象,也就是主降臨在祂的國裏的景象。換言之,甚麼是神的國?神的國只有的就是主自己,祂就是神國的中心。神的國只有的就是聽主的話,因為祂才是權柄,換言之,祂的國乃顯明祂的權柄的所在,是主掌權的地方。

二、活出主的國度的實際:

主為甚麼要門徒認識祂的國?因為教會與國度乃是分不開的。我們看見主不但提到教會,主同時也提到神國(太16:18)。主如何藉著十字架,死而復活建造祂的教會,祂的國也是因祂在耶路撒冷所成的事,就是祂的去世而建立的。只是教會重在生命的建造,神國重在權柄的順服。我們的主來到世上,祂不只要救贖我們脫離罪,也為建造祂的教會,要把我們帶進祂的教會中,並將我們遷到祂的國裏(西1:13)。實在說,今天教會在地上就應當是神國度的實際彰顯,叫人看見神的國,看見主的榮耀,看見主乃是獨一的,並且只聽祂的話。雖然摩西、以利亞在神的家中盡忠,但他們只是僕人。再者,摩西雖是律法的代表;以利亞是先知的代表,但主耶穌才是律法的總結,也是先知的題目,所以摩西和以利亞都是為著主。故此當主這位兒子顯現的時候,摩西或以利亞都要過去,因為在神的國裏沒有任何人能與神的兒子同列。即便如彼得說把主放在第一,摩西放在第二,以利亞放在第三,也是不可以。因為主是阿拉法,也是俄梅戛,祂是首先的,也是末後的;祂是初,也是終,祂是一切的一切,除了祂以外,再沒有第二位,也再沒有別的權柄。神說:「這是我的愛子,是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祂」。在祂的國裏,人只有的就是聽,就是順服。要得主的喜悅,就必須認識祂的國,認識主的地位,也必須學會聽從主,順服主。然而今天在神的教會中,有多少是如此顯出,使主喜悅?我們在神的家中,所重的是甚麼?是摩西、是以利亞?還是舉目不見一人,只見耶穌?感謝主,主不只啟示祂對教會建造的心意,也讓我們看見祂的國,但願我們真能立定要得主的喜悅的志向,在我們的生活與事奉中,作個尊主為大,順服祂的權柄,聽從祂的話的兒女,叫主的心得滿足。願主恩待我們。

2015年4月19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 (三)〉

我們不僅需要立志得主的喜悅,也需要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因為人若不曉得何為主所喜悅的,就雖有要得主喜悅的心,也只會落在瞎摸或憑己意而行,至終反不得主的喜悅,不為主所承認。這不僅是保羅的經歷,在福音書裏,我們看見主自己說,有一天必有許多人,他們雖奉主名趕鬼,傳道,行異能,但卻不為主所認識(太7;22-23),這實在是個嚴肅的提醒。為此,察驗何為主所喜悅的事,實在是我們所不容忽視。

一、主喜悅人認識祂:

何為主所喜悅的?我們從神的話已看過,神喜愛人認識祂,勝於燔祭(何6:6)。我們的主也是一樣,祂所喜悅的就是人對祂的認識。因此在該撒利亞腓立比,祂才問門徒:「人說我人子是誰?」。當然那些群眾憑外貌(林後5:16)又怎能認識主?然而這些跟隨主的門徒是否就認識主?主接著也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正當門徒也許還在思量,西門彼得回應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是否彼得的聰明?不!主說:「西門巴約拿,你是有福的,因為這不是屬血肉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換言之,若不是神的啟示,就沒有人能真認識主。感謝神,把祂的兒子啟示給人。保羅說:「神樂意將祂的兒子啟示在我心裏」(參加1:16)。今天我們也同樣能蒙如此恩典,但問題在我們是否有渴慕要認識主的心。經上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所以問題不在神,乃在我們。因此,保羅才為我們禱告:求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我們,使我們能真認識祂(參弗1:17)。感謝神,因著天父的啟示,彼得得以認識主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認識祂不只是從神來的,祂就是神,因祂與父原為一,祂也是神的彰顯。祂是基督,是神的受膏者,祂是神所差來為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者。這實在是個極大的認識,是個蒙福的啟示,我們實在要仰望神,把我們帶進這真實的認識中,只有這樣的認識才叫我們的信心能穩固不動搖,能得勝這世界。

二、主喜悅祂的教會: 

當彼得蒙天父啟示,認識主是永生神的兒子,是基督。接著主就對他說:「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她」。在這裏我們看見,當彼得得著了對主認識的啟示,主就啟示予他教會的建造。換言之,只有當人真的認識主,人才能認識教會,人若沒有真認識主,人就無法認識教會,因為教會不只出於基督,教會的建造也在於基督,在於人對神兒子基督的認識。從來沒有一個人可以不認識神兒子基督,而得認識甚麼是教會。而另一方面,我們不只當認識主,認識祂為永生神的兒子,為基督,我們在這基礎上也當認識主所要建造的教會。我們或可這樣說,主為甚麼要門徒對祂有認識?乃是為著祂所接著要說的:「我要建造我的教會」。換言之,主要門徒看見祂心裏所重,所喜悅的是甚麼。主所喜悅的就是人認識祂,同時,也是祂的教會。祂是神的兒子,是父所愛的,祂也是基督,是神所膏且被差遣來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工作的,就是救贖我們,把我們帶進祂的建造裏。所以祂對彼得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試想,在主的話裏,把「你是彼得」這句話拿掉,而只說:「我還告訴你,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並無損主要建造祂的教會的意思。所以顯然主說:「你是彼得」然後說:「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在這磐石上」是具有必須的意義。天主教說,主的話是立彼得為第一任教皇,把教會建造在他的身上。這當然是誤解了主的話。不錯,「彼得」這名字的意思是石頭,但這石頭不過是塊小石頭,並不是這磐石,這磐石乃指主自己。如果教會建造在彼得身上,那教會就必倒無異了,因為一下子彼得就為撒旦所利用,幾乎成了攔阻主完成神旨意的絆腳石了。感謝主,教會乃是建造在主自己這磐石上,所以陰間的權勢不能勝過她。主說你是彼得,主的意思乃是要把這小石頭建造在這大磐石上。有一天彼得是實在看見了,所以他說:「主乃活石,我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彼前2:4-5)。感謝主,這實在是我們所蒙的大恩。保羅說:「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可見主是何等喜悅,何等愛祂的教會。約翰福音15:13節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主愛祂的教會,為得著祂的教會,祂把命都傾倒了,為教會捨了自己。因此,祂接下去告訴祂的門徒說,祂必須上耶路撒冷,在那裏受長老、祭司長、文士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主的話,彼得自然不明白,沒有啟示誰能明白?所以彼得一聽就緊張,就擔憂了,立刻拉著主勸祂說:主阿!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臨到你身上。但主怎樣反應?主轉過身來說:撒旦!退我後面去吧,因為你是絆我腳的,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是的!在人的心思裏,誰盼望看見他的夫子被害?但是神的旨意卻要叫基督在耶路撒冷為得著教會,為建造教會而被殺捨命。因為主若不捨命,教會就不能被建造,教會並不是以金銀木石所建造,也不是建造在人意,在人的構想上,教會乃建造在主的十字架,主的死而復活上。這是主所喜悅的事,主所喜悅、所愛乃是祂的教會。

三、得主喜悅的道路: 

今天我們如何得主的喜悅?認識主乃是得主喜悅的路,而主既愛祂的教會,為教會捨己,這豈不也讓我們看見,我們要得主的喜悅,也正在於我們對主所建造的教會有多少的認識,我們如何對待主所愛的教會嗎?經上記著說:「於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於是」就是接著上文所說的,人若體貼神的意思,就知道主的道路,所以主接著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十字架乃是教會建造的原則,沒有十字架教會就不能被建造。不錯,因著主在十字架上的死並從死就復活,教會是已被建造了,但教會要在地上作主的見證,要在地上建立起來,對於我們這些蒙恩被召跟隨主的人,就當跟隨主捨己背起我們的十字架。然而今天的難處,人雖然說愛教會,但是在教會中卻充滿了人意,肉體,人的自己,所發表,堅持的是自己的意見,規章,作法。所欠的就是肯放下自己,捨棄自己,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世界乃是別人死自己活,但主卻是捨下祂自己叫我們活,捨命建造祂的教會。今天我們若真認識主,若真要得主的喜悅,擺在我前面的道路,就是認識主,並跟隨主,為著主所愛的教會,肯學習靠主放下自己,學習捨己背起十字架,對付己而非對付別人,跟隨主。如此教會才能得以建立,也才能得主的喜悅。願主恩待我們,賜我們如此的心志。

2015年1月4日:黃漢先〈要得主的喜悅(一)〉

感謝主,又賜給我們新的一年,讓我們能在新的日子裏經歷祂新的恩典,並在祂所量的環境中學習新的功課。今年負責的弟兄們,將剛過去冬令會的題目,定為教會這一年的主題,盼望我們能在這「要得主的喜悅」的方向上繼續往前學習。所以在冬令會裏雖然我已交通了三堂,但靠主的恩典,這一年在我所負責的交通裏,仍要與弟兄姊妹按這主題一同從神的話裏來領受並學習。

一、當有志向 

保羅說:「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5:9)。說這話之先,他以帳棚和房屋形容我們這屬血肉的身體,與將來我們復活所要得著榮耀的身體。告訴我們,有一天我們這身體若拆毀了,就要穿上神所造的、在天上永存的榮耀身軀。感謝主,這實在是我們所有蒙恩人的盼望,我們今天在這帳棚裏勞苦嘆息,在死亡的轄制中,所盼望的豈不就是要得著、要穿上那從天上來的房屋,好叫這必死的被生命吞滅嗎?並且我們若離開這身體就與主同在。所以保羅巴不得能早日脫下這地上的帳棚。然而主既然仍叫他在地上生活,他就立了志向,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都要得主的喜悅。他說「我們」,說明這不僅他個人,連他的同工,自然也包括我們在內。我們活在地上的態度、心志,當有的就只是要得主的喜悅!我們的心志是甚麼?新一年我們立了甚麼志向?是為個人的事業?為家庭?兒女?固然,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志向。沒有志向、目標,人就必鬆散,一無所成。如經上所言:沒有目標或方向,人就鬆懈,沒有約束(參箴29:18),可見志向之於我們的重要。

二、保羅的志向 

縱觀保羅一生,他實在是個具雄心大志的人。當年輕、還未蒙恩前,他就已是個有計劃和目標的人。單從他在加拉太書裏所說的:「我又在猶太教中,比我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為我祖宗的遺傳更加熱心」(加1:14)。就可見他的心志。在腓立比書裏他自我介紹說:「我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腓3:5)  給我們看見,他是個正統的希伯來人。雖然生在基利家的大數(徒22:3),這是當時有名的商業、宗教、文化中心地,但在家中卻受著正統的希伯來教育。料他也必像許多傳統的猶太人家庭,五歲開始研讀聖經,六歲進拉比學校,十歲接受口傳律法的訓練,十三歲成為律法之子,然後就進到高等學府受教育,以裝備作個拉比。當他到了耶路撒冷,就受教於當時相當著名的拉比迦瑪列的門下,並且殷勤的學習,志向就是盼望能成為個法利賽人中的法利賽人。所以他不僅嚴守律法,達至無可指摘地步,且按著他祖宗的遺傳熱心,而因著所受的教導,就深以為那拿撒勒人耶穌是猶太教的敵人,是該死的,對於跟隨他的人也應將他們置之死地,他因此向大祭司申領文件,要到大馬色的各會堂裏去,把那些信奉拿撒勒人耶穌者,揖捕帶到耶路撒冷受審。但感謝神,就在他將近大馬色的路上,他蒙恩且被召了。天上的光把他打倒了,他也認識了他一直以為該對付的這拿撒勒人耶穌是主,從此他成為主所用的器皿。他的志向也改變了,現在他的心志就只有要更多認識這位主,並且要如何的討祂喜悅。所以在大馬色之後,經上給我們看見,他就到了亞拉伯的曠野(參加1:15-18),他在那裏多久?三年或少於三年?不能肯定,但讀聖經的人相信,他在那裏與神獨處交通,也必重思舊約,為要認識神的兒子。雖然我們不知道是否在那裏他就全得著了歷世歷代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或被提到三層天上去(林後12:1-4),但顯然他對主有了新且豐富的認識。從亞拉伯的曠野,之後他再回到大馬色,然後上耶路撒冷,過了些日子,又經過該撒利亞就回到大數,以後在主的時間,藉巴拿巴把他再從大數召出來。保羅不只在蒙恩之初就如此立下追求主,以討主喜悅的心志,他一生中在生活與事奉上,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經上讓我們看見:

1.  立志為善:

他「立志為善」(羅馬書7:18)。雖然這經文我們非常熟識,也常以之為我們失敗找藉口,但我們是否注意,保羅說這話,他實在是個曾立定志向為善的人?在他是實在願意認真地如此生活的。所以他說:我行事為人都是憑著良心(參徒23:1)。雖然在經歷上他失敗了,但從失敗中他更認識他的己,也更認識主。

2.  立志敬虔度日:

在他寫給提摩太的信裏說:「凡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的,也都要受逼迫」(提後3:12)。這雖然是給他的真兒子的提醒與勸勉,但從上文不難看見,這正是保羅自己的生活與經歷,他實在是個立志在基督耶穌裏敬虔度日、立志跟隨基督學像基督生活的神的僕人。所以他也以此教導人。

3.  立志在基督的名未被稱過的地方傳福音:

不但如此,保羅雖然蒙召作外邦人的使徒,但他更有一心志,就是把福音傳至基督的名未為人所知的地方。所以如此,一面他不盼望在別人的根基上建造,分享別人工作的成果。另一面,因他所願是:那些未曾聞知主信息的能看見、未曾聽過的能明白。(參羅15:21)。這正是保羅對主話語的順從(徒1:8),在傳福音上的心志。

4.  立志只傳基督和祂的釘十字架:

再者,保羅也立志只傳基督並祂釘十字架。這不僅是那複雜的哥林多教會拯救的路,也同樣是眾教會的需要。雖然各處的教會有著不同的問題,但只有基督和祂的十字架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答案。在此保羅說: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達秘譯本作:whether present or absent, to be agreeable to him  。無論是現在或不在了,只有的就是同意主的意思,討主的喜悅。這話可以說是保羅一生的志向。他在羅馬書14:7 – 8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活,也沒有一個人為自己死,我們若活著是為主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換言之,我們既都屬乎主,我們的生活就應當作個討主喜悅的人。我們既知道主來的日子已近,萬物的結局近了,我們理當如保羅所立定的心志,作個要得主喜悅的人,好叫我們離開身外與主同在,到基督台前的時候,能不致羞愧,坦然無懼。但願在往前的生活裏,我們都能以此為我們的心志。

2014年12月28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 (八)〉

我們曉得,從十三章至二十三章乃神藉先知預言列國的將來。這一面故然讓我們看見,神乃全地的主,列國的興衰都在神的主宰,但這些預言更是為著神的百姓。因當時亞述正在擴張,擬併吞列國,對週圍國家造成極大威脅。然而就在希西家登位約十至十二年,亞述王撒珥根去忽戰死沙場,為此列國就都蠢蠢欲動,紛紛計劃如何與別國聯手對抗亞述。北國以色列已經和亞蘭結盟(17章),而非利士也差使節到猶大,邀請希西家和他們聯盟。以賽亞深知這是危險之事,並且神的靈也感動他,使他看見列國的將來,因此他向百姓傳出信息,呼籲君王百姓當專心依靠神,勿與列國結盟,走上滅亡之路。

一、舍伯那的失職與結果:
論到列國的同時,神的靈也感動以賽亞,藉他向猶大的耶路撒冷發出預言,指出他們的景況。神的百姓雖是處在那樣不穩的環境中,但他們的心卻沒有歸向神,只顧眼前,宰牛殺羊,吃肉喝酒的說:「我們吃喝快樂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不僅百姓如此,就是在位作官長領袖的,也是這樣,甚至利用職權肥己釣譽。在此,以賽亞特別提到一掌大權的舍伯那。這舍伯那何許人?經上沒有細明,有聖經學者以他的名為埃及名字,且經上沒有記載他的家譜,認為他是外邦人。然而他身居高位,掌銀庫(按原文直譯:掌握大權),任家宰卻是清楚記明。可惜這舍伯那,他擁顯赫地位,卻沒有忠於他的職分。相反地,竟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圖謀,想生得尊榮,死得留名。人仍活著就已為自己在高處,在最好的地方鑿墳墓,在磐石中為自己鑿出安身之所。聖經學者說,這舍伯那乃親埃及派的,更可能為首領,他引導希西家王向埃及求助。我們不曉得是否如此,但他為己圖謀卻是顯然的事。然而神對他說:「你在這裏作甚麼?」你以為你得著這位分就可以為所欲為,為自己圖謀嗎?不!先知說:「看哪!耶和華必像大有力的人,將你緊緊纏裹,竭力拋去。祂必將你輥成一團,拋在寬闊之地,好像拋球一樣。你這主人家的羞辱,必在那裏坐你榮耀的車,也必在那裏死亡。我必趕逐你離開官職,你必從你的原位撤下」(賽二十二17-19)。這是何等可悲的結果。神說:「我必趕逐你離開官職,你必從你的原位撤下」。從那時起,雖然死亡尚未臨到,但舍伯那家宰的職位就被撤去,被以利亞敬所替代了,他被貶為書記(賽三十六3,22)。

這雖然是在神百姓中一為官長者的故事,但豈不也當為我們的鑑戒與提醒麼。我們各人不也有不同的職分嗎?或作兒女,或作父母,作老師,作學生,作上司或下屬,我們在這些職分上是否忠心?在神的家中,我們作帶領的,各崗位上負責的,神若對我們問說:「你在這裏作甚麼」,我們能否坦然回應?我們在所量的崗位,職分上是否忠心?不要以為所得的,神不會挪去。不!神對這舍伯那說的,也可以對任何一個不忠心者說。神可以把你從原位撤下,以別人代替。即便仍在位,但在神面前其位的真正意義已失,再沒有屬靈的實際。掃羅因著不順服,他雖仍在王位上,但君王的實際,神的同在,不已在大衛身上了嗎?撒母耳對他說:耶和華己將這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參撒上十五28)。大衛所以蒙悅納,皆因他重視神自己,神的同在,而掃羅在位期間卻從不尋問約櫃何在(參撒下6-7章)。以掃因貪戀世俗,長子名份亦為雅各所取代。這原則在個人如此,在團體也同樣如此。主豈不對以弗所教會說:「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嗎?(啟二5下)。這實有是個嚴肅的警告。

二、神立以利亞敬作代替:
神接續對舍伯那說:「到那日我必召我僕人希勒家的兒子以利亞敬來,將你的外袍給他穿上,將你的腰帶給他繫緊,將你的政權交在他手中。他必作耶路撒冷居民和猶大家的父。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我必將他安穩,像釘子釘在堅固處,他必作為他父家榮耀的寶座。他父家所有的榮耀,連兒女帶子孫,都掛在他身上,好像一切小器皿,從杯子到酒缾掛上一樣」。這以利亞敬是誰?如舍伯那,經上同樣也沒有說明,只說他是希勒家的兒子,而聖經裏希勒家的名字雖然出現多處,其中有為大祭司者(代下三十四9),但未能確定是否指這希勒家。然而這希勒家與兒子以利亞敬,卻實在蒙了神的恩典。因為神興起這以利亞敬代替舍伯那,家宰的職份從那時就轉到他身上(賽三十六3,22)。並且神更賜予他權柄與榮耀,使他作耶路撒冷和猶大家的父,這話讀經者有以為也指他亦作宰相(參創四十五8)。神說:「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這話在啟示錄裏,在給非拉鐵教會的信中,論到主自己也說祂是:「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啟三7下)。因此讀聖經者都同意,這話顯然是遙指我們的主,祂才是那真正的以利亞敬,是得著權柄尊貴榮耀的。但就著本處的這經文言,這以利亞敬,我們只能說,他實在是個蒙了神的大恩的器皿。然而他何以如此蒙恩,被神所興起,正如他的名字的意思「神興起」?神的話在此論到他說:「我必召我僕人」,這話一面與舍伯那相對,似是給我們看見,舍伯那在神眼中不算為神的僕人。但從「我僕人」這話,亦給我們看見,這以利亞敬必在神面前顯出蒙神喜悅的生命表現。

「我的僕人」這話在聖經上出現多次,有用在人對他的下屬、僕人;在這以賽亞書中預言彌賽亞作神的義僕,也用我的僕人,但更多的時候,是用在神對個人的身上如,神說:我的僕人約伯;我的僕人摩西;我的僕人迦勒;我的僕人大衛⋯。這樣的形容,一面自然讓我們看見這些人實在是蒙了神的恩典,但另一面也給我們看見,他們在神面所顯出的生命與生活實在使神的心滿足。就如神論到約伯說:「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伯一8下);又如論到摩西神說:「我的僕人摩西,他在我全家盡忠」(民十二7);論迦勒神說:「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民十四24)⋯。所以在此神的話以「我僕人」形容這以利亞敬,顯然他的心、生活在神面前是如何的蒙神喜悅。再者,僕人一字,按原文乃指奴隸,就更顯明他的忠心。這正是神所要得著的器皿。他的父親希勒家,意思為「耶和華是我的分」,我們不曉得,以利亞敬從小是否從他父身上,就有著這盼望,盼望得著神,而他父親是否也盼望神能興起他兒子,因此給他起了這名字。但不管如何,顯然他們對神的敬畏與忠心,等候、侍立在神面前,實在是使神喜悅,為此,到了時候這以利亞敬就被神所興起,成為神百姓的供應與榮耀。當我們在這裏思想「你在這裏作甚麼」,這不是為著責難,乃為使我們自省並尋求神的心意。神今天所要得著的,豈不正是如以利亞敬的器皿,能在神面前被稱為「我僕人」的嗎?願神使我們都能作個忠心的管家,作個使神家得供應,帶進神同在與榮耀的器皿。

末句25節,讀經者有不同看法,有以為是指後來以利亞敬的失敗,引致神的審判,也有認為這是預言神的百姓的終局。但這顯然是個嚴肅的警告。願主使我們能謙卑在神面前,在所得的職分上,時刻儆醒,忠心殷勤,按著神的心意而生活事奉,作個要得主喜悅的人,好使到那日能蒙主稱許而不被責備甚被審判。願主憐憫恩待我們。

2014年10月19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 (七)〉

當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神的話臨到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一1)。雖然我們不曉得以賽亞何時蒙召為先知,有以第六章所記為他的蒙召經歷,但也有認為這是他更新的蒙召,然而以賽亞超過了半個世紀,為神說話,把神的旨意傳達予神的百姓,這卻是不爭之事,這以賽亞書也就是神藉他所說的話之記錄,是神向祂子民之心意的發表。

一、耶和華的救恩:
這以賽亞書共分六十六章,與聖經六十六卷之數相同,並且前三十九章恰如舊約,從四十章開始,正像新約一樣,論到基督和祂的職事,把人的目光引到彌賽亞身上。這也正是整本聖經所啟示的中心,主耶穌自己明言:「給我作見證就是這經」(約5:39)。先知以賽亞名字的意思乃:「耶和華的拯救」或「耶和華是救恩」,這也是神藉著他所傳講的信息,亦是聖經的中心思想。是的!對於墮落的世界,犯罪墮落的人,從那裏才能得著拯救?只有認識神,回到神那裏才能得著拯救的恩典。以賽亞生於大君的京城耶路撒冷,出身皇族,按猶太人傳說,他乃烏西雅王的堂兄弟,但在人看生活於舒適富裕的環境,以賽亞卻能勝過世界,與神如此的親密,更得蒙神所呼召,且引導在位者與神的百姓歸向神,這實在是神的恩典。所以當烏西雅王駕崩,以賽亞心裏極為難過,這不僅因痛失親人,更是為國家失去了的一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的好君王,他因此進到殿中,到神面前,而神在那裏就藉著異象,讓他看見,人的寶座可以失去一位坐在其上的王,但神的寶座永不改變,祂仍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烏西雅因心高氣傲而受神的審判,並從位上落下,但神的旨意永不改變,祂所要得的是,那能體貼神心意的人,為神而往,向神百姓傳達神的旨意。感謝神,以賽亞明白神的心,他也回應神的呼召。先知的生活並他向著神的心實當為我們的榜樣,神在這末後的日子,豈不也正等候著如以賽亞回應神呼召的人嗎?我們能否答應:我在這裏,請差遣我呢?

這書大體可分為三段,一至三十五章為預言性的部份;三十六至三十九章為歷史部份;四十至六十六章為彌賽亞的部份。而歷史部份正為前後二段的連接,透過希西家王的困難與得勝,和他病愈與展示國富予巴比倫的節使,將前段神子民與亞述的關係,和後段與巴比倫的關係闡明,並指出他們失敗甚至被擄之因,自然這也為我們的鑑戒。

二、對列國的預言:
在第一大段裏,從十三章至二十三章為神藉先知預言列國的將來。神為何要藉先知論到列國?或說神乃全地的主,祂自對列國有其旨意,這故然是不錯的,但先知論列國卻在耶路撒冷,列國的人並未知悉,這明顯是為神百姓而傳出的信息。本段中不包括以色列和猶大約共提到十國,而在列國中,那時期亞述正是一個擴張中的帝國,她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對於週圍的國家造成極大的威脅,而亞述也實在想把這些國家都吞併。當以賽亞預言這些國家的將來,按歷史言,正是亞述大國的君王撒珥根去世不久,其時希西家登位約十年。隨著撒珥根的離世,列國,尤在亞述統治下者,都蠢蠢欲動,認為這是大好時機,所以紛紛計劃如何與別國結盟,聯手對抗亞述,好脫離她的統治。那時候北國以色列已經和亞蘭結盟(17章),而非利士人也來到猶大,邀請希西家和他們聯盟,神的百姓非常心動,躍躍欲試,但以賽亞看見這光景,在這局勢下,卻警告君王不可與列國結盟,不可相信他們,當專心依靠神。神的靈感動他,使他看見列國的將來,向百姓傳出信息,預言列國的終局,好使君王、百姓曉得,若與列國結盟,就必走上滅亡的路上。

他論巴比倫(13-14章)雖為神所興起,且打折亞述,但終卻因她的驕傲而為瑪代所奪,她的國土必永無人煙,世世代代無人居住。又預言非利士全地必消化,並對君王與百姓說:「可怎樣回答外邦的使者呢(外邦或指非利士)?必說:耶和華建立了錫安,祂百姓中的困苦人,必投奔在其中」(14:32)。換言之,我們神的百姓只依靠神,絕不依靠你們非利士。接著又預言摩押(15-16章),因她極其驕傲,她一夜之間要變為荒廢,歸於無有。十七章又論到大馬色(亞蘭),同時提到以色列,因為他們彼此已訂下緊密協議,神說:大馬色⋯必變作亂堆。雅各的榮耀必至枵薄,⋯因他們忘記救他們的神,不記念他們能力的磐石(10)。以賽亞繼而論到古實,埃及,又再論巴比倫,段末預言推羅。從對列國預言給我們看見,國度之興衰乃在乎神,屬神的民當謙卑並依靠祂,不可與世界聯合。當學習為任何政局禱告(參16:9-11)。再者,除了神啟示,誰能曉得將來?所以,我們必須認識自己的無知,絕不可以己見就以為是事實的全部,須知我們所不知道的仍多著呢,我們豈能妄論別人?

三、對舍伯那之問:
二十二章論到猶大的耶路撒冷,先知在此指出他們的景況,他們處在那樣不明朗的環境中,也有以為這時耶路撒冷正受著亞述王西拿基立所挑戰,希西家和神的百姓正處於窘逼中,該如何?百姓在這樣的光景裏,竟沒有依靠神,反倒以環境既是如此無望,列國不能結盟,他們終必消滅,我們還有何盼望?就宰牛殺羊,吃肉喝酒說:「我們吃喝快樂吧!因為明天要死了」。世人不認識神,如此反應或可理解,然而神的百姓,有認識神心意的先知以賽亞在,並將神的話傳給他們,他們竟是如此,實為可憐可悲。更可悲者,是連在位上的,作領袖的也是如此只為自己。這舍伯那,他掌管銀庫,為王的管家,竟沒有顧念自己的國家,與王一同面對困難,竟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圖謀,不只生為己,死也為己,人仍活就已為自己在高處,在最好的地方鑿墳墓,在磐石中為自己鑿出安身之所。在神的百姓中有如此只為自己的官長領袖,難怪神的子民也只能以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把將來的事放在心上。神對這舍伯那說:「你在這裏作甚麼?」你以為你得著這位分就可以為所欲為,為自己圖謀嗎?先知說:「看哪!耶和華必像大有力的人,將你緊緊纏裹,竭力拋去。祂必將你輥成一團,拋在寬闊之地,好像拋球一樣。你這主人家的羞辱,必在那裏坐你榮耀的車,也必在那裏死亡。我必趕逐你離開官職,你必從你的原位撤下」。這是何等嚴肅的發問,也是何等可悲的結果。神量給我們各人均有位分,然而,我們是否在神所賜予上忠心?神對這舍伯那所提問「你在這裏作甚麼」的話,今天之於我們何如?

若處於如昔日神百姓所處的,看似混亂,不明朗的環境中,我們是像神的百姓,還如這舍伯那?感謝神,在那表面看來繁榮卻在神看一遍荒涼的景況中,神的呼召,先知以賽亞作了回應:「我在這裏」,他深知自己在那裏作甚麼,因為他所作的正為神所差遣。今天,神同樣在尋找並呼召這樣的人。在神,總不盼望對人發出嚴肅的提問「你在這裏作甚麼?」但在所見不正常的景況,卻不得不予人提醒、警戒。但願聖靈以神的話照明我們的心,並賜予我們如以賽亞,對神作出當有的回應:「我在這裏,請差遣我」。願主恩待我們。

2014年9月21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六)〉

以利亞在以色列中實在是個顯赫的人物,以先知言,他可說淩駕所有百姓中的先知,他的職事正如以利沙所說,實在是「以色列的戰車馬兵」(王下2:12),他更為主的先鋒立下了能力和勇敢的模範,先知瑪拉基的預言就成就在施洗的約翰身上(瑪4:5;路1:17)。當他的出現,人也問他說:「你是以利亞麼?」(約1:21),及到基督到世上來,人也以為祂是以利亞(太16:14),可見以利亞在神百姓中的名聲。然而,如此神忠心的僕人,聖靈卻毫無掩飾地把他軟弱失敗的一面記在經上。如此故然教我們看見,再偉大的神僕,他仍不過是人,我們不能看人過於所當看,總要看得合乎中道,同時也叫我們從祂僕人以利亞身上,學主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一、以利亞軟弱失敗的原因:

以利亞從迦密出下來,只因耶洗別的一句話,就從耶斯列逃到何烈山,何竟如此?經上說:「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他好像一個原滿了彈力的皮球洩了氣一樣,忘記了不久前在迦密山上的故事。所以如此,只因他的眼睛從神而轉到人,轉到環境上。在迦密山上情勢遠比如今更險峻,他能如摩西「不怕王怒,因他恒心忍耐,如同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來11:27),但如今在耶斯列,因看環境,就如彼得在水面上行走,見風甚大就害怕而要沉下了(太14:30)。今天豈不也是如此嗎?多少信心的軟弱,多少服事的失敗,豈不就因我們的眼睛從該注視的主,而轉到人事物上所致嗎?神的教會本建立在基督這磐石上,本只以基督為元首,所有的服事本只按聖靈的引導,靠聖靈而行事,根據主的話而作主的見證,以致不過只有一百二十人的一小群,增長成萬,主將得救人數天天加給祂的教會。不只初期教會,歷代教會主所興起的見證皆如此,然而因著人的眼睛從主身上轉移到工作上,轉視人自己 …,就從高處滑下,結果落得尋求人的方法,大的以人力擴張,弱者以人意挽狂瀾,所欠就是回到主面前。只見光景,就靠己而行動了。

以利亞何以軟弱至在別是巴的羅騰樹下向神求死?這也因在他心裏以為他能勝過他的列祖,可是事實並不如此。一面而言,有一顆在事奉上,在為神發熱心上,盼望勝過列祖的心志是可嘉的,今天恐怕我們就是欠缺這樣的心志,也許在屬世的事上我們比前人是進步了,但在屬靈的事上,在生命的認識與經歷,我們卻是更落下。但另一面,以利亞的「不勝於我的列祖」,正是他對自己的不認識。神故然欣賞他的為神大發熱心,但神也同時要把他從他的己裏拯救出來,因為神實在認識以利亞。所以在以利亞仗著神所供應飲食的力走到了何烈山洞,神的話就臨到他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輕輕的一句話,何等的溫柔,正為喚醒祂僕人的心。神沒有給以利亞教訓,也沒有著他細說往事,只為使祂的僕人認識自己而對他發出了簡短的問題。以利亞如何回應?他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不錯,他所說的確為事實,只是他不知道神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與巴力親嘴的,所以他感到全國現在只剩下他一個人了,此刻孤單的陰影正籠罩著以利亞,這也是他所以軟弱的原因,他忘記了一直以來神在那裏,神與他同在,他的眼睛只看到自己的可憐。所以神對他說:你出來站在山上,站在我面前。躲在洞裏,在自己裏面,永不能救自己,除非出來站在神面前。

二、職事的轉移與再受任命:

當以利亞從山洞裏出來,經上說: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祂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風後地震,地震後有火。榮耀的神經過,萬有自必震動,就如昔日在這山上祂顯現在百姓前,全山冒煙,遍山震動,雷轟,閃電,密雲,角聲,以致百姓都發顫(出19:16,18)。然而在這樣的景象中,耶和華卻不在其中。神讓以利亞看見這景象,而神自己卻不在其中,乃為給祂僕人教導,神作事並不一定要照他的想法,必須轟轟烈烈的。這也常是人對神的工作所以為的。然而神的作為從此至終更多是行在安靜之中,就是主成了肉身到世上來,經上豈不說:「祂不喧嚷,不揚聲,也不使街上聽見祂的聲音」嗎?(賽42:2,太12:19) 那七千個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先知,亦是神為著祂自己,使他們雖然不為人知道,卻在他們的崗位上為神站住。神要祂的僕人回到寧靜中,因此火後有微小的聲音。只有謙卑的回到神面前,心中寧靜才能聽見神的話,這正今天我們當重思的功課。神以微小的聲音再對以利亞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神為甚麼再說這話?是以利亞還沒有聽清楚神先前所說的嗎?不!他誠然是聽見了,可惜他卻仍以先前的話回答,難道神還不知道,沒有聽明白嗎?可見以利亞仍沒有抓著神二次對他發出同樣的問題,是給他再深反思的機會。人就是如此愚昧,神說了一次兩次,仍不明白神是給予機會回轉。接著神對以利亞說:「你回去,從曠野往大馬色去,到了那裏,就要膏哈薛作亞蘭王;又膏寧示的孫子耶戶作以色列王;並膏亞伯米何拉人沙法的兒子以利沙作先知接續你」。神的話似是給予以利亞新的委任,但實際神是把工作從以利亞轉到別人身上,他那使以色列民歸向神的職事,從此由以利沙接續了。我們不曉得以利亞聽了心情如何,但神的話就是如此的吩咐。這實在是個嚴肅的警告,個人或團體都是對我們嚴肅的提醒。摩西因一次在百姓面前沒有尊神為聖就不得進迦南(申32:51);掃羅因沒有遵守神所吩咐,以等了七天撒母耳仍未來到就自己獻祭,結果王位就失掉了(撒上13:8-14)。不錯,神是信實的,祂的選召也沒有後悔,按兒女的地位言,神絕不會丟棄任何屬祂的人,但是以僕人言,或在所交付的職事,卻有可能不再。聖靈對以弗所教會說:「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2:5)。這實在是我們不能不嚴肅面對的事。「你在這裏作甚麼?」神的問題一而再三的發出,已給了我們回顧反省的機會,我們是否從自己裏出來?到主面前?還是原地踏步,仍活在自我裏,自以為是?

以利亞從何烈山回去,以利沙也實在被膏為先知接續他,但以利亞如何?感謝神,在這之後,過了約五、六年,神的話又臨到以利亞,叫他去站在亞哈面前。以利亞恢復了昔日的勇氣,他照著神所吩咐對亞哈說:「你殺了人,又得他的產業麼?耶和華如此說:狗在何處餂拿伯的血,也必在何處餂你的血」。又論到耶洗別說:「耶和華也說:狗在耶斯列的外郭,必吃耶洗別的肉」(王上21:19,23)。他宣佈了亞哈和耶洗別的下場。雖然亞哈仍視以利亞為敵人,耶洗別仍為皇后,但以利亞卻勇敢無懼地為神說話,並且他的話比先前更明確,因為他所仗著的是「耶和華如此說」。神是以利亞的盾牌,神的話就是他的能力,神藉著他所說的,也 一一實現了。這實在是神的恩典,以利亞是更深的為神所得著了。並且神藉著他也帶出了更多的年輕人,成為了先知的門徒,接受栽培,在伯特利,吉甲,耶利哥,在各處為神說話,作神的見證人。

但願從以利亞的生平,他在神面前的經歷與學習,成為我們的提醒,聖靈對我們的心說話,使我們不僅聽見,也真知道我們「在這裏作甚麼」以成就神的旨意。願主恩待我們。

2014年8月17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五)〉

論到以利亞,很自然就會想到他在迦密山上那為神所行的大事。但在這十九章裏的故事,也同樣是我們所不能忽略的,雖然我們委實不能完全明白先知何以會落到如此光景裏,然而聖靈既將這事記在經上,就顯然不僅是為讓我們對這位神的僕人有更多的認識,必也是要藉此給我們在屬靈上有所學習與提醒。我們實在感謝神,聖靈不只將祂僕人得勝的一面記下,也同時給我們展示了那軟弱的一面,使我們能從這與我們一樣性情的神僕所經歷裏,來認識神是如何的使人在祂面前認識自己,認識神所要得著的。

一、從軟弱失敗中認識自己:

人的失敗故然是個慘痛的經歷,但聖靈所記者卻仍要成就神的旨意,並給後來的人作為鑑戒,且照明我們的本相,自然更為叫我們看見祂的恩典。若不是聖靈記載了彼得的軟弱失敗,我們就不知道這位如此與主親近的門徒,是如何的不認識自己。我們以為他既是蒙主呼召,就必已全放下舊日打魚的生活,沒料到有一天這位主的門徒竟和他的同伴又回到船上捕魚去了。但感謝主,祂既呼召他們作門徒,就沒有放棄他們,所以那一天主特意借用彼得的魚船作講台,向眾人講論神的道。之後他吩咐彼得下網,在順從主的吩咐下,竟網得兩船滿滿的魚,這實在是個神蹟,然而主所行的目的為何?是為顧念他們整夜勞力而無所得?不!從彼得隨即的反應,可見主是為著他而行的,叫彼得能認識自己的軟弱,經上說,彼得看見,就俯伏在主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現在彼得在主面前蒙光照了。但感謝主,主對他說:不要怕,從此你要得人了(路5:8-10)。在主被賣的那夜,彼得三次不認主的經歷是更慘痛了,為甚麼會否認主?他不是明明的告訴主,就是與主同死他也不會不認主嗎?為甚麼只在一個使女面前就已發咒起誓的說:我不認得這人呢。我們的主早就知道他的景況,更知道撒旦要篩他,所以主一面為他禱告,卻另一面讓他經歷這失敗,為叫他認識自己的軟弱。就在雞叫第二次,主轉身看他的一刻,彼得就在主的光中倒下了,他出去痛哭,現在他才認識自己是何等的人。這正是主在屬祂的人身上,為叫他更被得著所作的。

現在以利亞在神面前所經歷的也是如此。不錯,神在迦密山上是實在使用了他,藉他給眾人顯明了惟有耶和華是神,這確是不能推翻的事實,但神所要得著的,是以利亞這人過於他所作的,所以神就必須更深的在這被選召為祂僕人的身上,作祂所既定的工作來造就這器皿。而這樣的人要為神所得著,就必須更澈底的認識自己,脫離自己。就這樣,以利亞從迦密山上下來的故事,才如此的發生,如此的展現在我們眼前。難道神不知道耶洗別會作何反應,並會如何對付祂的僕人嗎?神當然曉得,祂怎會不知道以利亞所遭遇的,但神卻沒有把他隱藏起來,像他在亞哈面前宣告之後,把他藏在約旦河東的基立溪旁,並西頓的撒勒法,使亞哈找不著他(參王上18:7-12)。祂倒讓以利亞親耳聽見耶洗別要殺他的消息,使他一見光景不對勁就拔足而逃,從以色列的耶斯列而逃到猶大的別是巴,再跑到曠野。當然這一路還是神的保護。然而為著祂的僕人更被得著,能認識與脫離自己,祂就必須讓以利亞有如此的經歷。

二、神對以利亞的話之回應:

當以利亞仗著天使所給他提供的飲食,走了四十畫夜到了何烈山,進到洞中。耶和華的話就臨到他。神只對他說一句: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雖然我們不敢說神的話不具責備之意,但神對祂的僕人卻實在滿了恩慈。祂沒有在以利亞逃命之初,或在羅騰樹求死之時對他說,祂給予祂僕人有足夠的休息,並在以利亞的心情似乎稍已平靜,才對他說話。當然,神若要在何時對祂僕人說話都絕對有神的旨意,祂知道如何待祂的僕人。若從人而言,不合時適的發表,必適得其反。且看約伯三友與約伯的對話,豈不使約伯更煩燥嗎?(參16:1,19:1,21:1)。但神總有祂的時候,因此,在我們所遭遇的事上,不要以為神沒有在我們所想的時間回應或行事,就以為神不顧念我們了。只有神知道如何的待我們才為最好,並且如何使我們認識自己,從自己裏出來。

神對以利亞說:你在這裏作甚麼?這是神讓先知有所回顧。神似乎在對他說,你不是在基列就侍立在我面前嗎?不是對我已有認識嗎?以致你為我的百姓的光景在我面前懇求,並敢於站在亞哈面前嗎?先前在基列寄居的以利亞,確如他在亞哈面前的宣告的:「我指著我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17:1)。他敢於站在王面前宣告,正因為他認識耶和華是永生神,永活的神,他也實在是侍立在這位神的面前。不僅如此,以利亞自己的名字也提醒他,耶和華是我的神,是我的力量,這正是他名字的意思。現在何竟落到如此的地步?難道神改變了嗎?神出了問題嗎?神若沒改變,哪問題當然就在他身上。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神之於我們如何?我們所信所事奉的神是否改變了?還是我們與祂的關係改變了呢?我們在生活和事奉上出了問題呢?回顧以往,對照今天,我們屬靈的生活與事奉是更進步?和神的關係是更美好?對神旨意是更明白?事奉是更合祂心意?還是更加一團糟?這真值得我們認真思想。

神說:以利亞阿!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換言之,躲藏並非辦法,只有的就是面對問題,來到神面前。這是否也是今天我們所當聽見的聲音,所當有的反應?可惜,從亞當開始,在亞當裏的人總喜歡躲藏而不願面對問題。但神的救法之於我們只有的就是承認自己的罪,如此,才能經歷神的信實,經歷赦罪之恩(約壹1:9)。那稅吏能比那法利賽人在神面前被稱義,就是他認識自己,求神開恩可憐他(路18:9-14);那浪子所以能再享用父親的愛與豐富,就正因為勇於承認自己得罪了他父親,回轉到父面前(路15:18-20)。相反的,那法利賽人和那大兒子的自義,自以為比別人好,就叫他們失落在恩典門外。

當以利亞對神的問題作回應說:「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因為以色列人背棄了你的約,毀壞了你的壇,用刀殺了你的先知,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雖然神後來告訴他,我為自己留下了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未曾向巴力親咀的。但當以利亞從洞裏出來,經上說:「那時耶和華從那裏經過,在他面前有烈風大作,崩山碎石,耶和華卻不在風中;風後地震,耶和華卻不在其中;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神以大自然的反應來給祂的僕人回應,使以利亞藉此對神有更新的認識,對自己有所覺醒。神藉此讓以利亞認識,神若行動在神豈有難成的事?祂不過從那裏經過,就已地動山搖,如此神若動祂的指頭,會發生何事?然而神作事卻非必要像你所想的,或按你所以為的方式。這是我們對神所當有的認識,也對自己所該有的認識。不要忘記,你所事奉,所侍立在祂面前的神,乃是永生神,永遠活著的神,在祂從未改變。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回轉到神面前,回顧神的恩典,從我們自己裏出來,站在神面前,以使我們能更認識神,認識祂的旨意,並知道祂要我們在這裏作的是甚麼。願主恩待我們。

2014年7月20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四)〉

「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這是神對在何烈山的一個山洞裏的先知以利亞所發的問題。似是責備的話,但顯然神對祂僕人的愛是比責備更多,因為祂實在認識以利亞,知道祂僕人的需要。為此,祂沒有當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求死的時候向他發出這問題。相反地,神是打發天使去服事他,並給予他有足夠的休息與飲食。不錯,我們的神是嚴厲的,但祂的恩慈總顯在嚴厲之先,正如賴特(Henry F.Lyte) 弟兄所寫的詩裏說,祂是遲於責備快祝福。祂乃以恩慈領人悔改(參羅2:4),因為祂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103:14)。這實在是神的恩典。神認識人,也顧念人的需要,祂分賜降在摩西身上的靈予七十個長老、官長,使他們和摩西同當管理百姓的重任,減輕摩西的擔子(民11:10-17);復活的主,也給整夜勞力打魚而無所得的門徒,早在岸上預備了餅和魚(約21:1-14);又在囑咐婦女們去告訴門徒,主已復活了,著他們到加利利與主相會時,特別提到彼得的名字,因祂顧念彼得在否認主之後的心情(可16:6-7)。再者祂的話即便是責備也是為使祂的僕人更多認識自己。

一、持定往何烈山方向:

在迦密山一仗之後,以利亞從那裏奔至耶斯列,然後又從那裏跑到別是巴,把僕人留下,自己在曠野再走了一天的路程而到了一棵羅騰樹下。他的目的地明顯是何烈山,因為天使第二次拍他說,起來吃吧,「因為你要走的路甚遠」。的確,他從那裏還需走四十晝夜的路才到達何烈山。為甚麼以利亞要如此長途拔涉的,從別是巴走到何烈山?我們的神不是無處不在(參詩139),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嗎?不錯,但在以利亞,顯然是想起他的祖宗摩西,與神相遇就在那山上,摩西在那山上蒙召,也在那裏與神面對面,同時神也在那裏與祂百姓立約(申5:2),藉摩西把律法傳與以色列民。現在以利亞既遭遇到耶洗別的恐嚇、追殺,他能往那裏逃呢?感謝神,只有神是他的避難所,只有到神那裏才能得著安息,自然要解決心中的疑惑,也同樣地只有到神那裏,才能得著答案。以利亞實在是走對了方向,作了正確的選擇。今天人所遭遇的,問題無法解決,無非沒有到主前,只憑自己的聰明,只走自己的道路,所以越弄越複雜,甚越痛苦。如果我們能像以利亞,持定準確方向,只往神那裏去,自然,即便是受責備,也必從神得恩典。只因以利亞從一開始就對準這方向走,因此,雖然是心情沉重,恐懼疲累,他還是從神得體恤蒙恩惠,得著應時的幫助,使能走完所要到達的路。願我們從以利亞得著提醒,不錯跑,只持定神作我們一切生活與事奉的唯一方向。

二、神對以利亞的提問:

以利亞抵達何烈山,找到一處山洞,就進到洞裏去。他為甚麼跑進山洞裏?是因走了四十畫夜的路,極需有安靜的地方,再作休息?是因發現那是一處最安全的地方?經上沒有明言,但不管如何,到底他在那裏是與神相遇了,神在那裏也向他說話。從前神的話曾在提斯比或基列臨到他;也曾在撒瑪利亞當他向亞哈傳達了第一個信息之後臨到他;又在基立溪的水乾了後,對他說:「你起身往西頓的撒勒法去…」離開這裏;及後又吩咐他去使亞哈得見他。現在神的話又再次臨到他。神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神難道不知道以利亞在那裏作甚麼嗎?當然不是,神是全知的神,誰能在祂面前隱藏?能往那裏躲避神?(參詩139),因此,神自是曉得以利亞,他尚未回答,也不必回答,神也知道他內心的景況,知道他在那裏作甚麼,然而神為何明知還要向他提問?顯然神是要藉這問題,來讓以利亞更認識他自己。

無疑,正如以利亞所說的:「我為耶和華萬軍之神大發熱心」。這話英文譯本是: (I have been very jealous for Jehovah the God of hosts) 。他確實是個心專一向神的人,為著神存忌邪;嫉妒的心。全國上下離棄神,敬拜巴力,以利亞卻站在神那邊,為著神的名不被人認識,尊敬;為著國家那種墮落的光景而痛心疾首,他為著耶和華大發熱心,實在無可否認,也是他在神面前蒙恩被使用的原因。然而以利亞卻對自己認識不足,他以為他這樣為耶和華大發熱心,這樣在百姓面前揭露巴力的虛假,全國應是回轉歸向神,亞哈應是痛改前非,把耶洗別廢掉,同胞們應對他之所行,作出熱烈反應,雖不以他為大英雄,也應知他為神所差來的先知,同心對付仇敵,使國家得復興。那裏曉得百姓除了那一刻伏地喊說:耶和華是神,就只興奮於天雨之降下,並且那惡婦耶洗別還要殺他,而卻也沒有人前來幫助他,這實在使他不能忍受了。我們不要以為只有以利亞如此,不!人可以為神大發熱心,可為神作人看為偉大,自己也不能忘懷的事,卻不認識自己,所以挫折臨到就倒下了,又或在自我欣賞中,緬懷過去而停濟了,以致靈命毫不長進。我們希奇來到了這神的山,以利亞卻不是向神呼籲事切求,而是鑽在洞中。為甚麼躲在洞裏?相信是因著那「我不能勝過我的列祖」;那「我為耶和華大發熱心;那「只剩下我一個人」的心思,使以利亞被困在自己裏。甚至在神面前控告他的同胞(參羅11:2-3)。但感謝神,祂認識祂的僕人,祂來呼叫以利亞,要把祂的僕人從自己裏走出來。

神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出來,站在山上,在我面前」。以利亞不僅當從洞裏出來,他更必須從自己裏出來。人若一直活在自己裏面,就不能認識自己,就只會落在自憐或自賞的兩極中,這樣的人無法聽進人的話,神的話就更不必說了。昔日猶太人就是只活在自我裏,所以就是當面看見了主,聽見主所說的,他們也不認識主,甚至把主拒絕了。所以主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參約9:39-41)。他們雖然有著宗教的生活與知識,但在神面前卻半點也不知道在作甚麼。出來,站在山上。洞叫人越往深處看就越黑暗,但山上卻使人能看得遠大,寬廣。在屬靈上,我們若只活在自己裏,必越過越進入黑暗中,只有從自己出來,站在屬靈的高山,才能使我們看見神的作為,更多認識屬靈的事,心得寬廣。不只當從自己裏出來,當站在山上,也當站在神面前,向著神,如此,才能曉得祂的旨意,明白祂對我們的引導,以使我們能知道在這裏作甚麼,當作甚麼。

經上讓我們看見,摩西知道神的法則,明白神的道路,他所以能與百姓不同,只因祂是個與神面對面的人(參詩103:7,出33:11)。但願從以利亞的經歷中,使我們能在神面前學神所要我們學習的功課,在聖靈的光中,能認識我們自己,也在屬靈上有所長進,對神有更多的認識,使我們真知道祂的道路,我們在這裏作甚麼。願主恩待我們。

2014年5月18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三)〉

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這是神對人直接所發出的問題。若記得經上那人對人所發出的,正如先前我們所看過士師記十八章裏所說的,尚且給予我們教訓、提醒,就神所親自說的話,我們豈不更當越發鄭重麼?(參來2:1-3)。這話在歷史裏故然是神對祂僕人所發的問題,但我們相信以利亞的經歷並神對他所說的這話,也同樣是我們所該注意,聖靈藉此必有給我們明白神心意的地方。

一、以利亞的出身與背景:

在神對他說這話之前,以利亞實在為神行了大事,雖然他的出身,不過是在約旦河東一個人口稀少的荒野基列,他亦或許只是其中一個以牧羊為生的提斯比人,因經上只說:「基列寄居的提斯比人以利亞」。然而神卻揀選他作喚醒在黑暗中沉睡之百姓的器皿。他所處的時代,以色列國在昏庸無道的亞哈領導下,暗無天日。亞哈承接他父親暗利登上王位,經上說:他在撒瑪利亞作以色列王二十二年,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比他以前的列王更甚,犯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的罪,他還以為輕,又娶了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耶洗別為妻,去事奉敬拜巴力(王上16:29-33)。

經上給我們看見,從所羅門之後,以色列就分為南北兩國,南面猶大和便雅憫支派仍隨大衛家,而其餘十個支派就在所羅門的臣僕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率領下,脫離了所羅門的兒子羅波安另立王國。這事出於耶和華,經上說:因所羅門心偏離以色列的神,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竟去隨從別神。所以神將國奪回,賜給他的臣子。惟因大衛和神所揀選的耶路撒冷的原故,才仍留下一支派給他兒子(參王上11:9-13)。及至羅波安接著他父所親所羅門登位,事就如此發生了(參王上12:1-20)。但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卻沒有一心順從神,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反倒因恐百姓上耶路撒冷的殿去敬拜,國就仍歸大衛家,所以就在但和伯特利設立了金牛犢,如昔日他們祖宗在西乃曠野一樣,將榮耀的神換為吃草之牛的像著百姓敬拜。這就是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所犯,使以色列人陷在罪中的罪。然而亞哈還以為輕,娶了耶洗別,引進巴力和亞舍拉的敬拜,又在撒瑪利亞建造巴力的廟與壇。大批巴力和亞舍拉的祭司亦因耶洗別而湧進以色列。這些驕橫貪婪,放縱墮落的人,在皇后的恩寵下囂張跋扈,使得敬畏耶和華的先知僕人們,受盡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又有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參來11:36-38)。

二、以利亞對時勢的反應:

面對如此時勢以利亞反應如何?是聯絡群眾謀反?是以生不逢時,消極放任渡日?不!經上說:「他懇切禱告」(雅5:17)。神因此就藉著他發表了神對那世代在地上所要作的心意,使他想起神藉著摩西所對預備要進人迦南地之百姓所說的話:「你們要謹慎,免得心中受迷惑,就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申11:16-17)。

他因此求神不要下雨。雖然他知道這必帶來同胞們肉體的痛苦,且導致國家繁榮受損。但他寧願與百姓同受苦難,也不希望他的骨肉之親,因受迷惑遠離神而致滅亡。也不願意全國上下以為所行的事,神閉口不言就想神和他們一樣(詩50:21)。

既從神有了十足的把握,以利亞就在神的引導下,去站在亞哈面前,對他宣告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王上17:1)。接著就照神所吩咐藏在約旦河東的基立溪旁,以後再到西頓的撒勒法,直到神的時候來到。從那時候起,天果然就不下雨達三年零六個月之久。到了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他就再到亞哈面前。接著就在迦密山上與那些拜巴力的先知們爭戰,並且大獲全勝,眾民看見神從天上降火在以利亞所築的壇上,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王上18:1-46)。故事至此似是已到完美結局。然而當亞哈將迦密山上的故事,並那些巴力的先知們的結局報告予耶洗別,她就像一頭被奪去幼子的母獅,大發雷霆,且連夜打發人去,告訴以利亞說:「明日約在這時候,我若不使你的性命像那些人的性命一樣,願神明重重的降罰與我」(王上19:2)。以利亞聽見這話怎樣?

三、神對以利亞所說的話:

經上說:「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他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裏。自己還繼續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在那裏向神求死。以後又走了四十晝夜,到何烈山。這事何等使人詫異,我們以為他必或趁機指責耶洗別的罪行,卻沒想到他竟起來逃亡。就在以利亞進住洞中,耶和華的話就臨到他說:「以利亞阿!你在這裏作甚麼?」神的話似乎在對以利亞說:以利亞呀!你對我的認識去了那裏?你的信心,對我的信去了那裏?你所經歷的,我所曾藉你所顯的能力,都忘掉了嗎?我的百姓不是因你所作的見證而轉向我,認識我耶和華是神嗎?現在,你在這裏作甚麼?

以利亞為何落在這樣的光景裏?為何顯出如此沮喪?他豈不曾伺立在神面前,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並以此向亞哈挑戰嗎?如今英雄何竟仆倒?

「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這正是以利亞失敗之因,他的眼睛從神而轉到環境上。不錯,他曾因所見環境而到神面前,他為著環境時勢的敗壞而懇切禱告,以致他從神大得信心,使能勇敢地站在惡人面前宣告神的審判。他也在信心裏經歷了神在乾旱無水之日藉烏鴉所給予的供應,並寡婦照神藉他所說的,雖然罈內只有一把麵,瓶裏只有一點油,但罈內的麵不減少,瓶裏的油也不缺短,直到耶和華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王上17:8-16)。然而如今卻從神面前,轉到只見環境上,只看見耶洗別的權位,這惡婦的可怕,就因她的話而起來逃命,以致連自己在那裏作甚麼也不曉得了。

我們是否也是如此?我們難道沒有過對神的認識?難道沒有過信心的經歷,在信心中經歷過神的信實,神的同在?難道沒有看見過神在祂兒女們中所作過的工?不正是因著像以利亞的信心,不看自己的軟弱,無能為力,只專心倚靠神而服事,而看見人的被喚醒,福音的大能,生命的改變嗎?何竟今天卻只轉看世界,看環境,以人的方法來面對時勢。忘記了神的托付,忘記了還有多少神的兒女,需要我們從前那單純向著神的信心,把他們服事到神面前?「你在這裏作甚麼?」神對以利亞發出這問題,是要給予祂僕人省察的機會,好回轉。今天這問題對我們也同樣,我們是否回顧而在主面前有所省察?願主恩待我們。

2014年3月16日: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二)〉

「你在這裏作甚麼」。雖然是短短的一句話,經上也只共出現過四次(士18:3;王上19:9,13;賽22:15-16),但聖經既是神所默示的(提後3:16-17),就凡記在經上的話當為我們所注視,不僅該曉得各出處的背景,更應知道神所啟示的話之於我們的意義,因為經上明言:「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羅15:4);即便是發生在神百姓身上的故事,經上也說:「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10:11)。這也就是我們來思想這句話的目的,盼望從所記載的,以古為鑑,並得以明白神的心意,叫我們能知曉並作祂所要我們作的。當然,我們更該知道,這聖經乃是為基督作見證的(約5:29;路24:27,44-45),因此,我們不只當明白神的話,更當從神的話裏認識基督。

一、再思士師記中這話:

雖然十八章3節這話,上次我們已曾略交通過,但早上我們還盼望能在主的恩典裏,再多有一點的分享,仰望聖靈能多給我們一點的啟發。由於但支派的人還沒有在以色列支派中得地為業,他們因此就打發本族中五個勇士,四出尋地。這幾個人來到以法蓮山地,要到米迦的家住宿,臨近米迦的住宅,聽見那少年利未人的口音,就知道他非原住民,於是問他說:「誰領你到這裏來?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在這裏得甚麼?」這少年利未人就把他的經過告訴他們,並說:「米迦待我如此如此,請我作祭司」。繼後,當但族中六百人帶著兵器要去奪取拉億,再經過這米迦的住宅,就把米迦所雕刻的像,以弗得,家中的神像,並鑄成的像,都拿了去,並且連這少年利未人也帶走,對他說:「你作一家的祭司好呢?還是作以色列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呢?」這少年利未人心想,哪當然作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好,因此就跟著他們走,進到他們中間,就這樣他就從本為一家的祭司,作了一族一支派的祭司。在這故事裏,自然我們所要注意的是這幾個但族的勇士所對這少年利未人所發出的問題:「你在這裏作甚麼」。雖然這少年利未人對他們回答了,然而他若能誠實面對這問題,或因這問題而被提醒,以這問題為神藉這些人對他說的,而回到神面前,相信答案、故事的結局必不一樣。可惜這利未人只顧到肉體的需要,只活在眼前的利益裏,因此在但人向他招呼作一族的祭司下,就頭也不回的隨著他們去了,為滿足自己所要得更大的好處,走向與神的旨意相違且更遠的路上。這豈是只有這少年利未人如此?多少時候,我們不也是活在只為滿足自己肉體的需要中,而忘記了神的選召,把神的旨意置之腦後嗎?如果我們肯把這問題,帶到神面前思量,相信景況與我們的道路必有所改變。

二、神憐憫恩典的選召:

按利未支派,他們乃被揀選在耶和華神面前事奉者。他們能如此蒙恩,並非因他們有何比別的支派更好之處,照他們的本性原是殘暴的,在雅各為這兒子利未祝福中的預言,這些利未的子孫是被命定散住在以色列中的(參創34;49:5-7),然而神卻滿了憐憫,揀選他們代替以色列頭生的男子歸給神,侍立在神面前(參民3:11-13;申10:8),他們雖然分散沒有地業,但神作他們的產業,又吩咐各支派在所得之地把些城邑歸給他們,且供應他們之需用(參申10:9;民35:7-8;書13:14,33;18:7)。他們看管會幕,神的律法,辦理帳幕的事,也在各支派中教導神百姓律法上所記,並作民事的判斷(民1:47-53;申17:8-11;24:8)。換言之,他們蒙恩,在百姓中間負著極重的責任。然而在此我們看見這利未人卻失職了,雖然所記只是這少年利未人的故事,但從昔日百姓的光景,這利未人可說也正顯明當日利未人的景況。我們蒙恩,豈不一樣?照著本相,我們原是死在過犯罪惡中的,本為可怒之子,但卻蒙了神豐盛的憐憫,不只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並且更為君尊的祭司,能以在祂面前事奉(參弗2:1-10;彼前2:9),聖靈更把事奉的能力賜給我們,叫我們能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建立基督的身體(參林前12:8-11;彼前4:10;弗4:11-12)。然而,我們是否看重所得之恩?是否在祂面前忠心,按著祂的旨意而事奉?還是像這利未人,不過為自己,照自己在所謂的事奉裏,卻活在與神旨意相違裏?我們是否知道我們在這裏作甚麼?

三、神對失職者的反應:

在這樣的光景中,神的反應如何?聖靈在此藉著所發生的事,給我們看見這些屬神的人,他們已是落在與神對抗的景況裏。在這章的末了說:「但人就為自己設立那雕刻的像,摩西的孫子,革舜的兒子約拿單,和他的子孫作但支派的祭司,直到那地遭擄掠的日子。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但人為自己設立米迦所雕刻的像,也在但多少日子」。這裏特別說到神的殿在示羅,給我們看見,那時候示羅的帳幕,就是神設立作為祂名的地方,換言之,示羅才是敬拜事奉的中心,因為約櫃就在示羅(撒上4:3),這示羅的帳幕才是神旨意的表明,按著律法,人只能在神立為祂名的地方獻祭事奉。但現在這利未人卻沒有把人帶回到這敬拜的中心,反倒繼續在但事奉所雕刻的偶像,在那裏另設敬拜的所在。這是甚麼?這乃公然的與神對抗。現在聖靈把這話記在這裏,試想想神的心如何?人對神的心如何?這利未人豈不知道神的帳幕在示羅,約櫃在示羅嗎?但為了自己,為了肉體的滿足,卻竟抗拒神的旨意,這是何等的可怕,難怪聖靈以「各人任意而行」作為這士師記的結語,因為神的百姓,包括這些事奉神的人,全都落在肉體的放縱,與神相違裏。神如何作?如果我們翻到路得記,一面我們是看見一個奇妙的恩典故事,因為一個原過了十代也不可入耶和華的會的摩押子孫,一個外邦的女子,竟蒙了這麼大的恩典。但另一面,這給我們看見神在祂的百姓中找不著能叫祂的旨意得通行的器皿,只得在他們所看不起的外邦人裏,藉著這摩押女子來作神恢復的工作,叫祂旨意得通行的器皿,這是何等傷痛之事!?

神的心所要得的是人照著祂的話,祂的旨意而事奉祂,然而人卻常落在自己的肉體裏,喜愛照著自己,甚至到一個地步,連轉回的感覺也失去,並且叫下一代也不曉得神的旨意,還以為那就是事奉神。正如這利未人,不只自己作了但族的祭司,他的子孫也繼續如此的在但地跟隨他的道路,腳蹤行。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的事奉如何?我們是在神的旨意裏,還是在滿足我們自己的事奉中?我們是否真知道我們在這裏作甚麼?願神憐憫恩待我們,叫我們能在祂話的光中行。

2014年1月19日: 黃漢先〈你在這裏作甚麼(一)〉

感謝主,又賜給我們新的一年。但願前面這一年,在祂的憐憫中,我們能更多認識神的旨意,真認識神的旨意,叫我們的生活與事奉都能行在祂旨意之中,祂的旨意能成就在我們身上。在主面前尋求今年該與弟兄姊妹交通甚麼的時候,主一次一次的叫我想起一句話:「你在這裏作甚麼」。所以主若一直這樣的引導,靠著主的恩典,往前我們就試從這話一同在主面前思想,一同來領受神的旨意。

一、記在經上的這話:

「你在這裏作甚麼」,這話在我們所用的中文和合本聖經,一共出現了四次(士18:3;王上19:9,13;賽22:15-16)。一處是人對人發出的,三處是神對人所提問的。這似乎不過是一句我們平常生活裏也會遇見的話,但記在聖經裏卻是我們該省思,就是人對人提問的,也值得我們注意。這話發自人,可能問者不了解對方何以在那裏,所為何事;或是責備何以在這裏,所作的甚麼?但這話出自神,就嚴肅多了,因為神並非不知道而提問,祂是全知的神,全然知道,但祂卻對人明知故問。祂明知亞當在那裏,卻仍問亞當說:「你在那裏」;也明知該隱殺了亞伯,卻仍問該隱:「你兄弟亞伯在那裏」(創3:9, 4:9)。神為何明知故問?感謝神,祂的提問並非為責備,雖然祂藉先知以賽亞問掌銀庫的家宰舍伯那,像是責備的話,但若記在三十六章裏的那書記舍伯那是同一人,那麼我們看見神對這舍伯那是仍滿了恩典。神即便對人發出像是責備的話,卻仍給人有省察的機會,為把人帶進祂的恩典中。因為神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29:11)。為此,當我們來思想這問題:「你在這裏作甚麼」,雖然在神的光中,我們或許遇著像被責備,或許我們的光景被照明了,但我們看見神的憐憫,祂的意念,就盼望我們能謙卑在神面前省察,以使我們能真知道:「我們在這裏作基麼」,知道神的旨意,神把我們放在這裏所要我們作的,而能作所明白的事,作神所要我們作的事。叫神的旨意從我們得通行,祂得著當得的榮耀。這也是我在神面前默想神將這話放在我心裏,相信神要我與弟兄姊妹一同思想並交通這話的目的;也是在神面前所禱告,祈願聖靈引導我們進入這神要我們來思想的這話的屬靈實際。

二、看士師記中這話:

早上我們先從記在士師記中的這話來思想。這是「但」人對那少年利未人所提問的話。十七章裏讓我們看見,這少年利未人原寄居在猶大族中。按神所定,利未支派在以色列中沒有產業,神說,祂自己就是他們的產業(參申18:12;書13:33),而神的吩咐他們乃散住在各支派中,各支派必須劃分城邑和城四圍的郊野給他們居住(民35:1-3),又把所出產的十分之一給他們,作為他們辦理會幕的事的酬勞(民18:21)。既是這樣,這少年利未人在所寄居之地應可安舒,為何跑到這以法蓮山地?他所以跑到這裏,「米迦問他說:你從那裏來,他回答說:從猶大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呂振中譯本翻作:職業的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17:9)。顯然就是生計出了問題。所以有問題,就是以色列民沒有照著神的吩咐行。他們進到神所應許,賜予他們之地,雖然當地仍有迦南七族居在那裏,但神已明言,祂要逐出這些的國民(利20:23),並且已藉約書亞把地按支派劃分了給他們,只要他們依靠神去得就行了。然而在約書亞死了之後,他們就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所以神就把他們交在四圍的仇敵手中,以至他們便落在極其的困苦裏(士2:11-15)。因為「以別的代替耶和華,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16:4)。雖然在他們呼求神的時候,神就興起士師拯救他們,但未幾他們又遠離神了,這樣的循環的歷史七次記在士師記中。聖靈在這書上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 21:25)。他們離棄神,不以耶和華作他們的王(撒上8:7)。所以一切就落在混亂荒涼之中,連事奉神的人也要為生計而自尋出路,自然這些事奉神的,他們沒有好好教導、引導神百姓認識神,敬畏神,他們的失職引致自己落在如此可憐中,也是該受的。然而神百姓的光景豈不也是在神的教會中,一再發生直到今天的景況嗎?

三、你在這裏作甚麼:

這少年利未人得米迦的接待並顧為他家的祭司,服事這米迦原偷了他母親一千一百舍客勒,其母後將其中二百舍客勒打造了的偶像。一天但族派人四出尋找地方而來到了這以法蓮山地,適在米迦住宅聽出這少年人利未人的口音。雖同為以色列人,但各支派口音仍有差異。以法蓮人與基列人爭戰中,就因被要求講出「示播列」而咬不準字音,講成「西播列」而被基列人認出致遭殺害(士12:1-6)。但人問那少年利未人:「誰領你到這裏來?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在這裏得甚麼?」他們得知他的詳情,就要這利未人代求問神,要知道他們所行的道路通達與否,這利未人竟隨口說他們可以平平安安的去,所行的路是在耶和華面前。簡直胡說,一個根本不行神之道,事奉偶像的人豈能知道神的旨意?故事的發展不多說,我們曉得經上所記,及後但人搶奪了米迦所雕刻的偶像,這少年利未人就作了但族人的祭司。這也正是這個職業的利未人所盼望尋得的出路、生活。

「誰領你到這裏來?你在這裏作甚麼?你在這裏得甚麼?」這雖然是出自「但」人對那少年利未人所發的問題。但聖靈把這歷史,這話記在經上,之於我們豈不也是個值得我們思想的問題嗎?我們為甚麼來到這裏?誰領我們來的?也許因著生活、心靈在混亂之中,人把我們領來聽福音,我們因此蒙恩得救了,感謝主。也許因著某些原因我們來到這裏。但你在這裏作甚麼?掃羅被主遇見,認識了主,他接著的問題就是:「我當作甚麼」(徒22:10),今天我們知道我們在這裏所要作的是甚麼嗎?我們在此、如此聚會、事奉,所要作的是甚麼?我們是否知道?再者,你在這裏要得甚麼?我們既蒙主恩認識主,既在此聚會,我們是否也想過要從主,在聚會中得甚麼?反過來說,我們在事奉,服事人,我們又是否想過我們要給人甚麼?這實在都值得我們思量,省察。到底甚麼是神的旨意?神對我們的要求?光陰飛逝,我們經過了多少的年頭,所走的日子如何?我們對主的認識,對神的旨意明白了多少?屬靈生命有多少的長進?但願在這剛開始的一年,藉著經上所記的這問題,我們仰望聖靈引導我們,一同在主面前細想,好叫我們在前面的時間裏,能清楚明白神的旨意,知道我們在這裏作甚麼。願主憐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