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彙整: 梁景法

2015年6月21日:梁景法〈得神喜悅的人(二)〉

1. 但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林前十5)

2. 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

3.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

我們上次看過那些神所不喜歡的人,他們的結局悲慘,倒斃曠野。以色列人出埃及,除了迦勒和約書亞二人,成年的男丁全不能進入迦南地(民十四26-30)。「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我們今天不要重蹈覆轍,如貪戀惡事、拜偶像、姦淫、試探主、發怨言等等,惹來神的憤怒。神不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來三8-19)因為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信乃是人得神喜悅的基本條件。信心叫人認定「神是」一切問題的答案,信心乃是經歷神一切豐富的訣竅。今天我們要來看迦勒為何蒙神悅納,而得以進入神的應許之地。迦勒也為那些立志要專心跟從主的人留下了美麗的榜樣(十四:6-12)。「惟獨我的僕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後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十四:24)這節聖經是神對迦勒的評價及應許。

(一) 神稱讚迦勒兩方面

1. 另有一個心志(民十四24)

神稱讚迦勒因為他另有一個心志,可見心志十分重要。例如:

a.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一8)

b. 以斯拉定志考究遵行耶和華的律法,又將律例典章教訓以色列人。(拉七10)

立志:確立目標與實現這目標的決心。

迦勒的目標就是要成就神的旨意、實現神的應許,進入並得到神所賜予的迦南美地。今天你的志向是甚麼呢?保羅説:「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五9)故此所有信徒都應立定志向─要得主的喜悅。

2. 專心跟從神

聖經多次說迦勒是一個專心跟從主的人,共五次(民十四24;卅二12;申一36;書十四8-9,14)。專心的意思是不受其他任何人、事、物以至環境的影響,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要得著神要祂子民所得著的。這是人對神的自己與對神應許的回應和態度。以色列人因不信而被神管教,那些發怨言的都要死亡,且要在曠野飄流四十年。迦勒也須與眾人一起飄流四十年,才得進入應許之地。但這悠長的四十年並沒有吞噬迦勒專一跟從神的心,他忠貞到底。

3. 大有信心

當探子回來覆命時,其餘十個探子異口同聲地報惡信,說當中的居民身量高大、是吞吃人的巨人,以色列人在他們眼中有如蚱蜢一樣軟弱微小(民十三32-33)。十個探子的惡信使百姓信心全失,他們喧嚷哭號,且向摩西發怨言,甚至背叛神,想回埃及去。唯獨迦勒和約書亞專心跟從神,他們不怕群情洶湧,發出勇敢的呼聲,鼓勵百姓,要剛強壯膽倚靠神,這就是信心。

(二) 迦勒和其他以色列人的分別

耶和華起誓說、以色列人中間凡被數點、從二十歲以外向我發怨言的、必不得進我起誓應許叫他們住的那地、惟有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纔能進去(民14:28-30)。究竟迦勒和其他603,548名死在曠野的以色列戰士的分別在哪裏?

1. 以色列人為何會放棄呢?因為懼怕。

雖然百姓的心都消化,領袖也改變了。但迦勒不因人事或環境的改變而灰心喪志,他對神的心志始終如一。信心產生出不同的態度和行為。「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林後五7)

2. 面對相同的環境和難處,,卻有截然不同的理解、態度和反應

迦勒信心的對象是神的自己:他信神的信實不變、他信神的慈愛和大能、他信「神是」一切困難的解決者,他對這位偉大的神有大信心!他的勇氣是建立在對神的認識上,而非信任以色列人有能力征服敵人。

3. 為真理說話,不退後、不妥協

真理不以人數多寡、聲音大少來衡量。迦勒無法贊同多數人的意見,因為那是不信神的表現。我們決定一件事,時常受到「大家都這麼作」來影響。我們很容易像以色列百姓,做一個盲從的人。其實人數的多寡不是判斷是非的標準,大聲的人不一定對。尤其今天的社會各人自以為是、又唯利是圖,真理也不一定受歡迎,人能獨自堅持和遵行聖經的敎訓需要極大的勇氣。

4. 你的選擇是甚麼?

我們常常要面對困難,作出選擇和決定。今天也有三大類型的基督徒,究竟你會像迦勒一樣,堅持真理,信靠神的應許;抑或像另外幾個探子,單憑自己的觀察和理解,以至散佈悪信,使人對神失去信心? 又或者成為盲從的大多數,人云亦云? 我們每個人都須要作這個選擇和決定。但願我們都像迦勒一樣,立志專心跟從神,就能得著神的應許,進入並享受迦南的豐富。雖然前面一定有困難和挑戰,但神會賜下足夠的恩典,並負我們的責任。

(三) 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

從約書亞記十四6~15;十五13~16的經文中,看到迦勒一直到老年仍依靠神,是忠心服事跟隨主的典範。「我還強壯,像摩西打發我去的那天一樣,無論是爭戰,是出入,我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書十四11)他最少啓發我們以下三方面:

1. 常作準備、永不認老四十五年過去了,但迦勒深信神的應許無誤,不會因時間過去而有所改變。他的心仍舊火熱、大有勇氣。雖然已八十五歲了,但無論是爭戰,是出入,他的力量那時如何,現在還是如何。這證明迦勒身心一點都沒懈怠,他常常操練、保持著強健的身體,耐心等候神實現對他的應許。我們也應保持年軽熱情的心態,鍛鍊強健的體魄,隨時為主所用。年紀不能成為攔阻我們跟隨主、事奉主的理由。

2. 生命不斷成長,接受更大託負迦勒承擔了生命中最艱巨的工作,他要打最難打的亞衲族山地的人、他要得敵人中最寬大堅固的城──希伯崙(民十三21,22)「或者耶和華照他所應許的與我同在,我就把他們趕出去。」(書十四12)他知道得勝不是倚靠自己的能力,乃是倚靠神的同在。因著生命的成長,對神認識的增加,他願意靠著神面對和征服更強大的敵人。他也因此獲得最大的勝利─把三個亞納族人的族長完全趕出。(書十五14)希伯崙的意思是友誼、相交、聯合; 這也是大衛首先作王的地方。迦勒也像他的先祖阿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一樣晚年都留在希伯崙(創三十五27),他們最後進入與主更親密的相交裡面,得享真正的安息。我們也要不斷成長,直到神要我們所進到的地步。

3. 作好榜樣,培育屬靈的下一代,承傳神的見証迦勒鼓勵年青一代起來,為神的國爭戰。俄陀聶因他的榜樣和獎勵,承接使命,征服敵人,成為以色列進迦南後第一位士師(士三)。他的女兒也學會了珍惜神的產業,且深曉生命之道,要得田地好獲糧食,更為丈夫求得活泉。我們今天也要把握機會,鼓勵更多年青人看重神所賜的屬靈產業,並為主爭戰,且靠主得勝; 並且認識唯有主才是生命糧、是我們的飽足,是我們生命的供應,離了衪我們就不能結果子,生命也必枯乾。

(四)總結

迦勒得勝的秘訣在那裏呢?「他另有一個心志、專心跟從耶和華」。因此,當其他的以色列人失敗時,他卻能節節得勝。基於對耶和華應許的相信,所以他有這雄心壯志去征服敵人。神的吩咐和應許是甚麼呢?為甚麼迦勒到八十五歲仍能相信神與他同在呢? 因為他相信神的話: 「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好使你謹守遵行這書上所寫的一切話.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順利。我豈沒有吩咐你麼.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裏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一8-9)迦勒從未改變對神的忠心和依靠。這就是迦勒的心志,是神所喜悅的。但願迦勒的見證成為我們的榜樣,激勵我們專心跟從神。神的慈愛、大能和信實永不改變,他會賜下足夠恩典和力量,帶領我們進入祂的應許和豐富。你信這些話麼?

2015年4月25日:梁景法〈得神喜悅的人(一)〉

讀經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來十一6)

「但他們中間多半是神不喜歡的人,所以在曠野倒斃。」(林前十5)

我們先來看那些人是神所不喜歡的,並且彼此提醒不要成為神所不喜歡的人,因為他們的結局可悲,倒斃曠野。以色列人出埃及,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的男丁,超過60萬,可惜,除了迦勒和約書亞兩個人,在曠野飄流四十年間全都先後倒斃,不能進入神應許之地—迦南美地(民十四26~30)。「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曉得,我們的祖宗從前都在雲下,都從海中經過‧都在雲裡海裡受洗歸了摩西‧並且都吃了一樣的靈食‧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十1-4)短短四節的經文中,一共提到了五次『都』字,這乃是要強調:以色列人全『都』被神帶領,『都』蒙神拯救,『都』歸入一位領袖,『都』得到一樣的享受;他們的所有『都』是出於神的恩典與能力,但他們並沒有體認到這個恩典,以致不為神所喜歡,最終倒斃曠野。保羅藉此警告哥林多的信徒,也包括每個世代的信徒,這警告包括五方面,提醒信徒不要像他們。

(一) 不要像他們

1. 不要貪戀惡事,像他們那樣貪戀的(林前十6):

『貪戀』指在應得的本份之外,另有貪圖;『惡事』指各種得罪神的事。這裡是指以色列人貪戀埃及地的食物之事(民十一4~6)。貪戀惡事會引人離開神,追求神之外的人事物,不知不覺間受轄制。耶穌在路12:15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世界上沒有甚麼人或事,能讓我們心靈完全滿足。真正能滿足人的,是裡面的富足。所以,主教導我們要先追求內在生命的富足。「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6-10)

2. 「不要拜偶像,像他們有人拜的。如經上所記:『百姓坐下吃喝,起來玩耍。』」(林前十7)

經文中的「拜偶像」是指拜金牛犢的事(出卅二1~6)。世界充斥著各種偶像崇拜,無論演藝明星、運動健將等,任何奪去心中神首位的事物,都是另類的拜偶像。吃喝不受約束,等於放縱肉體的情慾,卻忘記生命源頭在於神。我們心中會否有一些偶像,把我們愛慕神、信靠神的心轉移,以致經歷不到神的應許、喜樂和平安? 是自我成就?家庭?還是孩子…?我們要以神為終身的目標,遇到問題,憑信交託,尋找主的美意,當作信心操練,及見證基督的機會。這樣不但問題得著解決,自己也得著成長!保羅「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凡事上便得了秘訣 。「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2-13)

3. 「也不要行姦淫,像他們有人行的,一天就倒斃了二萬三千人;」 (林前十8)

這裡是指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行淫亂的事(民廿五1~9)。姦淫是指那些在婚姻關係以外不合法不道德的性行為,包括婚前性行為,婚外情等。「你們要逃避淫行。人所犯的、無論甚麼罪、都在身子以外.惟有行淫的、是得罪自己的身子。 豈不知你們的身子就是聖靈的殿麼.這聖靈是從 神而來、住在你們裏頭的.並且你們不是自己的人。 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神。」(林前 6:18-20)現在的社會,色情畫面及思想氾濫,人的心很易被奪去,遠離了神。求主幫助我們,逃避試探、脫離仇敵的網羅和陷阱。「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2:22)

4. 「也不要試探主(有古卷:基督),像他們有人試探的,就被蛇所滅。」(林前十9)

以色列人從何珥山起行,繞過以東地往紅海時,因路難行而怨讟神和摩西。 (民廿一4~5)。 他們厭倦曠野的生活,懷疑神的應許。當面對某些不如意的環境,在不能即時看見神的引導、保護和供應時,人很容易會試探神。 『試探神』即看輕主的敎導、疑惑主的應許、試驗主的忍耐。神說應做的,卻故意不去行;神說不應做的,卻故意去作。我們在生活中,有否像以色列人一樣試探神?讓我們心存警戒,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錯誤。

5. 「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 (林前十10)

「發怨言」指議論紛紛,表達對某人或某事的不滿。 「就被滅命的所滅」這是指遭瘟疫而死的人,當中有一萬四千七百人(民十六49)。以色列人倒斃在曠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心存抱怨,常發怨言。「埋怨」攔阻了人享受神的豐富。心中埋怨,人變得苦毒怨恨,沒法進入神應許之地。當周圍不住發怨言、說喪氣話,我們難免有波動,甚至會共鳴,失去忍耐,跟著說負面的話。發怨言是會傳染的,大家不覺間都活在怨氣裡。在神面前抱怨,便是不信任神的看顧,這豈不是大大得罪神?以色列人初出埃及,當有抱怨時,神多會滿足他們的需要。但到後來,以色列人發怨言往往帶來了刑罰。因為他們不能從過往的經歷中認識神的大能,也沒有學習交託給祂,反而埋怨成習,後來幾乎是處處埋怨,故此招致神的刑罰。保羅說這些百姓是「貪戀惡事」的(11:6)。因他們抱怨成為習慣,變成了對神的褻瀆,最後帶來刑罰與滅亡。(11:9-10)

(二) 以色列人的失敗成為我們的鑑戒 

「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 「鑑戒」: 有預表,樣式的意思。舊約以色列人身上發生的事,不可等閒看待,要引以為鑑。『末世』是諸世代的終局,指基督第一次降世到祂再來之間的新約恩典時代,是舊約聖經中已過諸世代的終局。 舊約聖經記載以色列人的歷史,主要目的正是要警戒我們這新約恩典時代的信徒。 舊約以色列人從埃及到迦南,在曠野經過四十年之久,其間有許多失敗、跌倒,以致在曠野倒斃,這些事一面是我們屬靈經歷的豫表,另一面可作為我們的鑑戒(林前十6) 。我們今天作了基督徒,在屬靈方面也像是走一條曠野的道路,因此就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如貪戀惡事、拜偶像、姦淫、試探主、發怨言等等(參6~10節);乃要靠著主的靈食、靈水供應,往前邁進。

(三) 神不喜歡的原因

1. 心裏常常迷糊

(來三8-19)「….“他們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弟兄們,你們要謹慎,免得你們中間或有人存著不信的惡心,把永生神離棄了。……他們不能進入安息是因為不信的緣故了。」我們的心如何,我們的信仰與生活也如何。一個人的心中若沒有神,心中的空處就會被錯誤的思想與邪惡的意念所盤踞,模糊不清。『不信』指不能將起初確實的信心堅持到底(參來三13)。不信不僅是一種過錯,而且還會『損害』生命;會引致『把永生神離棄了』。許多基督徒表面上雖然沒有離棄神,但對他們而言,神好像並不真實存在(帖前一9);他們心裏迷糊,即使理智上仍然承認祂的存在,但生活行事卻表現得好像沒有神一樣。

2.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信乃是人得神喜悅的基本條件;若沒有信,人無論作甚麼事,都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信有神』又可譯作『信神是』,意即信神是像祂那樣說的,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參出三14原文)。我們需要甚麼,祂就是甚麼。這樣的信心,乃是經歷神一切豐富的訣竅。「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尋求』指一生繼續不斷的尋求。人對神沒有信心,就是不以神為神,且不信神厚待一切求告和尋求祂的人(羅十12),這當然不能得神的喜悅。

願我們彼此提醒,不要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乃是將信心堅持到底。更不要像以色列人心裏常常迷糊,竟不曉得神的作為;耍信靠主的應許,進入基督的豐富裡頭。

2015年2月15日:梁景法〈施比受更有福〉

(一)甚麼是有福

「施」是付出,是減少的意思;「受」是接受,是增加的意思。「施比受」怎麼會「更為有福」呢?今天的世界總是敎人要去爭取更多,無論是金錢、地位、名譽、香港還包括樓宇、大屋等等。好像物質越豐富就越有福氣,擁有越多就越快樂!但擁有不一定是福氣、多不一定快樂!聖經卻敎導施比受更為有福。我們怎樣才會成為一個更為有福的人? 施的意思應該是「貢獻」、「拿出來」,也就是「我和你分享」的意思。即是一個人若肯貢獻出來,與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比接受這件東西的人,更有福氣。

(二)「施」怎會比「受」更為有福呢?

施比受更為有福,接受的人蒙福,施的人卻更為有福,原因是:

1. 屬天祝福的原則:「施比受更為有福」是「主的應許」。原來屬天祝福的原則是-我們若肯為主捨去,就必從主得著更多;無論屬靈或物質方面,都是這個原則。主耶穌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6:38)多給的多得,少給的少得,這是主的原則。主的祝福是傾倒給那些樂意使自己成為別人祝福的人。基督徒蒙受神的恩典,要學習做一個付出的人,不讓神的恩典只停留在自己身上,要像活水的江河,川流不息。若你只顧得著祝福,卻不願意付出,結果就像死海,只有進,沒有出,最後失去生命的豐富。

2. 生命度量的擴闊:「施比受更為有福」是「自然增長」的現象。我們的恩賜是越運用就會越增加。正如主人說:「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太25:28-29)在「施予」時,主就會擴大我們的容量,使我們更加蒙福。付出的人在他付出的時候才會明白他的有限,看見自己的不足,所以他必須常常謙卑來到主面前,更多倚靠神,支取神的愛和恩典,供應他能夠服事更多的人,成為別人的祝福。

(三)效法主耶穌的榜樣

耶穌說:「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主耶穌因著順服父神的旨意,甘願付出自己的生命,「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與父神。」(腓2:9-11)保羅效法主,活出主的生命,他用生命服事人,服事教會,「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徒二十33)保羅不但在屬靈上付出,在生活上也付出,供給同工的需要。「我這兩隻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徒二十34)復活的生命首先是需要經過死亡,十字架是通往榮耀的路,耶穌走過,保羅走過,我們也需要如此行。一個樂意付出的人,生命才會豐富。

(四)要扶助軟弱的人

保羅的一生是過信心的生活,雖有教會的供應,但有需要時,他就以織帳棚賺取收入,供給同工的需要,神亦加倍看顧他。所以我們要顧念有需要的,扶助貧困的。我們要彼此相愛,「小子們哪,我們相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在神的家中我們應該用基督的愛彼此扶助。神的兒女應該互相關心,可能金錢上的顧念,物質上的關懷,以至心靈上的關心和扶持。有時我們看見自己有難處,就忽略了其他肢體在難處當中,但你先為他人的事代禱,神加倍的恩典就顯在你身上。今天在神的兒女當中,需要有更多的憐憫、同情與代禱,在難處當中的肢體十分需要我們的關心。我們幫助別人,並不是自己很順利的時候; 付出的時候,不一定是自己很富裕的時候。雖然自己還在缺乏,難處當中,但因順服聖靈的感動而去關心別人,反而就更蒙福。

(五)五餅二魚的神蹟

「在這裡有一個孩童,他拿著五餅二魚算什麼呢?」(約六章1-14)結果就憑著這孩童的奉獻,主耶穌行了一個大神蹟,分給五千男丁,加上婦女兒童上萬人吃飽,剩下的零碎還裝滿了十二個籃子。這個孩童願意捨己,將自己僅有的奉獻給主,藉著這僅有的五餅二魚,所行出來的神蹟是那樣的大。若是我們自私,僅僅為自己,從來不顧到別人的需要,我們的生命照樣是貧乏。若我們以主的愛關心別人,神就加倍給我們。孩童是最容易自私的,但他聽到主講道很感動,他拿著五餅二魚完全獻給主。若我們因為愛主而付出,關心肢體,主同樣要使用你,成為馨香的祭物,榮神益人。

(六)總結

當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付出,家就有溫暖。在教會裡,當每個人付出,教會就有溫馨,求主幫助我們,遵守聖經的教導,施比受更為有福,你會更長進、更喜樂、更多經歷神、更多蒙神祝福。而且你會看到你勞苦的果效,在主裡面不是徒然的,弟兄姊妹也因著你的付出而蒙福,教會也因著你的付出而復興。並且要得主的稱讚:『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福音25:34-40)

當我們來到一生的終結時,要問的──

  • 不是我在此生享受了多少,而是我們付出了多少?
  • 不是一生的目標達到了多少,而是愛的事奉有多少?
  • 不是我有多快樂,而是我給了別人多少幫助?
  • 不是在此生有多少成就,而是我的一生是否成為別人的祝福?

2014年12月14日:梁景法〈榮上加榮〉

一、神的榮耀

1. 甚麼是神的榮耀
榮耀的意思可說是 – 神自己。摩西對神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出埃及記33章18~33節)。神對他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摩西要看神的榮耀,神不過讓他看見祂的背,這榮耀就是神自己。撒母耳記上第四章,當以色列人被非利士人打敗的時候,神的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老祭司以利的媳婦當時生了一個兒子,名叫“以迦博”,就是“榮耀離開以色列”的意思。所以榮耀就是神自己,是形容神豐滿的彰顯。

2. 成就神的旨意就彰顯出神的榮耀
榮耀的神向亞伯拉罕顯現(使徒行傳7:2),把祂最高的旨意告訴亞伯拉罕,他看見這個異象,就順服了神的呼召,離開迦勒底的吾珥。主耶穌在被賣的那一夜,耶穌舉目望天說、「父阿、時候到了.願你榮耀你的兒子、使兒子也榮耀你.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約17:1,4) 主耶穌作為人子,一生以父的事為念,遵行並且成就神的旨意,叫父得榮耀,子也得榮耀。

3. 神的榮耀就是基督
「神⋯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祂是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是神本體的真像⋯。」(希1:1-2)『神榮耀所發的光輝』指祂就是神本性的彰顯。「神本體的真像,」『真像』原文指圖章所顯在物體上的印記,和圖章一模一樣;『本體的真像』指祂就是神本質的顯現。從來沒有人看見 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愛子是那不能看見之神的像(西1:15),因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面(西2:9) 。人看見主,就是看見了神(參約1:17, 14:9;西1:15)。祂在地上所彰顯的聖潔、仁愛、公義和智慧等性情,都是神的本質。人不能在基督之外尋得認識神的道路。

二、神召我們進入衪的榮耀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羅8:29-30)

1. 模成祂兒子的形像:神旨意的最終目的,是要叫我們『模成祂兒子的形像』;當我們完全像主的時候,也就是神的眾子顯出來(參羅8:19節;約壹3:2)的時候;所以神的旨意乃是要得著許多兒子,與祂的獨生愛子一樣,使祂(主耶穌)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參來1:6;2:10-12)。神的心意不單救我們,叫我們不下地獄,祂要領我們進入祂的榮耀裏。我們能進入祂的榮耀,乃是因我們有分於神的性情。祂聖潔,公義的生命分給我們,當我們漸漸像主耶穌的時候,就是進入祂的榮耀了。榮上加榮是指出這生命演變的過程。

2. 得勝的生命:神兒子的生命滿有榮耀和大能,所有蒙恩得救的信徒都有神兒子的生命。基督復活的生命已經吞滅死亡,在基督裏面就不再有死亡,我們在基督裏面是永遠活著。死亡對信徒變得不再可怕。今天我們藉信與主聯合,不單有基督復活的大能,並且可以靠著聖靈過得勝的生活。藉神手所安排之環境的配合,漸漸地被更新而變化,至終與主相像。衪得勝,我們在祂裡面同享得勝。衪作做王一直到永遠,我們也同蒙應許與衪一同作王直到永遠。

3. 榮耀的盼望與身體得贖:進入榮耀的過程還包括信徒身體的得贖。「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神的號吹響;那在基督裡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 」(帖前 4: 16-17)。這是一個奧祕:我們不是都要睡覺,乃是都要改變(林前 15: 51)。主用種子的生長比喻這榮耀的復活與改變:「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3-24)凡肉體各有不同;榮光也有分別。死人復活也是這樣:所種的是必朽壞的,復活的是不朽壞的; 所種的是羞辱的,復活的是榮耀的;所種的是軟弱的,復活的是強壯的;所種的是血氣的身體,復活的是靈性的身體。(林前 15: 40-44)

三、進入榮耀之路
起初神按自己的旨意和形像造人,但人墮落了,不能滿足神的旨意,也失去神的形像。神藉主的救贖展開恢復的工作。我們因著信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得以恢復神的形像(弗4:24;西3:10)。然而並不是每個信徒都已完全脫去了舊人,穿上新人,這不能滿足神的旨意。神願意看到每一個作神兒女的人都像神的長子基督一樣,那才能討神的喜悅,使神得榮耀。我們將來的榮耀是根據像基督有多少,以至達到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3,14)。怎能達到這地步呢?不是外面的模仿,是裡面生命的改變。這裡提到一個途徑,使我們能直接變成主的形狀:「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 3:18) 鏡子只能返照它所照著的東西,同樣,我們看見的基督有多少,返照出來的基督也有多少。『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的路,乃在於『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我們更多看見主,就更多被主榮光所照射,也就能更多顯出主的榮形。

1. 敞著臉: 沒有帕子蓋著臉,就能看見得完全的基督。相反,如果臉上有帕子,就看得不完全。「帕子」是因著「心不要主」而產生的。 (林後3:12-16)從前摩西因神與他說話而臉上發光,以色列人因怕摩西臉上的光,就怕挨近摩西。後來以色列人仍是這個難處,就是怕光,不要光,他們心上的帕子還沒有揭去,所以他們讀舊約也讀不通。這也是我們能否清楚看見主的關鍵。我們的心如果向著別的,必然像蓋上帕子,生活在黯淡微光下,返照一個不完全的基督出來。鏡子有問題,即是心有問題。甚麼時候我們與主之間有了帕子的間隔,我們的心就得再一次「歸向主」!心一歸向主,看得清楚,返照也就清楚。

2. 看見主: 你越親近主,你就會越有主的形象。我們應當常常敞開心靈去親近主,讓主的榮光常常照亮我們。任何時候,只要你撥出一點時間,單單等候耶穌,可能是簡單的禱告、哼一首詩歌、默想一節金句、或許只是安靜等候,專注主的自己,渴慕祂的同在。神無條件的愛,祂的甘甜會臨到你,當你感到疲倦、急燥、情緒緊張時,祂恩慈的手會觸摸你,改變你,加添你的恩典和力量,神的大愛會融化你,叫你不再灰心、自怨自艾、學會自我接納。若我們多注視耶穌,少注視自己、朋友、試煉、生活狀況,我們會愈來愈多地反映祂的形像。我們的不潔、脾氣、自私會逐漸消逝,代之是親切、純潔、溫柔、仁愛―神兒子的性情就更多地成形在我們裡面,我們便漸漸成長,變得更像榮耀的主,以至榮上加榮。神願意更新我們,藉聖靈的能力,完全蛻變成耶穌的形像。過程也許不好受,但若順服神,主必有夠用的恩典幫你突破每一難關。

四、總結
我們有極榮耀盼望,主留我們在地上接受造就和操練,將來與神的眾子一同進入榮耀裡。 如果我們的生命沒有改變,當主再來把我們提到祂榮耀裏的時候,我們會很難適應。因為我們的生命和主的距離很遠,衹怕坐在寶座亦難以稱王吧? 故此我們要常常敞著臉,向著主,神就藉着聖靈在我們裏面作工,天天改變我們,叫我們的心意更新而變化,越來越接近神的性情。使我們越過越變得像主,並願意遵行父的旨意,跟隨主的腳蹤行。

2014年10月26日:梁景法〈屬天的呼召與使命〉

讀經:
1. 馬可福音一16-18「耶穌順著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兄弟安得烈、在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

2. 馬可福音三13-15「耶穌上了山、隨自己的意思叫人來、他們便來到他那裏。他就設立十二個人、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並給他們權柄趕鬼。」

3. 馬可福音八34「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一)主呼召人跟從衪
「來跟從我,」『來』字在原文是一個命令式的動詞;『來跟從我』意即來作我的門徒;古時猶太拉比收門徒,不單是傳授道理教訓,並且日常生活在一起,使門徒可以學習為師者的行事為人。神是要『得人』──人的靈魂最珍貴,人是要『得魚』──屬地的財富或其他需要;跟隨主的人,必須捨棄魚而為主得人,並且該先把自己這個人讓主得著。主是跟隨的唯一對象,要持定基督,行在祂腳蹤裏「跟從我」的,才能得人如得魚一樣。『立刻』一詞,表明在呼召和跟從之間,並無任何拖延;他們毫不考慮撇下了一切「捨了網」跟從主。這是主第二次呼召西門和他的兄弟安得烈。主的恩召沒有改變,主呼召人跟從衪,成為得人的漁夫。

(二)恩愛的呼召
1. 第一次的呼召 — 約翰福音(一35-43)
這段經文介紹幾位門徒蒙召跟從主的經過。凡看見『神的羔羊』的人,就不能不受吸引而跟從祂。約翰的兩個門徒於是就跟從了耶穌。主問跟著祂的兩個門徒說:「你們要甚麼?」祂今天也對我們每一個跟隨祂的人,問同樣的問題:我們跟從主,究竟是單單要主自己呢?或是要主以外的甚麼呢?那兩個門徒回覆:「夫子,在那裏住?」「耶穌說:『你們來看。』耶穌邀請他們來看,意即與主同住,親自和主交通來往,就是認識耶穌為基督的秘訣(參四42)。後來安德烈和彼得卻又回去打魚,就像今天的信徒,雖蒙恩但仍受世界吸引,未能專心跟隨主。

2. 第二次的呼召 — 路加福音(五4-11)
這段經文描述彼得和安德烈再次蒙召跟從主的經過。
「講完了,對西門說:『把船開到水深之處,下網打魚。西門說:『夫子,我們整夜勞力,並沒有打著甚麼;但依從你的話,我就下網。「但依從你的話,」他仍心存疑惑,勉強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依從』主耶穌的話。他們下了網,就圈住許多魚,網險些裂開;便招呼那隻船上的同伴來幫助。他們就來把魚裝滿了兩隻船,甚至船要沉下去。西門彼得看見,就俯伏在耶穌膝前,說:『主阿,離開我,我是個罪人。他和一切同在的人,都驚訝這一網所打的魚;他的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約翰,也是這樣。耶穌對西門說:『不要怕,從今以後,你要得人了。」彼得在下網之前稱呼祂『夫子』(參5節),如今因看見神蹟,認識祂是主,就改口稱呼『主阿』。人在神的光照之下,就看見自己的罪污和不配。人若看見基督的豐滿,就必認識自己的敗壞;所以要脫離罪惡,並不在消極的對付自己,乃在看見基督。我們越認識主,也必越覺得自己的敗壞;我們若還覺得自己不錯,就證明我們還不夠認識主。彼得等人早已跟從了主耶穌(參約一40-42),後來又回去捕魚為生,現在彼得因見自己污穢,就求主離開(參8節);主卻反倒呼召他跟隨。這說出真實蒙召跟隨主的人,都是自覺不配跟隨主的。人若看見豐滿的基督,必然撇下所有的跟從祂。我們若真認識主的寶貴,就不會再受這世上的一切事物所吸引。

(三)屬天的使命
從耶穌在加利利海上呼召眾門徒開始,至設立十二個門徒,可以看到耶穌為門徒定下的使命和目標。耶穌要他們-

1. 常和自己同在: 藉著朝夕相處,耶穌把許多的事教導他們、堅固他們的信心。當我們經常與主同在時,便會在不知不覺之間疏遠了昔日的愛好。不再受世界轄制,專心跟隨主。與主同在也表示價值觀的改變,從前以為重要的,逐漸不再重視,以主看重的為寶貴。

2. 差他們去傳道: 主呼召人跟從衪,傳揚天國的福音,成為得人的漁夫。主復活後更吩咐我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廿八19-20) 耶穌一再差遣門徒,說:「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3. 給門徒權柄趕鬼: 有人被鬼附身,飽受痛苦,這是傳福音時會遇見的問題。耶穌讓門徒看到,他的權柄勝過這些,因此,他叫他們不必懼怕。門徒按著主的吩咐到各城鄉教導、醫病、趕鬼。今天魔鬼一樣藉種種詭計、罪惡綑綁人心,欺騙世人,叫人瞎眼、不得看見。我們靠著主的權柄必可得勝。

4. 要捨己背十字架: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路九23) 捨己的意思是順服主。主自己存心順服父神(腓二8) 祂凡事不照自己的意思(路廿二42) 行事、説話都不憑己意,衹遵照父的吩咐(約十四10、31)。跟從主的人要像主捨己,背十字架,神兒子的生命性情就得以模造在我們身上,我們就恢復當初神造人時應有的形像、成為天國的子民,讓神的旨意透過我們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一樣,並向世界的王,就是叛逆者、説謊人之父 — 魔鬼誇勝。

(四)主訓練門徒
十二門徒跟隨耶穌基督,向他學習,得到訓練。 耶穌復活和升天之後,他把門徒差遣出去為他作見證。十二門徒都是普通人,神通過非凡的方式使用他們。他們當中有漁夫,稅吏和革命者。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人都有,證明神要使用各種不同的人。當中稅吏馬太和奮銳黨的西門原先可能是是死對頭。他們被主吸引、放下嫌隙、彼此接納,同心跟隨基督。就知道主已徹底改變了這兩個門徒 — 不再是我、乃是基督。

1. 稅吏馬太 — 他自己在列舉十二個門徒的名字中,特別提出「稅吏馬太」這個稱號。稅吏在當時是個名正言順的貪官污吏。因為政府只要求一個固定的稅收,抽稅多少全由稅吏自己作主。這樣,敲詐,貪而無厭,欺凌弱小等等惡行是稅吏公開的作為。特別當時猶太人在羅馬政府的統治之下,稅吏就等於中國當年的漢奸,幫助敵人來壓迫自己的同胞,是民族的罪人,是社會不齒的職業。聖經中常常把稅吏和娼妓、罪人同列,就是這個原因。馬太接受了主的呼召,撇下了他所有的罪行,和從罪行得來的財物,跟隨主耶穌,他就得到了救恩,並且被選為主的十二門徒之一。馬太撇下羅馬的該撒王,得著了萬王之王。他撇下屬世的財富和利益,得著永恆的冠冕和尊榮。他寫的馬太福音排在新約聖經的第一部,是專門寫給猶太人讀的,向猶太人證明耶穌就是彌賽亞。他又記載了登山寶訓,和許多天國的比喻,都是別的福音書沒有的。他提醒我們進天國的條件:「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太七21) 他記下主的應許:「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他使我們藉著他寫的,能超越空間時間去認識天國的王―他所跟隨的主,也是所有信徒的主。

2. 奮銳黨的西門 — 主呼召一個熱衷於政治的人。約瑟夫的《猶太古史》稱當時有三大主要派系,即法利賽、撒都該、以色尼派。奮銳黨被稱之為「第四大派系」,他們反對羅馬統治,煽動猶太人用暴力手段反抗羅馬人。他們反抗徵稅,對自由十分嚮往,稱神是他們唯一的主宰和君主。此派甚至被稱為狂熱派,是一群標榜「不自由毋寧死」的敢死隊,為真理公義而戰。奮銳黨在主後66年領導起義,成功奪回了耶路撒冷,並堅持到主後70年,在耶路撒冷城被圍時,暴徒們摧毀了幾十年堆積下來的食物和柴火,逼令猶太人在絕望中反抗羅馬。羅馬提多將軍揮軍圍攻耶路撒冷,共10萬軍兵大肆破壞,摧毀聖城,超過100萬猶太人慘遭屠殺。羅馬兵瘋狂搶掠聖殿裡的器皿和寶庫,又放火焚燒了聖殿。從此,聖殿的獻祭和敬拜就停止了。猶太人開始逃亡,漂流異邦。一直到主後1948年以色列復國,猶太人才開始逐漸回歸以色列。西門這個名字,原文是聽見的意思。他留心聽主的呼召,聽見了就立即放下一切跟從主。他是熱愛真理自由的鬥士,因為主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跟從主的門徒就必曉得真理,而真理必叫人得以自由(約八32)。他已經從主的身上得到啓發,建立了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地上的一切都是暫時的,沒有永恆的價值,他看靈魂的得救與釋放更為重要。他從前希望在地上建立理想的國度,跟從了耶穌之後他改變了,他揀選建立天國;從前他崇尚暴力手段、參加革命運動,現在他是以關愛與和平傳揚福音、打不還手。他的激烈變成心裡火熱;現在他不是要脫離羅馬政府的轄制,而是要自己的同胞脫離魔鬼,罪惡的轄制,得到真正心靈的自由。

(五)從屬天的角度看世界
基督徒的意思就是「跟隨基督的人」,主呼召人跟隨他。祂向所有信徒發出同一個呼召,我們的回應是甚麼?我們是否願意跟從主?按衪的吩咐、接受衪的差遣?主呼召彼得和門徒去作得人的漁夫,帶領人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徒廿六18)故此我們不再以舊造的眼光看這個世界和屬於它的一切文化、價值以至社會各樣制度。因着主大愛的原故,我們欣然接受主的呼召和使命。雖在地上生活,我們卻與主一同坐在天上(弗二6),所以我們必須學會從屬天的角度去了解今日的世界和衡量在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事情。我們跟隨的對象是主;使命是傳揚天國的福音、造就信徒、建立敎會;方法是按主的腳蹤而行;態度是「⋯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門徒們或許有不同背景、不同的理想、不同的價值觀、以至不同的政見,但都因著主的原故及其後聖靈的工作,甘願放下個人一切的不同,學習彼此順服,相互之間的牆被拆去,再沒有間隔或攔阻。並且因著願意背十架、接受十字架的對付、我們能除去舊我,以基督作自己和敎會的唯一元首,在主裡合而為一。使徒行傳就展示其後的使徒如何按照主的吩咐、等候聖靈、滿有能力、同心合意、興旺福音,按神的旨意而活,作主的見證。我們若真的認識主,接受耶穌作主,就當接受主的呼召、遵行主的使命、跟隨主的腳蹤行。

2014年8月24日:梁景法〈樂上加樂〉

讀經:『必開花繁盛,樂上加樂,而且歡呼。黎巴嫩的榮耀,並迦密與沙崙的華美,必賜給它。人必看見耶和華的榮耀,我們神的華美。』(賽三十五2)

『你們愛慕耶路撒冷的都要與他一同歡喜快樂;你們為他悲哀的都要與他一同樂上加樂;』(賽六十六10)

(一)為甚麼可以樂上加樂?

文內容豐富: 以賽亞書35章描繪一幅十分美麗的圖畫: 曠野和乾旱之地必然歡喜;沙漠也必快樂;又像玫瑰開花⋯。耶路撒冷從悲到喜、從苦到樂、從絕望到充滿盼望、從被擄到歸回應許之地。故此以色列人要雀躍、歡呼,並且樂上加樂。另一方面,「那時」也是指耶穌基督的救恩臨到,人生充滿希望,故此蒙恩的人都因得着豐盛的生命而歡呼。此外耶路撒冷也預表著教會和神的選民,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他們必得着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賽三十五10)。啓示錄記載聖城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丶新天新地開始(啟廿一1-2),神永遠的旨意得着成就。故此神的兒女都歡喜快樂,且樂上加樂。因時間所限,故不詳述。

(二)什麼是喜樂

今天世人都在尋找快樂,盲目地不停追求享樂可說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特徵。究竟什麼是喜樂?快樂是否等於喜樂?有人甚至以為哈哈笑就是快樂,甚至交很多學費去學習大笑。其實歡笑是結果,毫無道理的大笑徒具外表,沒有意義。聖經用不同的字描述快樂和喜樂– 快樂,享樂(pleasures,happiness),約有30 次;更多的是喜樂、歡喜快樂(rejoice,joy,glad)約有300次,不同譯本可能稍有出入。快樂容易得到,受環境影響,所以也特別短暫。如果環境差,又或是面對逆境,則很難獲得快樂。喜樂不等於快樂。你可以「盡情享受,玩得開心,吃得歡暢」,但仍然毫無喜樂。保羅在獄中毫無樂趣可享,卻十分喜樂。喜樂也不等同性格開朗。喜樂的人不一定是歡欣滿溢、使眾人興高采烈﹔這不過是性格問題,與喜樂無關。無論我們的性情如何不同,「在主裏喜樂」的生命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享有的。有人不惜追尋罪中之樂: 喝酒、毒品、婚外情⋯﹔但有人卻寧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願暫時享受罪中之樂。( 來十一25),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十四17﹚喜樂也不等於無憂無慮。無知財主的比喻清楚警戒我們靈魂的安息比肉體的安逸快樂更重要。(路十二16-21)

(三)基督徒的喜樂

喜樂能超越順境與逆境,即使在逆境中心裡憂傷,卻可以因信心而得著由神而來的喜樂。所以,喜樂是由心裡湧出來的,不受環境影響。

1. 因相信基督而大得喜樂

「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裡去,給他們擺上飯,他和全家因為信了神都很喜樂。」(徒十六34)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不但如此,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羅五11)。故此喜樂是信主的結果,是神生命的特質,也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加五22-23)

2. 喜樂是與主相交親近的結果

喜樂是神與人之間相交的產物:「你們要常在我的愛裡⋯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五9-11)喜樂是弟兄姊妹之間團契的產物:見證、分享神的愛⋯。「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約十五11)「我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使你們的喜樂充足⋯。」(約壹一3-4)「向來你們沒有奉我的名求甚麼,如今你們求就必得著,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約十六24)讀神的話與禱告叫人得滿足的喜樂。一個人因親近神、依靠神,心裡自然生發喜樂。

3. 因飽嘗主愛的喜樂

神的愛是無法衡量,不管發生什麼事,神仍重視、接納及關心你。「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舍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神的愛隔絕」﹙羅八32、38-39﹚。我們得嘗主豐厚無比的大愛,故生大喜樂。

4. 喜樂是神的旨意和命令

耶穌禱告父神,祂祈願「他們心裏充滿我的喜樂」﹙約十七13﹚。祂祈求祂的門徒「合而為一﹔⋯在我們裏面,⋯像我們合而為一。我在他們裏面,你在我裏面。」﹙約十七21-23﹚神原來的旨意,是要人分享神合一的喜樂﹔保羅再次強調同一點:「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四4﹚他不是說「有時」,而是「常常」!要時刻喜樂,這不僅是鼓勵,更是命令。

(四)喜樂的人生

1. 喜樂是力量

「要靠主喜樂」(腓三1,四4),『主』是喜樂的根源;「靠主」是能常常喜樂的秘訣。我們愈接近主,就愈有喜樂;與主的關係愈深,喜樂也就愈深。尼希米安排了一天的時間,在耶路撒冷宣讀講解律法,民眾聽了,醒悟到他們過去多年來所犯的過錯,都不禁哭起來。尼希米勸他們停止哭泣,反要歡欣慶祝:「⋯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八10﹚

2. 喜樂是良藥(箴言十七22)

喜樂的基督徒有健康的心理。遇到逼迫的時候,能夠堅強地承受壓力。在困難的時刻,絕不灰心喪志,堅毅不屈。「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十二15)基督徒不是要抑壓悲傷、在人經歷『哭泣、憂慮、憤怒、不解』時,仍然相信神能安慰他們!可以為他們禱告,在適當時候,鼓勵他們,讓神的話語在他們憂傷中,賜下奇妙的平安和喜樂!

3. 知足常樂

我們讓神管理生命中的一切,知道不論好壞,都有天父的安排。「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饑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藉著他以神為樂」(羅五11)。神自己成為我們的滿足和喜樂﹔信徒喜樂的源頭和秘訣,就是主自己。(腓四13)

4. 應當一無掛慮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腓四6-7) 「掛慮」是對神的照顧和保護缺乏信心。⋯『喜樂』的原因在於『一無掛慮』;掛慮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掛慮於事無補。煩惱、掛慮、猜疑、不滿、不信,乃是基督徒最大的弱點。『一無掛慮』的途徑在於『禱告交託』。 一個會凡事禱告的基督徒,正是沒有煩惱掛慮的人。若要喜樂,便須勝過一切掛慮。「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裏,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7「神⋯的平安」,是一種無法解釋的、超然的平安。並且這喜樂是從神來的,沒有人能奪去。(約十六22)

2014年7月27日:〈主日見証交通摘要〉

圖書部現有藏書超過2300本供弟兄姊妹借閱,副堂設有自助借還書處,弟兄姊妹可以自由按需要使用,借書期限為兩星期。弟兄姊妹如有問題亦可聯絡圖書部同工們。
□ 黃美君

《看哪》— 雖然是期刊,也是一本屬靈刊物,是由新加坡弟兄姊妹所出版的。我從信主後開始閱讀至今已有21年,每當閱讀的時候。我都感覺與編者們有屬靈的交通,提醒自己要竭力追求、不負主恩。另外在服事上,也提醒自己不退後、不失腳。他們在文字上的忠心服事本身就是一種激勵。
□ 阮桂開

《渴慕神》— 自己閱讀的習慣是源自屬靈書籍,在信主年日裡,作者們就像陪伴著自己成長。這書說到在我們追求上的情況,內容主要是與神的關係,亦有不同的分題。例如: 如何跟隨神、如何與神親近、如何謙虛、神的心、無所不在的神等。我起初不懂如何跟隨書中所說,後來慢慢地領略,更學習在日常生活中經歷。神是我們的中心,故此我們要在崗位上分別為聖。
□ 鄺念宗

《誰是老闆》— 這書內容是一位弟兄的見證,說到他信主而得著幸福人生的經歷。每當閱讀之時都感覺到當中實在有神,不論20年前看還是現在看。當中看到弟兄生命的改變,除養成讀聖經及祈禱的習慣外,他漸漸可以吃乾糧。並且他不再為自己求,乃為神的旨意而奉獻自己。雖然弟兄的事業愈來愈大,但是他卻不留戀,把當中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資產奉獻給神。弟兄的見證讓我看到幸福人生是由神一步一步帶領的,亦有很多地方提醒自己需要學習。
□ 羅志輝

《江守道拾珍集》— 信主已經很多年,但有時對聖經的中心思想仍不太理解,而書中的訊息非常好,讓自己知道有些自以為懂的其實還是不懂,例如「教會」的含義,又例如「智慧」是指神的旨意、在神裡面所想的,是可以應用出來的,亦提醒自己是基督的生命使我明白、經歷神的話。故此,除了要多讀,我們亦要在生活中經歷神的話。
□ 馮蘇月霞

《屬天道路的先鋒》— 說到神要在地上得著先鋒,指他們是身在地而心在天的,亦提及很多見證,第一位先鋒就是我們的主。先鋒都有同一種生命的特質,就是有屬靈異象與生命抱負,雖然路上滿有痛苦困惑,但他們願意絕對的跟隨主。作者提醒只是蒙恩是不足夠的,更要以主為主,從己轉到主,進入基督的豐富。另一處亦提醒自己,若果神不再在我們身上加以干預,我們必定是腳步停留了。我們只需付代價,主就會看顧負責。書中內容亦提醒自己不再受世界的吸引,因為世界「配不起」我們,要知道我們裡面有屬天的身份,帶著神的使命。最後,閱讀屬靈書籍不是讀過就以為得著了,乃是要自己付代價在主面前去經歷。
□ 阮黎萃華

《十二籃》— 這套書籍是值得購買收藏在家中的,它是我們所需的供應與受用的參考,例如教會的生活、真理的認識,包含廣泛,值得一看再看。其中說到一粒種子落在地上死了,就結出許多籽粒來,其實神的種子是指我們自己,要經歷過十字架的功課才能長成基督豐盛的生命。我手上的這套書,乃是我丈夫25年前受浸時,我送給他的禮物,不單是回憶也是見證,再看當年在扉頁上所寫勉勵的字句,實在很寶貴。
□ 劉胡秀華

總結:
閱讀是認識神的好習慣,而自己亦會作一點小筆記,以作記錄。為什麼要閱讀呢?因為我們都受身體的限制,受時間、地區、空間的限制,但從屬靈方面來說,基督徒是一個身體,我們要與其他在神家的弟兄姊妹有交通,閱讀就是一個好途徑。只是有時候需要分辨哪些是有供應的。第一當然書中要以真理為基礎,所以我們要在神的話上有掌握。第二亦可透過弟兄姊妹介紹。好書所以重要是因為會把人帶到主面前,讓人更深認識主。它叫人知道聖經中的話是可行的,叫聽而順從的人有福,並且叫人知聖經不只是理論,因為是已經有人實踐出來了,是神的帶領與恩典。

當然屬靈書籍有深有淺,我們可按自己個人的情況選擇,或是向負責的弟兄查詢。
□ 梁景法

2014年6月29日:梁景法〈耶和華坐著為王〉

「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着為王。耶和華坐着為王,直到永遠。耶和華必賜力量給他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他的百姓。」(詩29:10-11)

(一) 耶和華坐着為王

1. 面對災難

「洪水氾濫」是代表危險、災難、不安、突變⋯。今日的世界,就是洪水氾濫,到處充滿了火藥,有鬥爭、衝突、不法、打殺等⋯。聖經預言:「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因為那時人要專顧自己、貪愛錢財、自誇、狂傲、謗讟、違背父母、忘恩負義、心不聖潔、無親情、不解怨、好說讒言、不能自約、性情兇暴、不愛良善、賣主賣友、任意妄為、自高自大、愛宴樂、不愛神⋯」(提後3:1-5)。這些描述正是今日社會的寫照,也證明現在就是末世危險的日子!面對世界種種災難,國攻打國、民攻打民,到處都是矛盾和衝突,正如洪水氾濫一樣,令人不知所措,困惑甚至絕望。

2. 神的不變與應許

耶和華是天地的主,我們的神。祂是「自有永有」、「我就是我」、「我是」。耶和華的名字就是那「昔是,今是,將來永是的神」(出3:14-15)。神掌管萬物,是一切的答案。神坐著為王:「坐著」表明穩定、鎮靜和權柄。洪水雖然氾濫,但不能動搖祂的寶座。祂雖然准許洪水氾濫一個時期,但「耶和華必賜力量給祂的百姓;耶和華必賜平安的福給祂的百姓。」祂賜給我們:

(1) 力量―― 面對挑戰和危險。

(2) 平安的福―― 心裡有從主而來的平安,面對患難也不懼怕。

3.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

神或許沒有即時把洪水退去,但祂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有時,要改變的並非環境,而是人的心態和價值觀。願我們在今天在洪水氾濫,風雨飄搖的時代,要緊記:「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衪必看顧自己的百姓。聖經中許多例子,例如以斯帖記時代,神的百姓正處於滅族的危難之中,因耶和華坐着為王,屬神的百姓最後都有驚無險,且勝過仇敵。

4. 持守聖經原則

要按照聖經的真理,建立準確的信念、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才不會人云亦云,隨風漂蕩。

還有,要靠着神的恩典和大能大力、站穩主所託付給我們的見證!基督徒要根據神的話語,建立正面的思想、意念和心態,並按着神的心意,隨時順服聖靈的引領,以及按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裏面(約壹2:2-7),自然能夠靠着主的大能大力,憑著信心超越一切的苦難、試煉和壓力,並享受主的生命和平安!

(二) 神的命定和權柄

1. 神的命定

「祂從一本(本:血脈)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17:26)我們各人都有神所命定的路。一生的年日和疆界,神都有命定。列國的興衰和各族定居的區域,乃出於神預先的策劃(申32:8)。

2. 神絕對的權柄

「神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因祂改變時候、日期、廢王、立王。」(但2:11)古時計算時候日期,是以皇帝登基作為起點,以王朝來計算日子的。更改日期,也就是等於更改朝代,更換帝王。「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但4:25),神有最終的權柄決定全世界政治的進程和改變政局。

(三) 歷史的教訓

1. 神的揀選:在舊約,神從萬族中揀選以色列人出來,分別為聖,(出33:16,利20:24)向世人見證神的聖潔、公義和慈愛。君王和眾首領,須按神的律法和要求治理國家。以色列人的政治與信仰是不可劃分的,國家只要依靠神和按照神的律法去管治,便能得到興旺,國泰民安。若被神評為「正」的君王,就是神的好管家。

2. 敗壞的人性:很可惜,那些受過神特別教導的選民,尚且在敗壞的人性中日漸遠離神,忘記神的作為,最後墮落而終趨敗亡,何況別的國家?以色列這個民族過去的歷史,正是個例證,顯示世人無法靠自己建立理想的國度,更遑論建立一個和平的世界?

3. 祂的寶座永不改變:以色列亡國之後,在以後敵擋神的國度中,神仍然在掌權,廢王、立王甚或改朝換代。聖經清楚預言四大帝國的興衰和更替,明確説出是神按照祂的旨意和時間,掌管全世界政治的進程和改變時局。此外,透過歷代忠心的信徒彰顯祂的權能,按照祂的旨意和時候,成就祂救贖的計劃和永遠的旨意。

4. 天國的啟示:有些人希望在地上建立天國,但聖經並無這樣的敎導。主亦清楚説明「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約18:36)主無意推翻羅馬統治, 因此拒絕民眾擁戴祂在地上稱王(參約6:15)。主想成就的是:人因信稱義、與神和好、活出基督生命和樣式的福音,並為永恒的國度作準備。

(四) 神在萬世以前所定的旨意

1. 萬世以來的奧秘(弗3:5-11):在新約,神不是選用某一特定的國家或民族作見證,而是揀選教會:一個集合了各國各族,不分階級男女的屬靈團體,向世人作見證。聖經揭示一個隱藏在創造萬物之神裏的奧秘,那就是神從萬世以前,在我們主基督耶穌裏所定的旨意: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裏,藉着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所有信徒一同被建立成為教會,教會是祂的身體。

2. 基督為教會作萬有之首:「教會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弗4:1-16)。神將萬有服在他的腳下,使他為教會作萬有之首,並要藉着教會,使天上執政的、掌權的、現在得知神百般的智慧。神把基督當作頭賜給教會,祂是教會的頭,也是萬有的頭;因此教會與基督同作萬有之首,管轄萬有。不過,要達成這目標,必須滿足一個條件:敎會要成熟,信徒必須更認識神的兒子,他們需要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神要把祂的子民都模成神兒子的模樣。(參羅8:28-30)

3. 從世界分別出來:教會的意思是「被召出來的一群」。教會以基督為中心,基督是元首、是一切的源頭。神所悅納的,唯有基督,教會的一切行動也該絕對讓基督管理。神要教會從世界分別出來(參弗4:24,5:26-27),超然於世界之上,作黑暗世界的光,作神的見證。主傳揚的是「天國近了,世人要悔改」的福音。祂藉十字架的犧牲,叫人恢復與神和好,拆毀一切人與人之間的阻隔,成就和睦,建立敎會合一的見證。

4. 敎會的使命(弗2:15-17):教會要傳和平的福音給遠處的人,也要給那近處的人。人類的歷史和經驗,證明一切主義和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在敗壞的人性的掌權下,結果都是令人失望。人除了回歸創造主的懷抱,始終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只有生命之主能給人新生命,只有聖靈的更新,才能使人在基督裏成為新造的人,滿有新人的樣式。主呼召彼得和門徒去作得人的漁夫,帶領人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徒26:18)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太10:28)。所以,掙開撒但的捆綁,遠比掙開羅馬政權的統治更急切。

5. 信徒如何影響社會:「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社會制度固然重要,但人的生命素質更重要!真正影響社會、政治的是人生命的改變。一個人信主重生得救,為主而活,行出真理,只有真理才能叫人得著真正的自由。當越來越多人認識基督及活出基督的真、善、美,這樣社會的整體信念、價值觀、文化以至社會政治體制才有實質改進的可能。

(五) 教會應以什麼態度面對世上政權

1. 以神為首位:「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10)凡事要以神的國為先、以神的家為念。

2. 各有範圍、互不隸屬:「耶穌說:『這樣,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太22:21)故此信徒有雙重責任,也有雙重身份―― 就是地上的國民和天上的國民。對政府有責任,對神有責任。

3. 要順服政權,因為權柄來自神:「在上有權柄的,人當順服他,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出於神的,凡掌權都是神所命的。」(羅13:1-2)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存心順服神的權柄。(腓2:5-12)

4. 當政權與眞理出現衝突或矛盾:「彼得和眾使徒回答說,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使5:29)基督徒要按著真理表達聖經的原則,以神的話為最終標準。

5. 藉禱告關心社會和政治:需要學習付代價,要常常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禱告。因為一切的權柄從神而來,唯有神最終左右政局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禱告,求主賜下智慧,讓掌權者明白社會問題所在,且賜能力解決民間疾苦;此外,也要為香港這地求平安,市民安居樂業,福音得以廣傳。

「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這是好的,在神我們救主面前可蒙悅納。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1-6)

2014年4月27日:梁景法〈力上加力〉

「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 的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神;照他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西1:9-11)

「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詩42:2)

「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84:7)

「然而,義人要持守所行的道,手潔的人要力上加力。」(伯17:9)

「智慧人大有能力;有知識的人力上加力。」(箴24:5)

「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40:31)

奔跑天路的時候,不免遭遇難處,信心會軟弱,身心疲乏;神的話卻告訴我們力上加力、重新得力的秘訣。若不力上加力,人就很容易會失敗輭弱,半途而廢,連跟從主的心志都失去了。

(一)不要半途而廢

聖經記載有兩個人可以作我們的鑑戒。

1. 第一個是新約的底馬。「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提後4:10)底馬是保羅的同工,他跟從主雖然有好的開始,但因為魔鬼的試探和世界的引誘,半途而廢,到帖撒羅尼迦去,尋找物質上的享受。

2. 第二個是舊約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他拉帶著他兒子亞伯蘭,和他孫子哈蘭的兒子羅得,並他兒婦亞伯蘭的妻子撒萊;出了迦勒底的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他們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裏。他拉共活了二 百零五歲,就死在哈蘭。」(創11:31-32)他拉的經歷,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因為今天有許多基督徒像他拉一樣,開始時很熱心,可惜跟從神只跟從一半,便停在半路上。

(二)他拉的結局

1. 離開吾珥:考古學家發現在主前兩千年左右,亞伯拉罕的時代,吾珥是一個文明的社會,那裡的人很有學問,但他們拜月亮,所以他拉離開吾珥,這是很好的決定。今天決定接受耶穌的人也很多,他們願意離開吾珥,不再拜偶像,或是離棄無神論的立場;揀選敬拜事奉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

2. 往迦南地 : 他拉離開吾珥之後,目的地是迦南。迦南地是流奶與蜜之地,寓表豐盛的生命,像主成為我們一切豐富美滿的供應。雖然先要經乾燥可怕的曠野,有患難,有挑戰,有仇敵,但是到了迦南,在基督裡我們可以享受永遠的生命和福氣。

3. 走到哈蘭:哈蘭是離開吾珥前往迦南的半路,在吾珥和迦南的中間;它是半途,也是邊疆。這裏的人和吾珥的人一樣,都是拜月亮。經過哈蘭往前走,按風俗便進入另一個地方神的領土。因此,哈蘭地不單是半途,屬靈方面也寓指邊界。他拉要突破,要穿過,才能進入迦南。今天也有許多人,在屬靈上雖然有好的開始;但是沒有穿越哈蘭(山地,多山的意思-代表困難),沒有徹底的脫離迦勒底,沒有將自己完全交給神,所以不能進入神所預備的豐富。

4. 住在那裏:在你屬靈的生命中,你有沒有停步,不再往前行呢?在外表看來,你還有心追求主,但裏面是否像他拉一樣,住在哈蘭呢?聖經告訴我們,在屬靈的追求中;人若不是進步,便是退步。願主幫助我們,當走到這邊界地哈蘭的時候,不要停下來;乃要穿過,突破,進入豐富的迦南美地。吾珥代表信主之前的犯罪生活,哈蘭代表半途而廢,有所保留,軟弱的靈性生活。

5. 死在那裏:這是他拉最可惜最不能挽救的事,他雖然很長命,但卻死在哈蘭,永遠達不到他想去的目的地-迦南。

聖經記載這些事為要警戒我們「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10:11)神要我們進入應許之地,不要停留,更不要死在哈蘭;乃是要力上加力,向前直跑,一直到迦南美地,進入基督的豐滿。但凡人行走,通常不是力上加力,而是累上加累,好像他拉一樣,漸漸走不動。我們如何才能得力? 進入和享受基督的豐滿呢?

(三)力上加力

「因此,我們自從聽見的日子,也就為你們不住的禱告祈求,願你們在一切屬靈的智慧悟性上,滿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你們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蒙祂喜悅,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地多知道神;照他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西1:90-11)

a. 我們每日的生活,所走的每一步,都需藉禱告祈求,從神支取力量,「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保羅在此所用的動詞,是繼續進行的動詞。神有豐富的力量,但不是一次全數給我們,而是繼續的加給。因我們的生活中,有繼續不斷的需要;何時有需要,何時就有力量加上;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申33:25)。這裡的禱告包括代禱 — 故此為耍為有需要及在輭弱當中的支體代禱。沒有你的代禱,他們很可能會沉溺在輭弱中,不能自拔。

b. 我們需要繼續不斷仰望神,不斷地和祂保持應有的連結。越走越有力氣:「力量」是從心裡渴想神,仰望神,嚮往朝見神而來的。當我們持續不斷地仰望神,不再倚靠自己;就經歷神所賜的力量。

—「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詩篇42:2)

—「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篇84:7)

當我們的心渴想神,越與主親近,就越自然地從神那裡支取力量,並且不斷的,在各樣的力上加力。

c. 神在各樣的事上,給我們力上加力,是為了要我們多結果子,「好叫我們凡事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西一11)神加給我們這許多力量,乃是叫我們在困苦中,能站立得穩。叫我們在需要時能支取力量,有忍耐寬容的心去面對。這樣就可以顯出我們在主面前,是否真認識主,是否有真知識。知識增加,力量隨著增加。(箴24:5)你在患難,逼迫和痛苦時,你那忍耐寬容的心有多少?並且在困苦試煉中,也能把人的本性顯露出來。在壓力之下,你的反應如何?你願竟安靜等候在神面前嗎?(賽40:31)抑或忍無可忍,血氣暴躁?這些環境和試煉就把你生命的深度和內裡的性格表露無遺。信徒屬靈的力量是在悪劣和試煉的環境中,因著持守真道孕育出來的。(伯17:9)

(四) 無限的權能

神的力量有限制嗎?保羅說:「是照祂榮耀的權能。」(西一11)。意即照祂所顯示的光輝,榮耀;是無限的,與神的本性聯合一起的,也是說神給我們的力量是無限的。「各樣的力上加力。」是各樣,無限制的,今天你需要能儆醒禱告嗎?要神加力。你要勝過某一個試探嗎?要神加力。你需要在一個不快樂的環境中能忍耐嗎?要神加力。在缺乏時你需要去幫助人嗎?這一切,神都能給你力量。在所有的事情上,神都能滿足你的需要,且力上加力。我們要藉着禱告祈求,從神支取力量。當我們不靠自己,凡事藉著禱告交託神,像馬利亞安息等候在主腳前,這是蒙福的。(路10:39-42)越親近主,就越認識我們的主,行走自然就力上加力。「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40:31)

2014年2月23日:梁景法〈恩上加恩〉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這道太初與神同在。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約1:1-3)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1:3)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祂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約1:14)

「從祂豐滿的恩典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6-18)

「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直到永遠。阿們!」(彼後3:18)

中國人在新年的賀詞和揮春反映了我們對福氣和恩典的理解,和對新一年的期望。究竟甚麼是福氣?甚麼是恩典?聖經勸勉我們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

(一)舊約 — 靠行律法得福

舊約所提到的福氣,包括田地、子女、牧畜等物質上的利益。例如申命記二十八章1-15節:你若聽從耶和華你 神的話、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你在城裏必蒙福、在田間也必蒙福。 你身所生的、地所產的、牲畜所下的、以及牛犢、羊羔、都必蒙福。⋯你出也蒙福、入也蒙福。得到這些福氣的條件是「你若聽從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這就是舊約行律法得福的基本原則。

(二)新約的原則

基督被釘十字架時,已將舊約廢除,另立新約。「律法本是藉著摩西傳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穌基督來的。」(約1:17)『律法』的功用是見證神的義。要求人照著神的『所是』而行。『恩典和真理』是神對人的供應和啟示,使人能享受神並經歷神,藉以滿足神的要求。「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 神、他在基督裏、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就如 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裏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裏所賜給我們的。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這恩典是 神用諸般智慧聰明、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弗1:3-8)在舊約,以色列人因行律法而得福。在新約底下,我們得到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全靠神的恩典,不靠行為。

(三)什麼是恩典?

1. 源頭:一切蒙恩的事,都是出於神,是神自己主權下的決定,沒 有一點是出乎我們自己。

2. 途徑:一切的恩典和福氣都是在基督裏、藉著主耶穌基督所賜,離開了主,就得不到真正的恩典和福氣。

3. 範圍:這福氣既是「各樣」的,故能應付我們各種境遇不同的需要。

4. 性質和效能:神的豫定是出於神的愛,神視我們極其寶貴,連我們的頭髮都點算過(路十二7),而神的愛乃是『愛到底的愛』(約十三1),所以神的豫定也不會半途而廢,祂必使我們達到目標,得兒子的名分,成為聖潔、無有瑕疵。

這恩典是神充充足足賞給我們的:既是賞賜,人就不用出任何代價,是神白白送給人的,並且是滿溢地傾注給我們。正如經上所記:「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羅11:6)

既然一切的恩典和福氣都是神在基督裏、藉著主耶穌基督所賜下,我們必須對主有進一步的認識。我們可藉《約翰福音》了解神子耶穌基督的『所是』和『所作』。在《約翰福音》中,『恩典』是以『愛』的方式出現,特別表現在主耶穌的行動裏;『真理』則顯明於主耶穌的敎導裏。

(四)基督的所是 — 太初有道

『太初』是指在未有時間以前,在永遠裏就已經存在──自有永有。『有』字乃過去未完成時式,表示連續、不受時間限制的存在;『道』(logos)指『話』或『言語』,是心思意念的表達。耶穌基督是在創世以前就已經存在的『道』;祂乃是神的解釋、說明和彰顯,是祂將神表明出來。基督的神性乃是永恆的,絕對的。從亙古到永遠,祂就與神同在,祂是神。「萬物是藉著祂造的,凡被造的,沒有一樣不是藉著祂造的,」表明耶穌基督是神創造萬物的憑藉(參西一16-17;來一2)。在神的創造裏面,神說要有甚麼,就有甚麼。在新造的裏面,當神的話──基督──臨到人的身上,一切「舊造」都變成了「新造」,本來「沒有」的變為「有」。我們所信的,是那『稱無為有』的神(羅四17原文);我們只要在信心裏領受神的話,就由一無所有變得樣樣都有了。

(五)基督的所作 — 道成了肉身,充充滿滿顯明神的恩典和真理

「道成了肉身,」指神的話穿上了人的生命和性情。『道』在肉身裏成為具體、實在、可見、可摸的。就是『神在肉身顯現』(提前3:16)。「住在我們中間」『住』字原文作『支搭帳幕』;基督作為神的帳幕,祂無論到那裏,神也到那裏。所以祂的名為『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參太一23)。在舊約時代,神以帳幕和聖殿表徵祂的居所。這些原是後事的影兒;那形體卻是基督(西二17)。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裏(西二9)。我們得著了基督,就得著了神的一切所是和所有。故此人在基督裏就能享受和經歷神,且是豐豐滿滿、綽綽有餘的。主耶穌來到人間與我們同住,把恩典和真理充充滿滿的帶給我們。主自己就是恩典和真理(參十四6)。所有客觀的真理,都成了主觀的實際。祂向我們說話、教導、安慰、鼓勵、讓我們體驗並享受神對我們的愛、憐憫與供應;這就是恩典。「恩典和真理,」二者缺一不可。有恩典而沒有真理,容易産生偏差;有真理而沒有恩典,容易叫人偏向固執。

恩上加恩

「從祂豐滿的恩典裏我們都領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彼得提醒我們:「你們卻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願榮耀歸給他,從今到永遠。」(彼後3:18)恩上加恩的意思是一個恩典再加一個恩典。就像海浪一樣,一波一波不停湧上來。我們今天是靠著恩典得救、屬靈生命也靠著恩典成長。越多聯於基督,就越多享受的恩典,你便越會發覺基督的恩典是無限豐滿的。我們屬靈的度量有多少,就能享受基督恩典的豐滿有多少;我們應當求神擴充我們的度量,不要自大、自滿。要在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和知識上有長進。我們也不可徒然得恩,而應感恩(參路十七17~18);人越知感恩,就越多得恩。新年伊始,祝願所有弟兄姊妹常在主裡、多嘗主愛、凡事謝思、且「恩上加恩」

2014年1月26日:〈主日見證交通摘要〉

江弟兄的特別聚會中,給我最深刻的提醒是:我們以為是我們等候神回來,卻原來是神等候我們。因神等候我們成熟,等候我們成長。因此我有兩方面的提醒:1) 為有服事的肢體禱告,因為仇敵的工作會特別先在有服事崗位的肢體上開始。2) 要更新我們服事的態度。因我們是在服事中學習愛,與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是在服事中成長。
□ 劉胡秀華

一天在旺角留意到一隊樂隊,他們的歌聲悅耳。後來我翻查他們的背景,知道他們有很多經歷,也可能是基督徒。他們在塲地的使用上很多阻滯,願主記念他們,使他們有通達的道路。
□ 張志明

彼後一3至11,當中提到許多要求,我想神把我們放在不同的環境中,都是叫我們鍛鍊出這些質素。近日路過見到一個流浪者,我覺得他很可憐,但不知怎樣幫助他。於是我黙黙禱告神,過了幾天,我又見到他。他衣服不同了,且有人與他傾談。我很感謝神,因祂聽了我的禱告。我自己沒有直接幫助他,但神差遺使者給他幫助。聖經實在提醒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眾人的事。
□ 黃志康

分享2013年的學習:1) 我想學車,起意是希望接載家人,尤其在爸爸入住醫院期間。我心裡想神會喜悅這事的,但結果卻是不合格。2) 一天我的右手無故動不了,結果是一切所誇恃的設計、彈琴‥甚麼也做不來。這期間,神的話提醒我,才發現自己有驕傲,並且許多自己的謀算。於是我再一次來到神面前省察和禱告。最後我感謝神,叫我的手得醫治了,並且考車,雖然我自覺得考得不好,卻能順利通過。
□ 陳梓揚

在媽媽離世的事上,給我兩點反思。1) 病房外,當我等候消息時,神的話臨到我:「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媽媽的事發生得突然,我想主回來時也一樣,在人想不到的時候,主就回來了。主若今天回來,我如何交賬呢﹖這給我很大的提醒。2) 人離開了,什麼也帶不走。有什麼事是有永存價值的呢﹖這同樣給我深刻的提醒,我們可有著眼於真實有價值的事,還是只顧眼前的那些草木禾稭﹖
□ 呂趙慧敏

分享教會裝修期間我的一點學習。教會於2006已開始計劃大裝修,直到去年才正式通過。我覺得自己在這事上不夠信心,因為我看重了我的經驗與環境,我覺得時間短,且資金不足。但一路上見神的開路,多多補足我們。為此感謝神,也多謝肢體們的協助。
□ 黃卓明

雖然我不認識慧敏的媽媽,但在安息聚會中,我深受老人家的見證感動。我覺得老姊妹默默持守神的教導,並實際在生活上遵行。這給我們留下了佳美的腳縱。
□ 李潘笑慧

總結

讀經:彼後一3-11, 三14
「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因此,祂已將又寳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正因這緣故,你們要份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所以弟兄們,應當更加殷勤,使你們所蒙的恩召和揀選堅定不移,你們若行這幾樣就永不失腳。幾樣,必叫你們豐豐富富的,得以進入我們主救主耶穌基督永遠的國。」

感謝主連續兩個月我們都有感恩聚會,因為神的恩典實在數算不盡。並且願我們學習作個感恩的人,藉著回顧神奇妙的作為與衪豐富的恩典和供應,叫我們更認識基督,信仰的根基更隱固,因確切知道主是配得我們一生一世倚靠和愛慕。我們不單回顧而感恩,另方面,我們也要前瞻。以上的經文主要説明神極大而寶貴的應許,叫我們能模成神兒子的模樣,讓神的性情能組織在我們裡面。這裡提到許多生命學習的功課,但進入其中的最基本態度是要殷勤,就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在新一年的開始,我們互相勉勵,要更努力,更殷勤,在神的話語上,教會的事奉或任何神所交託你的崗位上,不斷更新,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 梁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