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篇背景)詩人正被一群顯赫和掌權的人逼害,他們嘲笑他的信仰,使他蒙羞,逼使他放棄對神的信心。然而,他默想耶和華的話,使自己得堅固。對他來說,神的話是他的安慰,他所珍視的財寶,他生活的規則,和他得力的源頭,這一切皆驅使他更愛慕神的話。路益師(C. S. Lewis)認為這首詩不是作者心靈突如其來湧流的作品,而是像刺繡一樣,經過漫長時間安靜地、一針針繡出來的圖案,原因是詩人喜愛思想神的話語,悠閒地、自律地、慢慢完成這精美作品。著名的解經家Matthew Henry曾敍述他父親所說:「他囑咐我們,每天早晨按次序默想本篇的一節,這樣,一年之內就可以將全篇默想兩遍;若如此行,就必使你更愛全部聖經。他又對我們說,人越愛神的話,就越發在恩典中長進。」
a. 盡職備戰:「希西家王十四年」(王下18:13),北國被擄21年。亞述王兒子西拿基立,打敗了巴比倫,然後擄掠腓尼基、非利士;進攻猶大,將希西家困在耶路撒冷。
b. 信心的依靠:「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因亞述王和跟隨他的大軍恐懼、驚慌;因為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代下32:7) 希西家一面盡職備戰,一面以信心的眼睛仰望神,相信「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祂必幫 助我們,為我們爭戰」(8節)希西家依靠神,帶給耶路撒冷民眾信心與方向,不致惶恐慌亂。
c. 神滅了亞述大軍:希西家和以賽亞呼求神,神行神蹟使亞述軍不戰而敗,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代下32:20-23)「當夜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王下19:35)
1. 「亙古常在者」:「我觀看,見有寶座設立,上頭坐著亙古常在者,祂的衣服潔白如雪,頭髮如純淨的羊毛,寶座乃火燄,其輪乃烈火。 」(但七 9)先知但以理曾三次將天父稱為「亙古常在者」 the Ancient of Days : “one advanced in days”(但七 9、13、22)。亙古常在者:自古以來就存在,並且永遠存在。不管世界如何動蕩不安,神始終「坐著為王」、直到永遠(詩廿九 10)。
3. 到天父那裏的唯一道路:耶穌是永恆的,在整個時間裏保持不變:「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來十三 8)。「願榮耀、威嚴、能力、權柄 ,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祂 ,從萬古以 前(Kistemaker: Before all time) 並現今,直到永永遠遠。阿們。 」(猶 25)耶穌提供了通往亙古常在者——天父的唯一道路:「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裏去。 」(約十四 6)「因為只有一位神,在神與人之間也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提前二 5)。
4.「古道:古老的道路」:「耶和華如此說:『你們站在路旁,觀看並詢問古道,那裏有良道,並行走其中;你的靈魂將會得到安息,他們卻說:『我們不行在其間。』 」(耶六 16)。Thus says the LORD, “Stand by the ways and see and ask for the ancient paths, Where the good way is, and walk in it; And you will find rest for your souls. But they said, ‘We will not walk in it.’ (Jeremiah 6:16) 神教導百姓,查考古道,仔細分辨善道,好行在其中,才能得享安息。
如今存在的八門,與新舊耶路撒冷有十二門並不相同。介紹今天耶路撒冷的舊城:a.西牆,又名哭牆,是第二聖殿古城牆的殘存部分,是猶太人祈禱和朝聖的地點; b.耶路撒冷橄欖山(Mount of Olives):遠眺聖殿山上第二聖殿原址上建成的清真寺; c.聖墓教堂:據說是各各他,即基督耶穌被釘死的地方,擺放耶穌屍首的大石(Stone of Unction)也在裡面。
以琳學校週年開放日主要有各年級學生的表演、景法弟兄傳講福音和攤位遊戲。我們則負責兩個攤位和送出小禮物。家長和學生都非常重視這一天,也表現得很快樂。至於「以琳社區中心」的信徒聚會由文浩講道,以 Pressing On (向著標竿直跑)為主題,以琳團隊帶領一起唱印度詩歌和跳舞,會後有弟兄姊妹分享,並午飯交通。而青少年的聚會則由我們帶領玩了三個遊戲,遊戲完結也有幾位年青人分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