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聖靈在人裡面的工作:王園是國王欣賞的花園,享用豐碩果實的地方。聖靈不僅帶領我們學習活在靈裡面,也在我們裡面作工,改變我們,引領我們獲得心靈的果實。「我妹子,我新婦,乃是關鎖的園,禁閉的井,封閉的泉源。」(歌四12)聖靈從我們裡面開始工作,這個「園」是經過園主特意栽植培養;新婦乃專一為著主。主住在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能力、喜樂、平安和一切,叫我們在實際的經歷中,享受祂自己和祂生命的一切豐盛。
b. 靠聖靈行事:「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加五25)當我們被主的血潔淨,聖靈就開始在我們身上作恢復的工作,除去我們的石心,換上一個肉心,並且叫神的靈能住在我們裡面,在耶穌基督裡過新的生活。打敗肉體情慾的方法,就是順從聖靈而行。「如果神的靈住在你們心裏,你們就不屬肉體,乃屬聖靈了。」(羅八9)
c. 結出聖靈的果子:我們跟隨聖靈的引導向前行,生命改變,結出聖靈的果子。「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常在我裏面的,我也常在他裏面,這人就多結果子;因為離了我,你們就不能作甚麼。」(約十五5)「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信徒順從聖靈而生活的自然表現。重生得救後,藉聖靈的幫助和作工,配合神在外面所安排的環境,生命漸漸更新而變化,基督的生命在我們裏面形成,祂的性格何成為我們的性格,神最終的旨意,是要叫我們「模成祂兒子的形像」(羅八29)。結果:「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
a. 要聽神微小的聲音:以賽亞勸人注意西羅亞「緩流的水」,神的話語信息,像涓涓細流;供應生命,是永流不息的活水泉源。除了震撼的迦密山神蹟外,神也用「微聲」來工作,「地震後有火,耶和華也不在火中;火後有微小的聲音。」(王上十九12)以利亞知道那微小的聲音,是神的聲音。他明白神會以任何奇妙的方式顯明祂自己。祂常在人安靜之時,以柔和的微聲對人說話,以利亞注意神的「微聲工作」。你是否在聆聽神說話?請停下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謙卑安靜地恭聽祂的引領,不要厭棄西羅亞緩流的水。
b. 奉差遣作主的見證:「西羅亞池」豫表耶穌基督;象徵神的供應與看顧。惟有主才是人靈性得醫治的泉源。在西羅亞池,生來瞎眼的得到主的治癒,重見光明。「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約九7)西羅亞繙出來,就是奉差遣。我們奉差遣是為了在地上作主的見證,完成祂的使命。惟有信而順從主,才能經歷祂救恩的和生命一切的豐盛,願我們也常對主的話信而順服。
(119篇背景)詩人正被一群顯赫和掌權的人逼害,他們嘲笑他的信仰,使他蒙羞,逼使他放棄對神的信心。然而,他默想耶和華的話,使自己得堅固。對他來說,神的話是他的安慰,他所珍視的財寶,他生活的規則,和他得力的源頭,這一切皆驅使他更愛慕神的話。路益師(C. S. Lewis)認為這首詩不是作者心靈突如其來湧流的作品,而是像刺繡一樣,經過漫長時間安靜地、一針針繡出來的圖案,原因是詩人喜愛思想神的話語,悠閒地、自律地、慢慢完成這精美作品。著名的解經家Matthew Henry曾敍述他父親所說:「他囑咐我們,每天早晨按次序默想本篇的一節,這樣,一年之內就可以將全篇默想兩遍;若如此行,就必使你更愛全部聖經。他又對我們說,人越愛神的話,就越發在恩典中長進。」
a. 盡職備戰:「希西家王十四年」(王下18:13),北國被擄21年。亞述王兒子西拿基立,打敗了巴比倫,然後擄掠腓尼基、非利士;進攻猶大,將希西家困在耶路撒冷。
b. 信心的依靠:「你們當剛強壯膽,不要因亞述王和跟隨他的大軍恐懼、驚慌;因為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代下32:7) 希西家一面盡職備戰,一面以信心的眼睛仰望神,相信「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大」,「祂必幫 助我們,為我們爭戰」(8節)希西家依靠神,帶給耶路撒冷民眾信心與方向,不致惶恐慌亂。
c. 神滅了亞述大軍:希西家和以賽亞呼求神,神行神蹟使亞述軍不戰而敗,把所有大能的勇士和官長、將帥盡都滅了。(代下32:20-23)「當夜耶和華的使者出去,在亞述營中殺了十八萬五千人。清早有人起來一看,都是死屍了。」(王下19:35)
如今存在的八門,與新舊耶路撒冷有十二門並不相同。介紹今天耶路撒冷的舊城:a.西牆,又名哭牆,是第二聖殿古城牆的殘存部分,是猶太人祈禱和朝聖的地點; b.耶路撒冷橄欖山(Mount of Olives):遠眺聖殿山上第二聖殿原址上建成的清真寺; c.聖墓教堂:據說是各各他,即基督耶穌被釘死的地方,擺放耶穌屍首的大石(Stone of Unction)也在裡面。
a. 「和倫人」參巴拉——波斯權力,世界的代表:參巴拉三人中為首,是撒瑪利亞的省長,波斯權力下巴勒斯坦統治者。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百姓,尤其是重建耶路撒冷的,威脅參巴拉(世界)的權力和的利益。(拉四7-24;尼四1-9)
b. 亞捫人多比雅——信仰攙雜,混亂的代表:多比雅(Tobi—jah)那個「雅」(Jah)是耶和華的名。按名和耶和華有某些關係,可能是猶太人和亞捫人(參1節)的混血子孫,所以被猶太人所接納,和他聯姻(尼六18)。亞捫是羅得從他自己的女兒所生,是攙雜,混亂的後代。按肉身說,他是在迦南地;按靈性說,卻是遠離神的,而且還逼迫屬靈的,危害神的產業,與耶和華為敵。
c. 「亞拉伯人基善」——肉體的代表:亞拉伯人是以東或以實瑪利的後裔。亞伯拉罕和那使女生以實瑪利,與自主之婦人所生的為敵;同樣,肉體總是和聖靈相爭,屬地的和屬天的為敵(加四22-31)。如果基善是以東人,他就是以掃的後代,以掃是與神揀選的雅各為敵,曾想加以殺害(創廿七41)。不論是以實瑪利,或以掃的後代,都是代表屬天然的肉體,和聖靈爭戰(加五17)。
a. 神拯救敬畏祂的人:「耶和華的使者,在敬畏祂的人四圍安營搭救他們。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卅四7-8)「神人說:不要懼怕!與我們同在的,比與他們同在的更多。以利沙禱告說:『耶和華啊,求你開這少年人的眼目,使他能看見。』耶和華開他的眼目,他就看見滿山有火車火馬圍繞以利沙。」(王下六16-17)
b. 敬畏神的,什麼好處都不缺:「耶和華的聖民哪,你們當敬畏祂,因敬畏祂的一無所缺。少壯獅子還缺食忍餓;但尋求耶和華的,什麼好處都不缺。」(詩卅四9-10)敬畏神是人蒙福的路。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the gift of Christ; v7)……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to a measure of stature of the fullness of the Christ; v12-13)……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through the supply of every joint,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in the measure of each single part),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v15-16)」(以弗所書4:7,12-13,15-16)
基督的度量
「一日有位傳道人問史百克弟兄:『某地方有五個不同的基督徒團體,哪一個團體是教會?』史百克弟兄停了一會回答說:『如果那五個不同的基督徒團體裡的信徒,都是真實蒙聖靈重生得救的,就都是教會!所不同的,就是他們裡面基督增長的成份有多有少。因為教會是以基督為衡量的。(The Church is measured by Christ)』」[網上資料]
「1464年著名的意大利雕刻家多納太羅(Donatello)簽了約要完成一座偉大的石像。於是在阿爾卑斯山卡拉拉採石場找到一塊非常巨大的白色大理石,並開始雕出下肢、軀幹和衣着的大概形狀。兩年後多納泰羅去世,留下未完成的石塊。石頭一直被冷落。之後,有人將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及其他有名的雕刻家帶到大石面前,可惜他們都對它沒有興趣,認為這塊石不是雕刻的好材料。30多年後直至1501年,一位26歲的年輕雕刻家發現了它,就驚歎它的美麗,並且對它說:『我要將大石裏面的天使釋放出來。』於是他花了四年時間,雕刻出一個藝術史上舉世聞名的偉大作品,名叫「大衞像」,而這位雕刻家就是大名鼎鼎的米高安哲奴(Michelangelo)」。[網上資料]
聖靈藉保羅在此叮嚀屬主的人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到底所指何事?何謂效法這個世界?「效法」按和合本翻譯我們通常領會為主動的語氣,意即人主動去學習去仿效去跟隨這個世界。按英文達秘譯本此句為And be not conformed to this world則是被動的語氣。「Conform」按劍橋英文字典是「順從、遵從、隨流、順應習俗」的意思,因此有其他譯本把這句經文翻作「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別和今世同形狀了」、「不可追隨世界的潮流」、「不要讓這世界塑造你」、「不要模成這個世代的模樣」或「不要讓環繞你的世界把你壓榨成它的模樣」。綜合眾多譯本,可以看到聖靈在這裡要向我們指出一個嚴肅的事實:原來這個世界有一個龐大的意志和動力在背後運作,要製造一個有專一方向的巨大趨勢和潮流,藉此催促人壓迫人去跟隨這個世界的趨勢和潮流;無論何人只要不主動作出抵抗,不主動作出拒絕,這個力量和趨勢就要成功,人就被促使跟隨了這個世界的方向,人就附從照著這個世界的潮流生活行事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