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路一5-14,18-20,24-25,57-64,67-79
詩歌:357首
當主耶穌第一次降臨時,聖經記載有一班人迎見祂;今天主再來的日子極其迫近,同樣,地上也必有一班等候並預備迎見祂的人。過去迎見主第一次降臨的人如何,主第二次降臨迎見祂的人也是如何。路加福音記載主降生前,有一對夫婦與主降生有極大關係,因為他們的兒子是被稱為「主耶穌的先鋒」。這對夫婦就是撒迦利亞與伊利沙伯。他們是大祭司亞倫的後裔;撒迦利亞是二十四班祭司中第八班亞比雅班的祭司(參代上二十四章)。聖經說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
他們的情況讓我們想起一位跟他們很相似的人物——法利賽人掃羅,就是後來的使徒保羅。他說到他自己的出身,「我第八天受割禮;我是以色列族、便雅憫支派的人,是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就律法說,我是法利賽人;就熱心說,我是逼迫教會的;就律法上的義說,我是無可指摘的。」(腓三5-6)「我又在猶太教中,比我本國許多同歲的人更有長進,為我祖宗的遺傳更加熱心。」(加一14)在人看來,他是血源正統,又熱心遵守律法,無可指摘的;但他被主光照後,他說;「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腓三7)
撒迦利亞雖是大祭司亞倫的後人,但他的事奉是照屬肉體的條例(參希伯來書七章16節);而聖經說到他們夫婦二人是義人,是指他們在遵行一切誡命、禮儀上沒有可指摘的,這些不過都是肉體的行為。使徒保羅在羅馬書三章20節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
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兒子,祭司沒有兒子是極嚴重的事,因為祭司有死阻隔,不能長久。(參希伯來書七章23節)而且他們年紀老邁,在人看來,已經沒有希望再有兒子;這是說明他們在神面前,缺乏活的生命。
感謝神!雖然撒迦利亞和伊利沙伯是在肉體的條例和舊生命中事奉,但神憐憫他們,賜他們一個兒子。因為神是看人的內心,他們是真誠的為着神的百姓。當撒迦利亞進殿燒香時,天使加百列對他說:「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伊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我們會以為撒迦利亞在香壇前是為自己能有兒子禱告,其實不然,撒迦利亞是代表神的百姓進殿,他絕不會為自己個人的事禱告。我們可以從撒迦利亞在兒子約翰改名字後所說的話看到:「主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眷顧祂的百姓,為他們施行救贖,在祂僕人大衛家中,為我們興起了拯救的角。」(路一68-69)這應該也是撒迦利亞在聖殿中的禱告,求神眷顧祂的百姓,施行救贖。
可是,撒迦利亞雖然看見天使顯現,又向他說出神的憐憫、作為,但他仍然不信,因為他只看自己的軟弱——年紀老邁。為此神叫撒迦利亞啞巴,不能說話,就是失去了為神作工的能力。神賜給人說話的能力,是要人用話語事奉祂,因為話語是神作工的方式——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 感謝神!伊利沙伯懷孕後,就隱藏五個月,就是要隱藏自己,不活在別人的目光中,只活在神的眷顧(注目)中。而撒迦利亞在兒子行割禮起名時,打破親族的傳統,不按鄰里親族的建議改成自己的名字,而是照天使所吩咐起名為約翰。這說明撒迦利亞在信心裏順服神的一切安排,因此他的口立時開了,能再說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