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一1-6
《詩篇》第一篇
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3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4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
5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6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
舊約的《詩篇》是有音調可唱的詩歌集,猶太人稱為「讚美的詩」,用來在聖殿中讚美、祈禱,抒發內心的感謝、祈求和歎息,向神傾吐,與神交通,敬拜神。《詩篇》共有150篇。其中註名為大衛作的有73篇、其餘不具名的50篇中,有不少也是出自大衛之手,司布真 (C. H. Spurgeon) 著名的《詩篇》註解也名為《大衛寶庫》(The Treasury of David)。
第一篇為全卷《詩篇》的引言,甚至可稱為《詩篇》總綱,作者與寫作時期雖然不詳,但很多人認為第一篇是大衛寫的,他故意隱藏自己的名字,好像他想讓神的子民打開《詩篇》頌唱時,只注目在神自己身上。因此在原文裡,《詩篇》第一篇頭一個字是Blessedness,就是「有福」或「蒙福」的意思。
惡人的行、站、坐
蒙福的人
「不行走」在惡人的計謀中,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Blessed is the person who
does not walk in the counsel of the wicked,
Nor stand in the path of sinners,
Nor sit in the seat of scoffers! (NASB)
和合本第1節的「不從」原文是「不行走」。行走就是生活,「惟獨惡人,好像翻騰的海不得平靜;其中的水常湧出污穢和淤泥來。我的神說:惡人必不得平安!」(以賽亞書 57:20-21) ,惡人的計謀,就是惡人種種的污穢建議、慫恿、勸誘或鼓動。蒙福的人不行走、不活在這些計謀中。不站罪人的道路,即不單不行在其上,連站立也不肯,絕對不會駐足在試探的地點,完全不沾染罪人的道路。
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意思是不會安坐於褻慢人的座位上,除了睡覺,坐下來是我們最安息的時候,坐下來也經常是我們與人交往的時候,物以類聚,與你同坐的人通常是跟你類近的人,甚至親密的人。《箴言》解釋了甚麼是「褻慢」,「心驕氣傲的人名叫褻慢;他行事狂妄,都出於驕傲。」(箴言21:24)「我沒有和虛謊人同坐,也不與瞞哄人的同羣;我恨惡惡人的會,必不與惡人同坐。」(詩篇26:4-5)蒙福的人是不會與狂妄驕傲的人同羣同坐。
新約《以弗所書》給我們全新積極的「坐、行、站」,信徒的生活有三方面:對神,對人,並對撒但的權勢,今天基督徒在地上生活的屬靈實際是:
「坐」—我們在基督裡的地位;「他又叫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弗2:6)
「行」—我們在世上的生活;「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從前你們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裡面是光明的,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弗5:8)
「站」—我們對仇敵的態度。「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6:13)
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2)「惟」原文是On the contrary 「恰恰相反」的意思,蒙福的人完全不同,蒙福的人喜愛耶和華的律法,喜愛晝夜思想耶和華的律法。
「摩西將這律法寫出來,交給抬耶和華約櫃的祭司利未子孫和以色列的眾長老。摩西吩咐他們說:每逢七年的末一年,就在豁免年的定期住棚節的時候,以色列眾人來到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他。那時,你要在以色列眾人面前將這律法念給他們聽。要招聚他們男、女、孩子,並城裡寄居的,使他們聽,使他們學習,好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謹守、遵行這律法的一切話,也使他們未曾曉得這律法的兒女得以聽見,學習敬畏耶和華-你們的神,在你們過約旦河要得為業之地,存活的日子,常常這樣行。」(申31:9-13) 神的子民每七年都要聽祭司和長老誦讀神的律法,大衛頭一次聽見必定深受吸引,找機會去學習,背誦,默想神的律法,就是摩西五經,包括《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大衛經歷過因為愛慕神的律法,自己禁不住無論白天或晚間都默想。
有一句話這樣說:“You are what you read” (你是被所讀的塑造而成),我們每天接觸許多事物,不斷閱讀世界上發生的事情,不同人的評論,今天還要加上社交網絡永遠看不遠的消息,我們的心思意念、價值觀、喜好和盼望,會不知不覺被塑造成這個世界的模樣。但願我們能有新的開始,每天讀聖經,讓神的話來點活我們,塑造我們,使我們更合符神的的心意,行走在神的喜悅之中。
「有一天下午,倪柝聲弟兄夫婦被邀去參加一個茶會。一位宣教士送一個包裹的禮物給品蕙。她打開一看,驚奇的發現,竟是他們失去的結婚禮物:一本聖經。問她如何尋得的,那宣教士說出一個奇妙的故事:一位返愛爾蘭度假的宣教士,在一個聚會中傳信息。當她講到中間,她表示:如果有一本中文聖經,會幫助我解釋得更清楚。有人把一本中文聖經交在她手上。打開一看,裡頁用英文寫著:“Reading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from sin; sin will keep you from reading this book. ”(讀這書能使你遠離罪;罪會令你不讀這書)。用中文寫著:『柝聲給品蕙』。現在物歸原主,二人深深感動並歡喜。原來有個在上海服役的英國兵,當日軍入侵的時候,他也趁火打劫,進入民家希望能有所獲,看到這聖經,拿回英國,給父母作紀念品。現在,奇妙的原璧歸趙。」(輯自倪柝聲弟兄傳記資料)
在倪弟兄送給他妻子的那本聖經上所寫的話,應該是源自本仁約翰(John Bunyan, 1628-1688)的,本仁約翰最著名是他所寫的《天路歷程》(Pilgrim’s Progress),司布真很喜歡這本書,並且讀過一百次以上。本仁約翰在他自己的聖經首頁,親手寫下這句話:“Either this book will keep you from sin, or sin will keep you from this book.” (這書能使你遠離罪,罪會使你遠離這書),倪弟兄在這句話上加了Reading(讀)這個字。到底有甚麼分別?分別可大了,因為一本聖經如果放著不讀,根本不能使人遠離罪。
一位姊妹說她記性不好,所讀的聖經都忘了。她問這樣一直讀聖經有甚麼用。倪弟兄回答說,中國婦女用竹籃子洗米的方式。她們把籃子浸到水裡,再提上來,上上下下許多次。每次她們把籃子提上來時,水都從籃子漏出去了。雖然籃子沒有盛住水,但籃子和米都洗乾淨了。然後他把這個例子應用到讀主的話上。我們所讀的也許一點也沒有留下,但我們被洗滌了,得潔淨了。
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
「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3) 「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2:13) 晝夜思想耶和華律法的人,神把他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常常連接於活水的泉源,這一棵樹就要按時候結果子,主耶穌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太7:17) 連接於活水的泉源,樹必定生出「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
樹根只要能夠吸到水,葉子就不枯乾,「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13:5-6, 20-21) 主說陽光是為道受患難或逼迫,樹要結果子,必須有葉子,葉子在陽光下,就可以合成有機物供開花結果之用。
「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順利」原文是prospers,有「昌盛、興旺」的意思,我們常常誤解這句話的意思,以為這個人就會事事亨通,沒有患難或逼迫,可是我們讀《詩篇》37篇和73篇的時候,發現義人的道路也常常不順利,有一英文譯本補充多一方面的解釋,“And in whatever he does, he prospers [and comes to maturity]”. (Amplified Bible)「達致成熟」,原來這裡不是說人,這節是繼續描述這一棵樹,要按時候結果子,每一回結果子都是成熟茂盛的。中國名著《西遊記》故事中說到有一種人參果,三千年開花,三千年結果,再三千年才成熟。聖靈結果子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但總要經歷一些年日,才能成熟,「一個人在神面前受訓練,要相當有用處的話,總需要十年、二十年左右。」(節錄自《主工人的性格》倪柝聲著)
惡人像糠秕
「惡人並不是這樣,乃像糠秕被風吹散。」(詩1:4)「糠秕」指的是穀類加工後所剩下的廢棄部分,通常是不可食用的,篩選過程中,糠秕容易被拋出,被風吹散,留下有價值的部分,「糠秕」是瑣碎或無用的事物,意思就是惡人在神眼中沒有永恆的價值。對照蒙福的人被神栽種,扎根於活水泉源,結果纍纍,實在有天淵之別。
惡人必站立不住
「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詩1:5)「我們的盼望和喜樂,並所誇的冠冕是甚麼呢?豈不是我們主耶穌來的時候、你們在他面前站立得住嗎?」(帖前 2:19) 「等我進了神的聖所,思想他們的結局。你實在把他們安在滑地,使他們掉在沉淪之中。」(詩73:17-18)
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
「因為耶和華知道義人的道路;惡人的道路卻必滅亡。」(詩1:6)「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詩23:3-4) 蒙福的人之路是神所知道的,是神為自己的名引導他所走的義路。
「在巴勒斯坦的地方,當牧人牧養羊群的時候,他為著要揀選草場,許多時候必須各處走動。根據巴勒斯坦的地理,那裡有一個地方就是稱作死蔭的幽谷。有的時候牧人就要帶領他的羊群進入這個幽谷,經過這個幽谷,到另外一面的草場上去。當牧羊的人帶著羊群在那裡走的時候,他們從寬敞的地方,從光天化日之下,走入這一個幽谷,在那裡沒有陽光,十分陰暗,兩面山峰高聳;並且有的地方需要跳過去,因為中間是空的。雖然不是太深,但是因為兩面有石頭,羊到了那個地方一定要跳過去,否則的話沒有辦法渡過。到了這樣的時候,羊群都站住了,不肯往前,因為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所以牧羊的人,就要站在旁邊趕他的羊,叫羊一頭一頭的跳過去。但是有的羊一跳卻掉下去了,這時牧羊的人就要用竿來鉤它。在牧羊人的手裡不但有杖;也有竿。杖是直的,是為著領羊,趕羊,竿帶著彎鉤,是用以鉤羊。所以等到羊跳不過去,落下去的時候,牧人就要用竿把它鉤起來,帶它過去。」(節錄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江守道著)
但願我們都把《詩篇》第一篇牢牢記在心中,晝夜思想,連接於活水的泉源,結果纍纍,信賴神知道我們的道路,直等到主耶穌再來的時候、我們都能夠站立在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