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
(摩四12)「以色列啊,我必向你如此行;以色列啊,我既這樣行,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摩九11)「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
(尼一1-4)「哈迦利亞的兒子尼希米的言語如下: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基斯流月,我在書珊城的宮中。那時,有我一個弟兄哈拿尼,同著幾個人從猶大來。我問他們那些被擄歸回剩下逃脫的猶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光景。他們對我說:「那些被擄歸回剩下的人在猶大省遭大難,受凌辱;並且耶路撒冷的城牆拆毀,城門被火焚燒。」 我聽見這話,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 神面前禁食祈禱說:」
(太廿四14)「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
(一)你當預備迎見你的神
1. 被擄歸回 :
仇敵要以色列國破家亡,「被擄」是消滅以色列人最好的方法。時間到了,神的靈就激動以色列人的心回歸。由主前536到445年,約有五萬多人,分三次回到荒涼的故都耶路撒冷。他們是為著神旨意,為著彌賽亞的降生回去。今天在神的子民中有許多混亂,不管個人,或是教會,都像被擄到巴比倫,落進世界裡。縱使神的兒女有許多失敗,但神從來沒有放棄,不斷作恢復的工作。我們生活在一個恢復的時期,聖靈呼召我們走恢復重建的路,過等候主再來的生活。我們是否願意答應神的呼召,拒絕世界的誘惑,回到神旨意的中心,讓神的見證完全恢復?「到那日,我必建立大衛倒塌的帳幕,堵住其中的破口,把那破壞的建立起來,重新修造,像古時一樣。」(摩九11)
2. 預備新時代的來臨:
被擄歸回是以色列人的歷史轉捩點,沒有回歸,就沒有民族的復興,淪亡異地,無法提供耶穌基督降生的環境,神的救贖計劃也不能實現。《以斯拉記》、《尼希米記》和《以斯帖記》為舊約最後三卷歷史書,說明聖民和聖地如何被恢復和保全,為新約時代的來臨,奠定根基。「他們遭遇這些事,都要作為鑑戒;並且寫在經上,正是警戒我們這末世的人」(林前十11)。「鑑戒」原文直譯為豫表。舊約所有歷史的記載,都經過神選擇,是屬靈的預表,解明神永遠的旨意,神永世的計劃和根本的屬靈原則,使我們能瞭解神的安排和作為。回歸歷史的屬靈原則,同樣教導新約的信徒,預備迎接基督的再來。
(二)尼希米的異象
1. 專心以神的事為念:
尼希米是神揀選的器皿,藉以顯明神的心意,神為甚麼大用尼希米?他得知耶路撒冷被擄歸回的百姓受苦,受淩辱,並且城門被焚,城牆被毀,他心如刀割,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天上的神面前禁食祈禱」(尼一1-4)。尼希米生長於異邦,是波斯王亞達薛西的酒政,最親信及尊貴,極具影響力。他生活在王宮裡,應該很容易被同化,只顧自己安樂而不顧神百姓的苦痛,忘記神。但他沒有沉醉在尊榮的地位和富裕的生活裡,一心向神,以神的事為念。
2. 尼希米的異象:
當尼希米得悉耶路撒冷的城牆和城門破敗失修,悲痛不已,負擔沉重。不過,他沒有抱怨、愁煩、自憐和悲歎、又或挑剔指責。他不住留意當時的形勢,再作判斷。他深知當務之急,是保護百姓重建城牆。神必須得著一班人,認識神的旨意,清楚神的心意和託負,願意順服祂的引導,回應祂的呼召。神是要一班像尼希米的人,從事恢復工作。尼希米一面看見神的心意,感覺祂所感覺的,而且照著祂的指示,將自己擺在祂手中。另一面,眼前卻重重困難,恢復神的見證,重建城牆,談何容易!他如何正視及解決問題?
3. 腳踏實地的第一步 ── 禱告:
知道問題並不難,但要解決問題絕不容易!禱告是腳踏實地,積極去幹的第一步,尼希米是一個禱告的人。他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唯主方能。尼希米將苦難化為禱告,神就顯示祂的作為。本書開始是禱告,結束也是禱告,中間充滿了禱告,至少有十一次的禱告。他處處仰望神尋找出路,專以禱告解決困難,並勝過仇敵。史百克弟兄解釋第一章的禱告是一個「生產之難」的禱告。他「哭泣,悲哀 …… 禁食 ……」為了神選民的遭遇傷心流淚,不能飲食。尼希米在極深痛苦和受壓,經歷「生產之苦」。這「生產之難」的禱告是人感受神對祂百姓深切關懷的回應。為著恢復,神必須得著像尼希米一樣的人,懂得神的心意,心中對人有深切關懷,來做祂的器皿。
4. 神要的是什麼:
尼希米看見的現實和神所要的相去何其遠,他不甘心,他帶著沉重的負擔到神面前禱告,求神開路。當日許多以色列人在巴比倫,已經安居樂業。巴比倫是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看不見神需要什麼,也沒想過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尼希米並非這樣!他體會神的心腸,看見神的需要,盼望為神工作。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成為他終身的異象和使命。「沒有異象,民就放肆」(箴廿九18)沒有異象,人的眼光停留在眼前,照著所看見的、直覺、感受及慾望而活,最終必然放肆無度。異象對信徒是何等重要!它使信徒的人生有方向與目標,異象也產生使命感。你看見神的需要嗎?神要恢復的見證是什麼?
(三)恢復基督的見證 ── 重建城牆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
「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着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
1.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信徒作主的見證,像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主吩咐門徒到普天下去傳福音,作鹽作光,作主的見證,在這敗壞的地上發揮影響力。叫人將榮耀歸天上的父(太五14-16)。為了這個見證,在教會歷史上有許多神的兒女們,甘心受苦,付上重大的代價,如同他們的主一樣。雖然人屢次在見證基督上失敗,但神從來沒有放棄,在歷世歷代作許多恢復的工作。到了這個末後的世代,神要大大的作工,吸引神的子民起來,歸回,遵行主的使命,作基督的見證。
2. 作基督的見證:
是主給眾信徒和教會最大的託付和使命。見證的目的、內容、過程與結果如下:
a. 到普天下去傳福音(見證的目的和內容):叫世人信服耶穌基督,見證主的所是和所作,神的兒子耶穌基督是福音的唯一的內容。
b. 教會和信徒成長(見證的發展和過程):依靠聖靈的能力傳福音 + 遵守主的話 –> 主就常同在 –> 生命成長 –> 逐漸模成祂兒子的形像 –> 彰顯神生命的豐盛、聖潔和榮耀(羅八28-30)。
c. 預備好了,末期來到(見證最終完成):福音傳遍天下(外邦人得救數目添滿(羅十一26)) + 教會與信徒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 +「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啟廿一2) –> 主再來與信徒被提。
(四)主的託付
1. 福音傳到中國:
感謝神,無數西方宣教士過往曾付出很大的犧牲和代價,將福音傳到中國。
榜樣 1: 戴德生說:(1832-1905),「如果我有千鎊英金,中國可以全數支取;假使我有千條性命,決不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不是中國,是基督。」內地會是戴德生創立的「信心差會」:「神的工作如果照神的吩咐去做,絕對不會缺少神的供應。神一定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要的。」「我們有可能為神做太多嗎?(Can we do too much for Him?)」他把一生和家庭都奉獻給神和中國,跑完全程。戴德生與妻子瑪莉亞和4個孩子葬在中國鎮江。
榜樣 2: 和受恩教士(1866-1930),她隱居在福州村莊20年,憑信心默默耕耘,每天為中國和年輕信徒禱告,求主開通他們心竅,幫助他們明白聖經和活出真理;以生命的榜樣,栽培出包括:倪柝聲、王載、陸忠信等年輕新一代的信徒領袖。她忠心主的託付,最後在中國安息主懷—「為己無所求,為主求一切。」他們為中國的信徒,奉獻一生,留下美好的見證。弟兄姊妹,我們欠福音的債,在這末世必須償還!
2. 主給我們的託付:
「我告訴你們:舉目向田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約四35)主今天給我們傳福音的託付,除了每週不同的慕道班,還有許多傳福音的對象與機會,包括:李賢堯紀念中學福音工作、三間葵芳護老院、家長福音日和兒童暑期聖經班、海外印度福音事工。主若願意,我們希望十二月底可以去探訪印度。傳福音是屬靈的爭戰,我們必須依靠主,同心禱告,方能得勝。也記念當中的各樣服事,求主預備更多合用的器皿,作基督的見證。尼希米迫切的禱告,神就顯示祂的作為。記得五餅二魚的神跡(太十四14-21),雖然我們極有限,只要願意將僅有的奉獻給主,就會經歷祂是那「使無變為有」的神。我們的一點點奉獻到主手中,就要成為多人的供應和祝福。其實神不需要人的幫助,我們與神同工,是神給我們的福份,得以分享祂的喜樂和榮耀。
(五)我可以差遣誰呢?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裏,請差遣我!」(賽六8)神看見沉迷罪中的百姓,很想打發人去警戒他們,挽回他們,但誰願意接受神的差遣?神沒有用一種命令的方式吩咐,只在以賽亞面前表示內心的歎息,以賽亞聽到就立刻答應:「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昔日神對以賽亞發出可以差遣誰的歎息,今日正同樣向我們發出。我們像尼希米,以賽亞一樣,體會神的心情嗎?我們看見人在罪惡過犯中的傷害,無助與需要嗎?求主給我們像以賽亞,尼希米,那樣的心志,勇敢答應神的呼召,去作主的見證,成為別人的祝福,作個傳福音報喜信的人(賽六十一1)。